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愛多年的男友去世,如何走出這刻骨悲傷?

深愛多年的男友去世,如何走出這刻骨悲傷?

· 全文約1600字 閱讀時長4分鐘 ·

【 背景】

一位女性朋友,深愛多年的男友因為一場疾病,最終沒能和她牽手終生。男友去世半年多,這位女性朋友仍經常傷心不已,家人對她十分呵護,卻讓她感到更加不安。她的痛苦來自於自己的困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了?

為尊重主人公的隱私,本文僅把我給出的心理安撫以及背後的一些原理呈上隻言片語,但求對有相關需要的朋友提供一點點幫助——

首先謝謝你對我的信任,願意將心裡的隱秘說出來。其次,你對自己的情緒狀態已經有比較深的覺知。其實,有了這兩點,你已經步入很好的情緒管理的方法中了。

在你的字裡行間駐足停留許久,你的情況根本上只是情緒問題。所以可以讓你放心的是:你大可不必擔心自己。

時間是撫平傷口的唯一良藥。若說如何快速調整,不讓家人擔心,倒也有辦法的。

這個辦法分為兩類:常規+特效

先說說常規辦法

首先,尋求傾訴對象與社會支持的通道——比如,你找到了我,告訴了我你心中隨時觸景生情的傷感。

最了解你的人其實是與你有相同經歷的人,找到他們很難,即使找到了你也難以說出口,所以這個時候,向自己信得過、最親密的人傾訴出來,對方給你的,會是發自內心的理解和安慰。

其次,負面情緒的疏導有生理性的方式,比如:深呼吸,或者聽一些明亮的音樂、看一些能調動快樂情緒的短片,讓自己轉移視線。

再說說特效類——心理干預

近20年來,許多心理學家都通過研究,證實、支持了這一方法的有效性。這種方法叫:表達性寫作。理解起來很簡單,就是將自己曾經的痛苦經歷通過敘事的方式寫下來。

心理學上大量研究都證實,表達性寫作可以幫助一個人釋放負面情緒,甚至可以讓人自發地改變想法,重新去看待經歷的事件。也就是說,我們僅僅在腦海中一遍遍地去想那些痛苦經歷是不行的,而要像寫故事一樣,寫著寫著,就容易慢慢想通了。

這種方法也就是心理學中的「自我抽離」,用於情緒管理是非常有效和根本的方法。

我學心理學時,課程中導師會初步小試牛刀,做「陳橋」試驗:如何用潛意識去激發一個人的潛力。其實,這種表達性寫作是潛意識調節的一種。

想從根本的途徑緩解或改變對某件事或對某個人的觀念或感覺,只有一種方法:催眠治療表達性寫作就是非常輕度的自我催眠了。

最後說說具體如何做:

?安靜獨處,回憶這些讓你痛苦的經歷。

?把痛苦的經歷寫下來,和單純的寫日記不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少用消極的情緒詞,比如:真鬧心、煩死了......

少用第一人稱:鍛煉把你自己從事件中抽離出來,嘗試著站在他人的立場去看待這段過往的痛苦經歷。

多用因果關係的詞:「之所以……是因為……」,這樣能幫助你更好地梳理事件,分析原因,找到事情發生的積極意義。

?連續堅持3天,每天15分鐘進行這樣的表達性寫作。

另外,我還有一些感觸和你分享:

?多流淚,讓傷心流泄,不是什麼壞事,只要情緒能比較快地恢復即可。

?帶有情感的眼淚有強大的殺菌作用,這也是心理學實驗證明過的。所以流淚是為身體排毒,也是在稀釋激素水平,挺好的。

?這世間所有親人都是上蒼賜給我們的緣份,一場遇見就是一份緣,有些人有些事,相比人生長河,終成過往,不必苦苦追憶。因為無論怎樣,緣份的使者都希望你一定要過得更好。

我曾經的一位女性同事,這位老大姐的女兒在大三那年也因一場意外離開了人世。

那時我是工會組織委員,見證了她一步一步從痛苦中走出時有多麼不容易。時過境遷,她如今已安然回到正常的生活狀態。但現在為人母的我,只要頭腦中有至親離世的念頭閃過,都會有無以名狀的傷感甚至是痛楚湧上心頭。角色與身份經歷越多,就越感性,女人的情感世界裡,總有一處最柔軟。所以,只要痛苦的情緒不致嚴重影響身心和生活,就讓時間來撫平一切吧......

雖然給你分享了方法,但那只是技術層面的操作,真正的情緒管理仍然是一場修行

在這場修行中,我們需要正視與坦然面對:只要不是心理疾患,這一切情緒都實屬正常,接納自己,也告訴家人:不用太為我擔心,因為我知道自己當下的狀態——這是最重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運動是身心健康的良藥
如何養成學習技術的習慣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