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班族「最為要命」的飲食習慣

上班族「最為要命」的飲食習慣

晚餐太豐盛

對於上班族來說,晚餐幾乎成了一天的正餐。

早餐要看「表」,午餐要看「活」,只有到了晚上才能真正放鬆下來穩坐在餐桌前,美美地大吃一頓,

吃完後基本沒什麼運動就去睡覺了,這樣很容易患脂肪肝等「肥胖病」。

長期晚餐吃得過飽,且餐後不運動直接休息,可能誘發腸癌,更是患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重要誘因。

因此,晚餐要盡量早吃;其次,要減少肉食;再次,應控制進食量,晚餐攝入熱量不應超過全天攝入的30%;最後,晚飯半小時後可散步消食。

晚餐吃太晚

對很大一部分人來說,路上的通勤時間簡直是一個魔鬼吞噬著有限的自由時間。

晚飯早點吃比較好,有利於消化和一些物質的分解。晚飯吃得太晚,影響睡眠質量,容易囤積熱量,引發尿路結石等疾病。

漏掉早餐

很多人因起床晚、怕麻煩、趕時間等原因,「犧牲」掉早餐。

這樣會嚴重傷胃,使你無法精力充沛地工作,而且還容易「顯老」。另外,還易引起皮膚乾燥、起皺和貧血,誘發消化道疾病。

在一次對80~90歲老年人的研究中發現,他們長壽的共同點之一是:每天吃一頓豐盛的早餐。

建議大家最好在早上7~8點吃早餐。如果吃太早,會干擾胃腸的休息。另外,早飯種類要少而精。

狼吞虎咽

對於上班族而言,早餐是在趕點打卡的路上慌亂中吃掉的;午餐是在爭取時間在辦公室午睡的強烈意願下匆忙吃掉的。

吃飯太快,不僅對食道帶來損害,還可能造成消化代謝功能紊亂,引起便秘、發胖。

因此,每頓飯至少吃15分鐘。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能增加咀嚼時間。

進食不專心

邊看電視或手機邊吃,會不自覺吃得更多。研究表明,如果邊看電視邊吃,會多吃20%—60%。

而且有可能忽略掉進食過程中的不適感,不要吃溫度過高的食物,容易誘發食道癌等疾病,溫溫的食物時最好的。

飲水不足

國內一項調查顯示,七成人都是發覺渴了才喝水,殊不知當你感到口渴時,身體至少已流失了1%的水分。

喝水不是為了解渴,而是要讓其參與新陳代謝。長時間缺水會增加血液黏稠度,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對腎臟損害也很大。

晨起後空腹喝杯溫開水能稀釋血液;飯後半小時內不要喝水,否則會稀釋唾液和胃液,影響消化;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因為頻繁起夜會影響睡眠。

周末買菜存冰箱

根據研究發現,新鮮的食物會有助於身體健康,能夠防癌,其原因是新鮮的水果蔬菜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不新鮮的蔬菜肯定是有一些並不是對身體非常好的東西。

零食狂

少吃薯條、曲奇、餅乾等零食,它們的營養低,飽腹感也低。這些食品很可能是脂肪、糖、鹽的隱形來源。

可以允許自己每天吃兩次零食,每次的熱量控制在100—300卡路里。建議選擇一些「真食物」,比如一把堅果、小胡蘿蔔或是撒有麥片的酸奶。

還有人用吃來發泄情緒。或許當時能舒緩情緒,但是以吃來對付恐懼和挫敗,只會導致壞情緒的惡性循環和體重增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班族 的精彩文章:

貼心媽媽給女兒做的一周早餐,吃的讓上班族羨慕
它是酒精的剋星,上班族應酬多,一個秘方解決宿醉問題

TAG:上班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