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不讓一滴污油入江

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不讓一滴污油入江

「嘀……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雙安鎮境內,漢江三級支流旁,一運油車突發翻車事故,2.5噸燃油泄漏進河。」安靜的應急處置中心平台內,一道警報突然響起,大屏幕上隨即出現事故發生地的監控畫面。整個平台立即動了起來,一道道指令發出,當地安監、交管、環保、水務等部門急速趕往現場,開展攔油、凈水等應急作業。

這是前段時間,發生在陝西省安康市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的真實一幕。

安康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區。漢江在安康市境內流長340公里,擁有支流1037條,年出境流量262億立方米,占丹江口庫區來水總量的67.5%,承擔著南水北調66%的供水量。同時,這座早在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的古老城市,又承擔著陝西省重要的貨運職能。安康境內有襄渝、陽安、西康3條鐵路,包茂、十天2條高速公路和316、210國道,鐵路、公路均沿漢江或主要支流而建,一旦運輸的危險化學品發生泄漏,造成江水污染的風險極大。

「各區縣、部門各管一攤的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以護水為重點的城市生態環境管理要求。」安康市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副主任何勇告訴記者,2015年5月,該市創新方式,建立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運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開展環境風險防範,重點環境污染源、風險源監控預警,組織協調指揮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進行環境應急物資的儲備、調度和補給等,打造數字化、智慧化環保管理模式,提升安康環保能力,保障南水北調水質安全。

打開中心信息平台,地理信息、監測監控管理、環境應急管理、應急數據管理、環境投訴管理、移動執法管理、企業申報管理、互聯互通管理、平台管理九大功能系統一字排開。點擊其中的電子地圖,安康市內1037條河流,以及2206個環境網格管理員、2051名河長,在哪個位置、正在進行哪項水環境管理工作,一目了然。

安康市為這套系統布設了370多隻「天眼」,24小時監管漢江水質,以及28個環市檢查站、重點污染源等。這些「天眼」還能聽會說,可以隨時與監控地的工作人員進行視頻通話,直接進行應急處置指揮或環境保護抽查等。

何勇點擊代表白河縣檢查站「天眼」的圖標,檢查站內的實時圖像立刻傳到中心大屏幕上。一輛運油車恰好從檢查站入境,在辦理了相關手續後,一輛警車與運油車同時開走。「所有的危化品運輸車,進入安康境內,交警全程押運,實現全程不脫離視線。」何勇說,本文開頭時發生的突然翻車事故,就是在這套管理模式下,得到了及時處置。當時,環保等部門及時在下游建起4道圍堰,同時使用吸油氈等對水面油料進行吸附,成功將油料泄漏面積控制在1公里以內,未對10餘公里外的漢江造成任何影響。

今年,安康市還將進一步增加「天眼」數量,預計2-3年內達到1000個。它們將晝夜不息,監管守護境內所有漢江支幹流、鄉鎮級水源地等。

本報記者 高珊珊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市旅遊政務網 的精彩文章:

北京中軸線之二:從天橋到正陽門
時光深處望正定 石家莊正定縣文物大發現

TAG:北京市旅遊政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