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末代皇帝的起伏人生

末代皇帝的起伏人生

皇帝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九五至尊,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皇權寶座,如畫江山讓多少人趨之若鶩,權利的遊戲讓知己好友,骨肉親情刀劍相向,生離死別,這些場景在關於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的影視劇里可謂是數不勝數了,然而當王朝走向末路,落日餘暉下的末代皇帝該如何抉擇生存。

今天吧嬸給大家介紹的是便是這部講述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顛簸流離一生的電影《末代皇帝》,它成片於1987年,獲得了奧斯卡在內的九項大獎。是由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以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為基礎改編的首部也是獲准在故宮拍攝的故事片電影,同樣也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以中國為題材的最佳影片,一個外國導演拍攝的中國電影為何會大受歡迎,下面就讓吧嬸扒一下這部電影。

1950年,撫順車站,形容憔悴的黑衣男子茫然前行著,站內幾個滿清遺老向他跪拜,原來他就是愛新覺羅.溥儀,他手足無措的躲閃,倉惶間躲進了洗手間,一切都顯得如此不合時宜,昔日帝王今日卻淪落為階下囚,想來九死一生,不如就此了斷,鮮紅的血緩緩注入水中,恍惚間黃粱一夢。

1908年,夜色迷濛中,三歲的溥儀被抱入了紫禁城,身邊陪伴他的只有餵奶的乳母,一扇朱紅的大門打開,從此便是兩個人間。已至暮年的慈禧艱難的宣布小溥儀是下一任皇帝後便撒手人寰,對於天上掉下的這個皇帝位,小溥儀卻懵懂不知。登基大典上,萬人匍匐在這個三歲孩童腳下,他對這一切毫無興趣,而被大臣的一隻翠綠的蟈蟈所吸引。七年時光倏忽而過,溥儀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親人,面對弟弟與母親,溥儀顯得十分冷漠。然而溥儀內心依然渴望著親情,當弟弟把風箏送給溥儀時,他帶著溥傑在浩大的宮殿中奔跑,這大概是他人生中少有的溫情時刻。

溥傑告訴溥儀他只是名義上的皇帝時,溥儀不願相信,然而一牆之隔的情景卻打碎了他所有的妄念,一堵牆隔絕了一個時代,年幼的溥儀想要依偎在乳母懷中尋求溫暖,然而乳母卻被帶出了宮,溥儀極力追趕,嘶喊著乳母,昏黃的夕陽籠罩著宮殿,小小的身影在荒涼的草地上奔跑,第一次他真正嘗到了失去的滋味。

當溥儀得知母親因為吸食鴉片自殺後,想要趕去見一下,餘暉下,他穿過長長的宮巷,路過層層宮殿,然而朱紅的宮門緊閉,溥儀被攔在了大門口,一門之隔兩個世界,門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而門內的他卻是上一個時代的附加遺產,溥儀憤怒之下把自己的寵物白鼠摔死,母親的離世讓他又一次嘗到了失去的滋味。

逐漸長大的皇帝有了自己的皇后—婉容,新婚之夜,兩人的心靈相通讓溥儀喜歡上這位皇后,兩人約定一起去牛津讀書。他不是沒有抱負與志向,然而一人之力螳臂擋車怎能阻擋時代的洪流,1924年他被趕出了自己曾經想要奮力掙脫的紫禁牢籠,成了一名耽於玩樂的花花公子,然而野心的驅動與日本人的引誘,讓不顧妻子婉容的懇求勸解,投靠了日本,成了滿洲國皇帝,婉容寂寞空虛中染上了鴉片。夫妻二人感情漸行漸遠,婉容在鴉片,情感與孩子夭折下的壓力下精神崩潰,被強制送往外地就醫,溥儀追下樓梯,想要留下自己的妻子,又一扇朱紅的大門將他們隔斷。 所有的門他都打不開,所有的人他都追不上,他空有皇帝之名而無帝王之權,他只是一個歷史的囚徒。

1950至1959年,溥儀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囚徒。他在監獄生活了9年,1959年溥儀作為第一批特赦人員,離開了監獄,1967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整個時代天翻地覆,紅綠燈的規則也被顛倒,年邁的溥儀來到曾經居住的地方,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他想要到曾經坐過的龍椅上看一看,卻被紅領巾制止,他告訴紅領巾:我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並從龍椅背後拿出50年前大臣給他的蟈蟈給紅領巾看,曾經翠綠的蟈蟈如今已變得枯黃,物是人非事事休。導演獨具匠心的在這裡設立了一個隱喻,溥儀就是那隻蟈蟈,蟈蟈是人的玩物,溥儀是歷史的玩物,蟈蟈被放出牢籠也意味著溥儀得到了真正的自由與解脫。

木心說,生活,是安於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的交織。我們如此,皇帝亦如此,請原諒他無法選擇的囚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粉絲吧吧 的精彩文章:

小配角的成名之路,眾一線女星的辛酸過往

TAG:粉絲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