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路向北,追隨寒冬

一路向北,追隨寒冬

能分享給誰聽呢

那就偷偷地把它們都記錄下來吧

說給自己聽

/所有文字圖片均由作者原創/

下午三點四十分

 吉他獨奏精選

董運昌 

00:00/04:52

-音樂配文字更加下飯哦,祝閱讀愉快-

前言/

一轉眼已然是人間四月天了,距離上一篇遊記的出稿也已經有三個月的時間,回顧這三個月的時間,似乎忙著過年,忙著找男朋友,忙著考研調劑,但寫遊記的事情卻被我一拖再拖,畢竟是得了一種名叫拖延症的病症。

我是一名不合格的編輯,卻還是有61名親友團和小夥伴對我的不離不棄,講真,只要你們能夠點進來看,對於我而言已經是莫大的殊榮,感謝你們的陪伴。

01/

剛從三亞回來的時候並沒有急著策划下一趟的旅程,可是在收到了來自好朋友的邀請後,我還是義無反顧的訂好了機票;

因為作為一個南方的孩子真的很渴望見到小學語文書本上所說的銀裝素裹的世界,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這次住宿費可以省掉了……

02/

雖然知道哈爾濱的冬天特別冷,但零下十五度和零下三十六度對於我而言就是冷的代名詞,並沒有任何區別;

然而在下飛機的那瞬間還是感受到了來自哈爾濱冬天深深的惡意,手放在空氣中超過三秒鐘就會凍的沒有知覺,帶上口罩,呼出的熱氣會讓你的睫毛和口罩上結霜,關鍵手機真的會被凍關機……

但是寒冷並沒有打消我對於這次旅行的美好體驗,因為見到了許多未曾在南方見過的新奇景象:路面有厚厚的冰層,樹上有長長的冰凌,五顏六色的路燈也鑲嵌在冰塊里,在冰的折射下,這些路燈變得絢麗多彩而又變化莫測……

03/

聖·索菲亞大教堂

這兒來了兩次,第一次是和朋友來的,她充當了嚮導的角色,向我普及許多關於這所教堂的人文知識;

原來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也是哈爾濱最具異國情調的人文景觀和城市風情。

然而天色漸晚,整個廣場已是空空蕩蕩,於是我們也就在外圍走了一圈。

第二次是單獨行動,主要是為了拍照,然而時間點不一樣,遊客的數量也就不一樣了。

在教堂旁邊喂鴿子的地方已經熙熙攘攘地擠滿了人群,想擠進去都難更不要說放個三腳架擺一個POSE,遂放棄。

之後一直圍繞著廣場轉,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拍照點,然而並沒有,於是有了以下照片:

在-36℃哈爾濱拍照真的需要使出洪荒之力,因為你大概在室外走半個小時你就會冷的受不了了,尤其是我這種出門忘帶餐巾紙,卻被凍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人。

最後買了十五元的門票,躲進教堂里回回溫。

在進去的剎那,還是有些失望的,因為教堂已然變身成為了博物館,陳列了許多關於哈爾濱的老照片,地板牆壁粉刷一新,完全沒有拜占庭建築的一絲絲古韻。

然而在我不經意抬頭的瞬間,我卻被震撼了,因為穹頂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斑駁的牆壁,古老的燈飾,彩繪玻璃窗……耳畔就彷彿傳來了唱詩班的歌聲……

中央大街

因為離著大教堂不遠,所以也就步行而來。

它給我的感覺就像南京路步行街,已經十分的商業化了,但是其歷史卻十分的源遠流長,其中有13棟建築是彙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等風格的市級保護建築。

一條街匯聚了許多哈爾濱的特色小吃,其中最出名的應該是馬迭爾冰棍,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氣里不需要冷藏,直接露天起賣,但在這樣的天氣里來一根冰棍對於我來說實在是太喪心病狂了,所以最終我還是決定回上海淘寶。

PS:香草味的最好吃。

相比較起來,晚上的中央大街要比白天的更加美麗,但也凍人。

在這兒隨手一拍都是風景,而且一路上都是飯館,商場,可以隨時隨地躲進去避寒,最重要的是可以感受濃濃的歐洲風情,別有一番風味。

松花江

松花江上真的有很多景點:防洪紀念塔、濱州鐵路橋、斯大林公園等等,甚至這個江面就是一個巨大的景點。

在夏天它是一條奔騰的河流,而在冬天卻變成了一片白茫茫的荒野,人們在這個結了冰的大江上肆意地玩耍,溜冰,在河提上築造了一個冰雪滑滑梯,在屁股底下墊上一塊塑料板,刺溜一下就從河岸上滑倒了冰面上。

小孩們玩得更肆無忌憚些,先是一陣助跑,之後直接倒在冰面上,任由慣性讓自己自由馳騁在這冰雪覆蓋的江面上,隨處都可以聽見他們的嬉鬧聲。

防洪紀念塔,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1957年擊退特大洪水而修建的。

其實遠遠望過去也就是一個廣場上佇立了一根長柱子,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你可以發現柱體上將當年抗洪的畫面以浮雕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並且塔身底部有11個半圓形水池,而水位為1957年的最高水位。

並且地理位置也是十分的好記,就是在中央大街的盡頭,松花江的江畔。

松花江濱洲鐵路橋,於1901年落成,火車在上面來來往往開過了113個年頭,對於老一輩的哈爾濱人,他們更樂意稱呼它為「老江橋」,並且津津樂道。但現已於2014年停止運營。

當我走上去的時候難免會有些失望,因為火車不見了,橋樑也被粉刷一新,鐵軌旁也鋪上了橡膠板,甚至木結構的軌道也需要隔著玻璃板才可以一探究竟,鐵路已經被改建為一個供人參觀的公園。這或許是保存歷史建築的一種手段,但可惜的是失去了歷史的味道。

會有那麼一瞬間,想要回到過去,聽一聽松花江潺潺的流水聲混合著火車隆隆地轟鳴聲……

斯大林嚴格意義上來講不算一個公園,本質上就是一條沿著松花江的康庄大道,會有許多仿造俄羅斯古典式的建築以及各式各樣的藝術雕塑,如果夏天你可以吹著江風走在這路草如茵的大道上,那一定是一種享受;而冬天,我只希望江風可以再小一點……

果戈里大街

果戈里大街並沒有我想像中的一條街全是經典,可能是由於一大早就去了的緣故,大部分的商鋪都沒有開門,所以傳說中的酒吧一條街我也是並沒有感受到。

比起中央大街會有一些遜色,但是有兩個景點卻會讓我覺得不虛此行。

其一就是果戈里書店了,五星好評,五星推薦。

雖然在上海這種小資情調的書店並不在少數,但是在哈爾濱這種冷的要跳腳的地方,室內活動顯得尤為珍貴,終於可以不會因為冷而忙裡忙慌的,可以慢慢悠悠的感受網上稱之為最美書店的果戈里書店。

一進門,你就會被眼前的走廊深深吸引,暖色調的牆面,歐式風格的窗檯,以及走廊盡頭那扇透著光的彩繪玻璃,一切的一切都會讓你心生歡喜。

而在二樓,更滿足了文藝青年對書店的所有要求,咖啡香中可以隱約嗅到書香味,一排排整齊的書架上陳列著暗藏了天馬行空的書籍,牆壁上懸掛著哈爾濱歐式建築的老照片讓你一飽眼福,更有油畫與雕塑作品與書店內的眾多歐洲元素交相輝映……

文藝這個詞在這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距離果戈里書店步行十分鐘你就可以看到這間教堂了。

其實發現這個教堂也是一個美麗的意外,原本我只是單純地想要去果戈里書店,但是去的太早,書店門都還沒開,所以決定在冷的不行的大街上轉轉,轉著轉著就發現了這所巴洛克風格的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說名氣肯定比不過索菲亞大教堂,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這所教堂依舊保留了它的功能,當地的天主教徒定時會過來做彌撒,使得有一種聖潔之感始終籠罩著它。

當然我過去的時候沒有對外開放,沒能有幸進去參觀,然而在它的外圍我還是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畫面:樂此不疲地跳著廣場舞的大媽們,角落裡相親角的工作人員正擺弄著一沓一沓的相親資料……

玉泉金都滑雪場

冬天來哈爾濱怎麼可以不滑雪?

鑒於自己只是在銀七星滑雪場蹦躂過一次,所以來到室外的滑雪場見到的景象還是很震撼的,畢竟南方的孩子認為雪只能塞在冰箱里。

在滑雪的過程中,摔跤的次數比我想像中好太多了,真沒摔倒屁股開花,可能是因為坡度比較平緩,雖然沒有在技巧方面沒有很深的造詣,但是都很穩當地就下來了,掌握平衡才是關鍵,重心一定要向前。

講真,你要是不摔跤來回幾圈就會有一丟丟的無聊,好在還有一項特別的運動:雪圈。

雪圈其實有點像熱帶風暴的水上滑梯,只不過把滑滑梯變成了用雪堆積出來的甬道,救生圈變成了雪圈。從高處滑下的那一刻,就會感覺自己就像風一樣自由;不是被拋到空中的失重感,而是一種高速疾馳的快感。

老道外

老道外,一聽名字便是厚重的歷史感,它曾是哈爾濱最繁華的地帶,也是最有煙火氣息的市井,然而時代的變遷,使得這一塊的地區逐漸走向了沒落。

然而它還是保留了大量的歷史建築,是中國最大的「中華巴洛克」建築街區。

這一帶的建築風格受到了西洋建築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的雙重影響,所以當你走進一個歷經百年滄桑的西洋老房子里,卻會發現別有一番洞天——裡面藏著中式的庭院,這是哈爾濱人獨創的一種建築形式。

漫無目的的走在這弄堂里,你可以發現許多民間美食:張飛扒肉、范記永水餃、衚衕老鍋烙等等,當然還有和弄堂里相得益彰的路邊小吃,冰糖葫蘆,烘山芋……

有的大爺把三輪車停靠在路邊,在邊上放上一盤棋局,和友人大戰個三百回合;有的則騎著自行車在小巷裡來回的穿梭叫賣;還有的則是站在有太陽的地方和過往的路人嘮嘮嗑……

此刻的場景,讓你覺得生活就是如此簡單。

在新改建的老道外,你還可以發現許多精緻的銅雕以及大型的冰雕作品。

最誇張的應該是用冰所建造的一家飯店,遠遠看過去十分惹眼,然而過去拍照的人往往要多於吃飯的人,這算不算是一種噱頭呢?

冰雪大世界

最後,要向大家隆重推薦和介紹冰雪大世界,雖然票價有些昂貴,但對於只是見到零星半點雪花就興奮的不行的南方孩子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

裡面包含了園區內所有的娛樂項目,各種秀場,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看冰堆砌起來的高樓大廈,就像冰雪女王的神奇魔法。

但是一個人去真的很不方便,因為美少女出行不能不拍照,而且想玩到所有的項目,爭取玩回本,所以冰雪大世界一共走了兩圈。

第一圈純玩,把單反把單反和三腳架寄放好,然後一身輕鬆去各種遊樂項目了,從超級大滑梯到激情小雪圈,再到雪地衝鋒舟……

下午的人不是很多,更多的遊客是為了晚上來看冰燈,所以排隊並沒有耗費許多時間。只不過冬天的哈爾濱日照時間真的十分短,大概在下午三點的時候,已有夕陽西下之勢,所以每一個遊樂項目都有點像打卡的感覺,玩過之後又匆匆忙忙地下一個。

在玩的七七八八之後,趕緊接回了相機,這時候太陽西下的速度比我預計的太快了,所以沒空在意周圍人的目光,基本就是定點,拍攝,跑的狀態中,因此也沒有覺得冷的不行。

可當夜幕來臨之際,江北的風呼啦啦的吹過,而肚皮也開始有節奏地打起鼓來時,瞬間就有了一種四面楚歌之感,於是躲進了室內看起了冰雪T台秀,都是俄羅斯小姐姐的盛世美顏,只不過時間很短15min一場,感覺沒有休息夠,所以連著看了兩場。

再次從室內出來時天色已經完全變暗了,各個旅行團似乎從地里冒出來似的,一下子整個園區熙熙攘攘,而我也沒有繼續奮鬥的勇氣,準備看一場哈冰秀打道回府,但是隊伍卻變得一眼望不到頭,於是裹緊我的小棉襖回去了。

但也卻成為了這次哈爾濱之行的小小遺憾。

04/

七天的哈爾濱之行就落下帷幕了,但其實行程安排緊一些,基本三四天就可以把這座城市遊盪完,但旅行的意義不就是做回自己,我是一個自由散漫的人,更希望在旅途的過程中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在一些不是風景的風景上。

在乘公交車的時候,會觀察來來往往人們的穿著與神態;知道了窗戶上凝結的不是霧氣而是霜花,拿手去擦也擦不幹凈;體驗到即使是上了公交車也依舊寒冷,不會因為人多而覺得溫暖。

在乘計程車的時候,會發現原來東北的司機師傅真的都特別的熱情,會嘮嗑,而且特別以自己是一個哈爾濱人而感到驕傲,會給你推薦哈爾濱各個好玩的地方,並且起步費只要九塊錢。

當然也喜歡在飽受寒風摧殘之後躲在溫暖的咖啡廳里浪費時間,和友人聊天,或者是放空思緒,又或者是觀察窗外的遊人,他們或是行色匆匆,或是相互依偎,又或是扯開膀子,絲毫不畏懼寒冷的樣子讓我好生佩服。

同樣,在寄居的宿舍里也發生許多啼笑皆非的事。

在入住的第一天就被宿管大媽抓包,以為會被趕出去;因為天氣太冷,而生生的把一把鑰匙擰斷;知道北方的集中供暖是長什麼樣子的……

有這樣獨特的經歷,要歸功於收留了我的小夥伴,和兩個新認識的東北姑娘。

一起約飯,一起搓澡,一起翻牆,樂此不疲地推薦各種攻略,讓我恍惚間回到了我的高中生活中。

你們的出現,讓這一趟旅程變得更加不可思議,也留下了更多美好的回憶,謝謝你們。

期待下一次的出發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鯨姨日記 的精彩文章:

TAG:鯨姨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