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喜瑪拉雅》當猜忌和仇恨不再吞噬人心

《喜瑪拉雅》當猜忌和仇恨不再吞噬人心

《喜瑪拉雅》1999年的電影,是法國著名導演雅克貝漢「天·地·人」三部曲之「人」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喜馬拉雅山下的尋常故事。

喜瑪拉雅的西北部有一個海拔五千多米的小山村,這裡由於生產的糧食不夠自給,世世代代靠運鹽為生。老首領天尼(TINLE)的兒子拉赫爾本應是下一任村裡的頭人,卻在運鹽的路上意外身亡,而眾望所歸的繼任者卡瑪(KARMA)在天尼的眼中則是為奪頭人之位而蓄意害死自己兒子的罪犯。在一次新的運鹽旅程開始前夕,村子裡以天尼和卡瑪分別為首的兩派各持一辭,互不相讓。卡瑪是位年輕的頭人,他不顧及傳統,提前於老人們占卜的日子領著年輕人上路了,而天尼則招回了在寺院的二兒子諾爾布,和兒媳、孫子以及一群老隨從按占卜的日子上路。

天尼在販鹽的山路上行走了一輩子,他熟悉群山的性格,也尊重神啟,他知道人在這樣的自然面前是無力的,順從於自然其實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法門。而年輕力壯也有著成為頭人野心的卡瑪,則相信人自身的力量,魯莽的結果是敗在了年老力弱的天尼手下,強大的自然給予了他深刻的教訓。不過,失敗的他卻在雪地中救起了昏迷的天尼。最後,力竭的天尼倒下了,他想永遠的留在喜馬拉雅山中,臨死前把頭人的位置讓給了卡瑪。

「天、地、人」三部曲,「人」則是雅克貝漢反反覆復要予以解讀的執念,即使平均海拔高達五千米以上,艱苦惡劣的生活環境仍然無法湮滅他們身上散發出的純潔光輝。大地賜予人以穀物和鹽,天給他們帶來陽光和風雪,人則應該對天地心存敬畏。卡瑪不相信喇嘛的預言,天尼則對其奉若神明,這才導致了兩者的對立,勇氣與經驗、探索與規則雙線交叉激烈碰撞,而猜忌與仇恨這條暗線,也在有知有覺中慢慢吞噬人心。

當前面面臨兩條路的選擇時,天尼的二兒子諾爾布說,喇嘛告訴他,如果有選擇的話,就選最艱難的那條路。這是一個看似讓人崩潰的選擇,其實有頗深的意味蘊含其中:難與易只是相對而言。

天尼帶著村裡的老幼婦弱選擇了艱難之路,確實很危險,一頭氂牛摔死了,成為給艱險的獻祭,但省下了四天的路程。而由卡瑪帶領的另一支隊伍,則由村裡的年輕一代組成,他們選擇了平坦之道。這樣,不信占卜之言而早出來四天的他們,竟被天尼帶領的一對追上了。

天尼的到來讓卡瑪十分敬佩,而在接下來天尼在大風雪中遇險,是卡瑪救了他。故事末尾,天尼在去世前把頭人的位置讓給了卡瑪,當猜忌與仇恨不再繼續吞噬人心,就會得到上天的垂憐。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拍攝的影片,電影里的人就生活在世界的屋脊,最與世隔絕的地方,喜瑪拉雅最深處。他們都是群山之子,喜馬拉雅是他們的靈魂,雄奇的群山構成了他們生活的本身。要在這樣的的地方生存下來,就要知曉人力的無知與渺小,就要敬畏天地敬畏群山敬畏死亡。因為死不會是生的對立面,它與生之間的關係,彷彿是彼此映照在一面鏡子中的影像,毫無差別。

影片中還有一個亮點,就是他們在翻山越嶺過程中遇到的朝聖者,這在村民眼中已然是稀鬆平常的存在。而這些背負著鹽巴翻山越嶺的村民何嘗不是另一種朝聖?他們背負著整個村子的命運踏上艱辛之路,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著生與死的距離,借祖先的經驗分辨和化解危機,靠族人的團結克服艱險,最終,越過了人心中猜忌與仇恨的那道坎,他們是自己堅守之事的朝聖者。

該片是由法國、尼泊尼、瑞士和英國四國合作,歷時9個月拍攝的劇情與紀錄大片,曾入圍第7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以及2000年歐洲電影最佳攝影獎提名。

充滿死亡、仇恨、混亂、情感和道德衝突,而同時也飽含著寬容,無私,諒解,還有一絲濃濃的人情味的電影,配樂也相當成功,那宛如仙樂般的藏密梵音貫穿始終,令人心馳神往。音樂帶來生命起伏的路途,穿越人間俗世,連接藍天烈日,冰雪清泉,莽莽峽谷中的偏僻村落,以及從人心中卸下的猜忌與仇恨,還有那神秘莫測卻又無可迴避的生死。

(圖片均是影片截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老頭兒老太太的幸福電話
不戀群芳處,仙蹤綠野前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