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尿酸還沒降下來,高血壓又來添亂

高尿酸還沒降下來,高血壓又來添亂

過去都認為高尿酸血症與高血壓是一種伴隨現象,由於二者關係密切,現在認為高尿酸血症是原發性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在了解它倆啥關係之前,先得知道什麼是血壓。

什麼是血壓?

血壓是動脈內的血液對於血管壁的側壓力。

當心臟收縮時,血壓升高所達到的最高數值為收縮壓;當心臟舒張時,血壓下降所達到的最低數值為舒張壓。

無論收縮壓或舒張壓都高於正常、或是其中一種高於正常,都可以診斷為高血壓。目前我國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在沒有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 >140mmHg 或舒張壓 >90mmHg。

為什麼說高血壓危害巨大?

舉個血液「超速駕駛」的例子:

你可能會問,那個讓血管壁隆起的「胖子」是啥?這就不得不提到,之前說過的冠心病(痛風也愛在這裡摻和)←點藍字回顧一下,這裡就不多講了。

高血壓危害巨大,特別是冠心病和腦中風發病的危險因素,還可以引發心肌梗塞、心功能損害、腎功能衰竭、眼底變化等併發症。早期和輕度高血壓病人常常沒有明顯的癥狀,容易忽略。所以要提醒40歲以上的人應關注自己的血壓,及時監測。

高尿酸水平直接影響高血壓發病概率

國內由中科院阜外醫院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與高尿酸呈極度顯著正相關,尤其是舒張壓升高與血尿酸水平直接相關。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30~35%,尤其是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血尿酸增高可高達約58%。血尿酸水平每增加1mg/dl,發生高血壓的危險就增加23%,男性血尿酸水平提高3mg/dl,發展為高血壓的可能性為87%。

高血壓合併高尿酸有兩種發病機制

1、高血壓患者引發高尿酸的原因

腎血流動力學紊亂:高血壓患者腎血管阻力增加;高血壓患者多見微量白蛋白尿,而後者與血尿酸增高有明顯相關;高血壓患者伴有嚴重腎臟和全身血管損害者,血尿酸增高更為顯著;伴有家族性高尿酸血症腎病者,腎血流動力學異常先於尿酸代謝失常的出現。

微血管病變:高血壓患者由於微血管病變導致組織缺氧,抑制離子交換轉運系統,使腎小管分泌尿酸被抑制而導致高尿酸血症。

腎灌注不足:長期高血壓可導致腎灌注不足,促發良性腎小球動脈硬化。腎小管因缺氧而導致此部位的乳酸生成增加,而乳酸對尿酸的排泄有競爭抑制作用,使尿酸排除減少,造成尿酸瀦留,進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胰島素抵抗:長期高血壓可能存在胰島素抵抗,發生繼發性高胰島素血症,增高的胰島素可影響尿酸的排泄,使尿酸升高。另外,高血壓患者採用利尿劑,特別是與噻嗪類和袢利尿劑治療,血容量減少,尿酸重吸收增加。

2、高尿酸水平升高引發高血壓的原因

血清高尿酸水平可刺激腎素分泌,引起腎素-血管緊張素激活,抑制NO合酶1,引發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而導致高血壓。

尿酸還可激活血小板5-羥色胺、ADP等血管活性物質釋放增多,破壞血管內皮細胞而加速脂質沉積,同時血尿酸增高還可促進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脂質過氧化,促進氧自由基產生增加,並促進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

尿酸在血液中的物理溶解度很低,當發生高尿酸血症時,尿酸鹽微結晶容易析出而沉積於血管壁,直接損傷血管內膜,引起內膜炎症反應,觸發動脈粥樣硬化。

高尿酸通過胰島素抵抗而致血循環中內皮素增高,而內皮素又可致血管內皮功能改變,外周阻力增加。

尿酸在腎單位減少導致高血壓中間發揮中介作用。

高尿酸合併高血壓怎麼治療?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組織起草的《無癥狀高尿酸血症合併心血管疾病診治建議專家共識(草案)》指出理想的血尿酸濃度應控制在6mg/dl以下。對於高尿酸血症合併心血管危險因素並且血尿酸 >471μmol/L 的患者以及無合併症但血尿酸值 >530μmol/L 的患者,應接受降尿酸藥物治療。

總之,高尿酸合併高血壓患者在降尿酸的同時,要注意減少鈉鹽的攝入、戒煙限酒、控制體重、多喝水、積極鍛煉。有的降壓藥會引起血尿酸升高,在藥物的選擇上要注意,痛風伴高血壓如何選擇降壓藥←看這裡,具體如何用藥請遵醫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壓 的精彩文章:

哪些血壓控制良好的病人應服用阿司匹林?
腦梗吃什麼恢復得快?專家:要控制血壓,血糖,血腫!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