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聖保羅名言: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聖保羅名言: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導讀: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人中,他排名第六!他就是聖保羅。

聖保祿(拉丁語:St. Paulus,希臘語:Παλο,英語:Saint Paul,5年—67年),原名掃祿·大數(希臘語:Σαλο Ταρσε,Saulos Tarseus), 早期基督教領袖之一,被天主教(大公教會)封為使徒,也是基督教正教會(東正教)安提阿牧首區首任牧首。

公元5年出生在西里西的一個城市──塔瑟斯(在今日土耳其境內)。他雖然是羅馬公民,但卻是猶太血統,少年時學過希伯來文,受過完備的猶太教育,還學過做帳篷的手藝。年輕時他前往耶路撒冷,在一位傑出的猶太教拉比迦馬列的指導下潛心苦讀。雖然保羅和耶穌都同時在耶路撒冷,但是很難說兩個人是否曾見過面。

耶穌復活後,早期的基督教徒因被視為異教徒而遭受迫害。保羅曾一時參加過這種迫害活動。但是一次在前往大馬士革的旅途中,耶穌在異象中同他講話。從此他改變了宗教信仰,這是他一生的轉折點,這位曾一度是基督教的反對者,搖身變成了新的宗教的最強有力、最有影響的支持者。

保羅在餘生中就基督教的問題進行思索和寫作,並為這個新的宗教收羅信徒。他在傳教活動期間,廣泛漫遊了小亞細亞、希臘、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保羅對猶太人的說教遠不如早期一些基督教徒那麼成功,事實上他的舉止常常引起極大的仇視,連生命也有幾次遭到威脅。但是保羅對非猶太人的說教卻非常成功,所以人們常說他是「非猶太人的使徒」。沒有任何其他人在傳播基督教中起到了這麼重大的作用。

於公元67年,在羅馬帝國東部作第五次傳教漫遊後,保羅返回耶路撒冷。我們不明確知道這場審判到底是怎樣結束的,也不知他是否曾離開羅馬。但根據資料記載,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保羅被當時羅馬暴君尼祿下令逮捕,後被送往羅馬接受審判,並於公元68年被斬首處死。

他留下這樣的名言: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出處:《新約·哥林多前書》第13章

英語:Love suffers long and is kind; love does not envy; love does not parade itself, is not puffed up; does not behave rudely, does not seek its own, is not provoked, thinks no evil; does not rejoice in iniquity, but rejoices in the truth; bears all things, believe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獨立學者靈遁者整理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辰說娛 的精彩文章:

TAG:雅辰說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