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國打著反日的旗號,主動與中國結盟,卻趁機險些吞併東北

此國打著反日的旗號,主動與中國結盟,卻趁機險些吞併東北

1895年5月7日,日本代表伊東巳代治抵達山東煙台,他的任務是與清廷完成《馬關條約》的換約工作。而迎接日本人的,是煙台港內幾十艘艦艇,這都是俄、法、德等西方列強的軍艦。其中,沙俄的十二艘軍艦還換上了戰鬥塗裝,恫嚇的意味已是非常明顯。原來,《馬關條約》規定中國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這觸動了沙俄的利益,於是,沙俄聯合德、法兩國,要求日本放棄遼東半島。雖然日本已在5月5日電告同意三國的要求,但沙俄生怕再發生變故,於是在煙台上演了這場耀武揚威的大戲。

就這樣,在各國軍艦的炮口下,伊東巳代治戰戰兢兢的與清廷完成了換約工作,而經過雙方換約的《馬關條約》,已將中國割讓遼東半島的相關條款刪掉,取而代之的是賠款再追加三千萬兩。只是,那時誰都沒想到,十年後的日本會在日俄戰爭中,讓沙俄的這些軍艦全部葬身海底。

三國干涉還遼漫畫

至少在清廷看來,此時的沙俄還是非常不錯的朋友,對於三國干涉還遼,自然感激不盡。尤其是李鴻章,甲午戰爭毀掉了他在國防建設上幾十年的心血,而《馬關條約》不僅讓他挨了一槍 ,更是讓他受盡了屈辱,沙俄組織的三國干涉還遼,還真是讓他出了一口惡氣。不僅是李鴻章,面對日本這個昔日的蕞爾小國在甲午中的咄咄逼人,清廷上下均視其為大敵,所以,翁同龢、張之洞與李鴻章雖政見不同,但在聯俄抗日這件事上,卻是出奇的一致。

不過,清廷上下明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沒有覺察到沙俄的野心。而沙俄眼見清廷沒有防範之心,就趁熱打鐵,打著對付日本的旗號,鼓吹兩國聯盟,清廷竟為此動心了。1896年,沙俄舉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大典,這是兩國秘密談判最好的掩護,於是,沙俄點名要李鴻章來出席大典,清廷也心照不宣的同意了。

沙俄讓李鴻章前來,原因有兩點,一是李鴻章位高權重,有話語權。二是李鴻章是親俄派,由他前來談判,沙俄自然會佔便宜。而李鴻章也不負沙俄所望,在俄國人的軟硬兼施下(傳說還給了李鴻章三百萬盧布的賄賂),李鴻章終於在《中俄密約》上簽字。《中俄密約》又稱《防禦同盟條約》,主要內容是:如日本入侵,兩國應以全部軍力互相援助;沙俄可以橫穿中國東北,修建一條直通海參崴的鐵路(中東鐵路),無論何時,沙俄均有在鐵路上運兵的權利。

李鴻章在俄國

其實,在此前沙俄就已經向清廷提出修建中東鐵路,但清廷也明白這條鐵路極大損害了中國主權,會成為一個隱患,因此拒絕了沙俄的要求。而李鴻章同意,也有他的理由,在他給清廷請示的電文稱,沙皇說了,俄國地廣人稀,對土地已經沒有渴望,而修鐵路是為了將來有事,可以最快的速度援助中國。這種鬼話,李鴻章居然信了,當然,把全部責任推給李鴻章也是不負責任的,畢竟,清廷也信了,並回電同意李鴻章簽字。

就這樣,清廷稀里糊塗的與沙俄結成了同盟關係,雖然出賣了主權,但清廷上下想到結交了一個盟友共同反日,這個付出也算值當。沒想到,僅僅一年後,清廷就發現這個盟友是多麼的不靠譜。1897年11月,德國侵佔了山東的膠州灣(今青島),沙俄找到清廷,說為了防備德國,沙俄將進佔遼東半島的大連灣。處於對盟友的信任,李鴻章居然同意了,還給沙俄艦隊供給了煤炭,後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沙俄實際上早已與德國達成了默契,後來清廷發現上當也為時已晚,最終,只得把膠州灣租給了德國,把大連灣租給了沙俄,沙俄至此在東北,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不凍港。

而對中國來講,真正的大患還是中東鐵路,伴隨著鐵路的修建,沙俄的勢力正一步步滲透到東北腹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這又給了沙俄吞併東北的最佳時機,於是,沙俄也就撕破了盟友的面具,單獨出兵十幾萬軍隊,跨過黑龍江,一路燒殺搶掠,一直打到了山海關,整個東北淪陷。

李鴻章在俄國

此後,沙俄就賴在東北不走,誓把東北變成「黃色俄羅斯」,整個東北已經走到被沙俄吞併的邊緣。這也觸及了日本的利益,而日本已不是9年前在煙台換約時的那個日本,這9年來,日本卧薪嘗膽,就等著雪恥的機會,於是,1904年日本對俄宣戰,日俄戰爭爆發。

歷史的弔詭之處在於,原本清廷與沙俄結盟是為了反對日本,而日俄戰爭爆發後,清廷雖宣布中立,但無論從暗地裡還是內心處,清廷上下都是支持日本的。這也是無奈之舉,雖然日本也沒按好心,但畢竟兩害相權取其輕。最終,日本擊敗沙俄,中國得以暫時保住了東北,只是日本的勢力從此滲入東北,這又成為一個新的隱患。

總之,還是那句老話,弱國無外交。無論是簽訂條約還是結盟,都是以國力為基礎的,在沒有強大國力做保障的前提下,在外交上只能是輸家,成為強國的犧牲品,這也是中國在近代付出慘痛代價後,所得出血淋淋的教訓。(文/澹臺卓爾,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澹臺卓爾 的精彩文章:

TAG:澹臺卓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