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江水暖「壓」先知!

春江水暖「壓」先知!

天氣乍暖還寒,加之人們的情緒波動較大,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極易造成血壓升高。那麼該如何來預防血壓升高呢?

忽冷忽熱 高血壓病人要當心

今年春季冷的時間較長,且忽冷忽熱,這些氣候特點都會對血液流動和血管收縮產生影響,從而導致血壓的波動。血壓是在血管的收縮能力與血液的張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血液的特點是遇熱則血流加速。天氣一冷一熱,血液流速波動,血管也容易隨著氣溫的變化收縮、痙攣,導致血壓升高。

出行需謹慎

隨著清明假日的到來,大家紛紛踏上了回家掃墓祭祖的路程。專家提醒,大家在緬懷親人的途中,注意保護好自身健康。尤其是出門在外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細心,盡量保持情緒穩定,同時帶上急救藥品,以備不時之需,身邊最好有人陪伴一起去掃墓。如果在旅途中有出現頭疼、頭暈、胸悶等一些不舒服的癥狀,該警惕高血壓來襲,提前做好準備,健康出遊,健康回家。

預防高血壓,應該這樣做

保持心平氣和

保持輕鬆的心情,情緒上要做到不急不躁,心平氣和,有助於預防跟降低高血壓。

食用低鹽

高血壓者,菜中放的鹽要減少成原來的一半。因為鹽的成分是鈉,高血壓的成因之一是血容量過多,當鈉攝入過多時,會使血液中的鈉含量增多,為維持滲透壓平衡,會有相應的水份滯留於血液中,從而導致血容量增多,不利於血壓控制,所以,高血壓者要食用低鹽。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吃鹽越多的地區高血壓病人越多。因此,遠離高血壓,首先要控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攝入5克就已足夠。減鹽方法很簡單,比如烹調時不加鹽,起鍋時再加;充分利用醋、糖、苦瓜、辣椒等自然食材調劑口感;警惕食物里的「隱形鹽」等。

少喝含糖飲料

英國有研究發現,如果常喝含有大量葡萄糖和果糖的飲料,患高血壓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美國相關研究也發現,如果每天果糖攝入超過74克,血壓就會升高。因此,最好少喝甚至不喝含糖飲料。

盡量減少喝酒

過量飲酒可能導致高血壓的發生,飲酒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情緒激動,增加腦出血的風險。所以要減少喝酒。

補充鉀跟鈣

鉀可以防止高食鹽攝入引起的血壓升高,對輕型高血壓更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因為增加鉀的攝入量有利於鈉的排出,補鉀和補鈣都具有降壓的作用。而常見的具備鉀跟鈣的食物有很多,像蝦,核桃,大骨,牛奶,海帶,大豆,萵筍,芹菜,絲瓜等等。

吃少量的大蒜跟花生

澳大利亞研究發現,每天吃4瓣大蒜,能很好地平衡膽固醇,保護血壓。此外,花生中近一半的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壓的功效。用醋浸泡花生米1周後,每晚服7—10粒,效果最好。

四月初的天氣還是不太穩定,此時還需當心感冒、花粉過敏、腹瀉等疾病。出遊前備好藥物口罩、衣帽雨傘等。讓我們健健康康出門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興志主任 的精彩文章:

TAG:劉興志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