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被動」叫,做老師的一種古怪體驗

被「被動」叫,做老師的一種古怪體驗

GIF

前言

作為一個老師,遇到的孩子還沒有來得及對彼此的關係有所反應,就被要求招呼叫人,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這意味著和這個孩子的關係建立有了一層阻礙。

有一種冷是大人覺得你冷,有一種叫人是大人覺著的禮貌。

「被動叫人」對曾經那麼內心、不善言辭的我來說,是有著無數次的消極體驗的。不過你不要想像這種體驗來自我的原生家庭,甚至是我的母親。在我的印象中,被要求叫人,聲音輕,或者沒有叫,甚至倔強著不叫,所引來的負面評價都不是來自我的母親,是我那些能說會道的親戚。那種被評頭論足的寒意似乎還留存了那麼一點點,足以讓我現下能夠感受到它的溫度。我依稀記得他們用來評價的各種土語,我心裡泛動的都是對他們的不屑,他們怎麼可能懂我,懂我內心本來與他們的一絲敬意。

母親並不是支持我的「不叫」,她從來未與我交談亦或糾結過此事。亦或她本能地認識這就是她的孩子的樣子,她只是和我一起生活著,讓我陪她一起在棉花田裡聽《小喇叭開始廣播了》,讓她不至於在那偏僻的田野角落害怕。她描述的語氣讓我感覺到自己的力量,讓我感覺到一股自豪。讓我足以在面對那些個負面評價時從不否定自己,甚至有力量甄別價值以建構自己力量。

只是很多年,我並沒有釐清得如此清晰,我只是記住了那些個對「不叫人」的消極體驗,那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我並沒有因為自己長成了大人而忘卻了這種體驗。我的確親眼看到過很多的成人完全忘卻了自己幼年的各種消極體驗,延續著自己幼年不喜歡的那些個大人,周而復始地讓自己的孩子重複著自身的消極經歷。

你知道,這麼長時間地記著這種體驗,就因為一直在思量著於自己的生活中有所改變。不得不說一說杜威了。最近在讀杜威嘛,昨天終於讀完了他的《民主主義與教育》,今天開始一天一章他的《我們如何思維》。可以說這種「不叫人」的歷經,用杜威的話來說它引發了我的懷疑、躊躇、困惑和心智上的困難等等一系列狀態,比如對「不叫人」時別人負面評價的價值懷疑,比如對自己那時那刻內心真實狀態的審視和覺察,比如人與人之間要如何才能得以真實理解……這一系列思量,又觸發了一系列感受、尋找、觀察、體悟和探索的各種精微活動,求得解決疑難、處理困惑的實際辦法。杜威說這些才是反省思維的形態。嗯!我也感覺到我反省思維於我自身的一種常態。

我思量著有一天我成了大人,一定不會這樣。不會怎樣?首先不會去要求我接觸到的孩子這樣被動叫人,會感同身受地去理解被成人使喚叫人的孩子;其次,不會讓我的孩子再次身在這樣的感受當中,肯定,絕對。

於是,除了用語言之外,在教室里我有許多和孩子們打招呼的方式:用眼睛說話;揚一揚眉毛;輕輕擺手;碰一碰……於是,當孩子被要求叫人時,我總要擋在前頭如實告知我們兩個之間可能的獨特招呼方式。

對於我的孩子亦是如此。很小的時候,常常不希望遇到的人逗他叫人。我希望他自幼就能夠感受到像個大人一樣的被對待。所以當我感覺到他要被要求叫人時,我就會「擋住」話茬開始給他介紹對方是誰是誰,一大堆的介紹岔開了「叫人」的逗弄。

當然,我更是希望他和別人的招呼是發自他的內心深處的真實,是他主動的。尤其希望能夠形成這種自發自主的意識。因為他,不善搭訕的我,率先學會了和陌生人、半陌生人熱情的打招呼。給他一個環境,讓他感覺到生活就是這樣的。

只是思索和感受從沒有間斷過。我到是克服了面子的問題,不在意孩子不叫人別人對我有可能的看法。但是,隨著孩子逐漸的長大,我也慢慢體悟到不再糾纏在過去消極體驗的矯枉過正當中,我開始思量「叫人」的背後本質是什麼。本質是建立關係。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積極與他人建立關係,走向社會化的歷程。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學會感受和覺察他人的感受,這是和他人建立關係的前提和基礎。而建立關係是一切學習的根本。

我清清楚楚地記得在我家後面那座橋上,和兒子遇上熟人。即使有之前很多很多的鋪墊,但兒子似乎還不能主動叫人。我意識到這是個性使然。我也知道兒子內心的柔善。當熟人走遠我開始告訴熟人,你知道,你如果和阿姨打招呼,她就會感覺到你還記得她(事實上他記得,表情上可感受)他就會因為你記得她而感到開心。兒子問為什麼,我說人就是這樣的,當有許多人都能夠記得你,關心你,你的心裡當然會特別幸福了!

是的,我肯定不會直接去指揮我的孩子叫人,讓他變成一個不走心只機械順從叫人的小木偶。我選擇用自己的行為去熏陶他,我選擇用解釋和感受去說服他。而等到他能夠理解什麼是文明和禮貌等思想的時候,我告訴他,我對他在這個方面的期望和要求。但是那個「做」的主動權始終把握在他的手中。呵!有時他會叫人,有時不會,有時逐漸長大的他還會因為感覺到我內心的渴求而故意不叫,又怎麼樣呢!就像故事《別再笑了,裘裘》里,媽媽始終沒有放棄努力,但孩子到了獨立的情境里,媽媽所有的努力都會發生作用的。前提是,媽媽始終在努力著。

而這一切具有「反省思維」特質的思量歷程,和我教室里的生活彼此影響著。每一屆每一屆,還是如此這般的和不同個性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打著招呼,建構著彼此的關係。而每一屆每一屆,還都要負責向那些不善於用響亮語言溝通的孩子父母解釋著這樣的不同。只是沒有說的是,那個「能夠響亮招呼」的目標始終都在的,只是這個目標中包含著最重要的成分,那就是主動自發,而非機械學舌。而當我們允許孩子用自己能夠做到的方式招呼時,孩子反而容易一步步走向那個目標。

事實上,當孩子長時間處在被要求下「被動招呼」的順從中,大人的自我滿足了,可孩子恰恰就此會遠離了那個需要叫的人,恰恰無法建立起彼此親近的關係來。

你是不是那個時常讓孩子大聲叫人的人呢?!

PS:囈語一篇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美霞 的精彩文章:

家庭教育中的父親

TAG:高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