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電影說 浪矢解憂雜貨店:各有千秋的解讀,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電影說 浪矢解憂雜貨店:各有千秋的解讀,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前陣子,國產版《解憂雜貨店》上映,明星雲集加文藝范兒的敘事,引起了不小的關注。為此,得著也用心看了、評了,然後就給忘了。直到最近才看到了日本版的《浪矢解憂雜貨店》,才明白為何有些事難免要被忘記的道理。

作為日本大牛小說家東野圭吾的代表作,《解憂雜貨店》可謂是寸土必爭的大IP,此番中日雙方「打擂台」式的電影改編計劃,也算得上很值得玩味了。於是,沒看過原著的得著,只能囫圇吞棗的把中日兩版《解憂雜貨店》電影,都看上了一遍。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出身文藝片的導演韓傑,很自然的把自己的文藝范兒,融入了中國版的《解憂雜貨店》中,這種風格化的改編無可厚非,只是,與較為忠實和繼承原著精髓的日本版相比,多少有種「感情浮於紙上」的拙劣感。

原著的結構,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多個「小故事」的巧妙穿插、組合,中文版的做法簡單粗暴:章回體。這樣的好處是,每個「小故事」都很完整,「小故事」的主人公也不用刻意考慮全片風格、質地的統一化問題。可以說,相對於日版的「小故事」,中版的相對「精彩」得多,也「煽情」得多。但得著總覺得,這並不是原著想要的感覺。

雖然選擇的「小故事」不盡相同,但日版在很好的保留了日式電影溫柔細膩的同時,用克制而細節滿滿的表達方式,把故事娓娓道來的講出來。雖然風格各有千秋、各有所好,但日版明顯更「忠實於」原著那種細細講述、慢慢動情的沉侵感,在感情爆發節點上,也更有「後勁」。

中版用了「章回體」,日版卻非要捨近求遠,費心費力的把幾條時間線上的「小故事」給「穿」起來。相對於中版「看一段、暫停,再看一段」的節奏感,人物和故事太多很容易記亂,日版的感覺是行雲流水的順暢感,而且,因每個故事之間的聯接巧妙而不露聲色,觀眾能一以貫之的把故事看完,理解得更透徹。

當然,中日兩版差距最大的,不是劇情,也不是結構,而是表演功力。雖然都貴為本國文藝圈的「帶頭大哥」,成龍老師與西田敏行老師在表演上的功力,只消靜靜看上兩分鐘,便高下立判。這話絕不是有意詆毀武行出身的成龍老師,畢竟,人比人,氣死人。

在一眾主角、配角的對決中,雖然中方陣容足夠強大且完整,包含了流量小鮮肉、小仙女,以及若干實力派演員,但與藝能圈高度發達的日本相比,除了所謂的「流量」,基本上完全不佔優勢。這也怪不得演員們,畢竟大家各司其職,把自己的事情做了就好,至於劇情和感情的連續性,看得還是改編和導演的功力。

其實,在理解和解構原著上,日版已經佔得先機,這本無可厚非,但故意拖拽本來就平淡無奇的情節、故意搞成明星大品牌的結構、刻意強化煽情成分撒雞湯,這就造成了中版《解憂雜貨店》的全面敗退。歸根結底,還是太看重「拿來主義」,太看重「以我為主」了。

得著說 | 拿興趣說事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得著說 的精彩文章:

電影說 茉莉牌局:索金的特立獨行與查斯坦的秀外慧中
電影說 南極之戀:好好的絕地求生,楞要弄出度娘與超人的愛情

TAG:得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