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普通的1500字完全不夠啊

普通的1500字完全不夠啊

即使回來四年,自始至終沒有達成久居此地的想法,更沒有想要延續的事物,這是九年前

就已經拋棄的地方,但是並不止九年,在心中很久以前就已經失去了歸屬。

所以我並不明白,家是什麼,有什麼特殊的,並不是關乎選擇。人們把家認為是家,是關

乎自己的選擇的嗎?如果那樣的話,就可以隨時選擇陌生,不需要任何破裂就能選擇。

這就是分界線,如果你還有區別於陌生的歸處,那麼你就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建立歸處

。但是任何地方都不再特殊的時候,任何地方都不會有歸處。

這是源於心的渴望,當你渴望它,總是千方百計,用各種理由來說明那是重要的,所有的

思維邏輯根深到底都是為慾望服務的,即使想要變得無欲也是一種慾望。

如果心中的羈絆與任何感覺都割捨了,就能跳出來看待這件事,也許血濃於水對於99%以上

的人都適用,但是對我卻不適用。這並不是靠作為,或靠反感來割捨,只是心的真實狀態。

過去我也有可以努力的遠方,但是既然目的地在遠方,就會討厭身處的原地。但是心的真

實並沒有遠方,也沒有討厭,所以我想,只要還有遠方,原地就是難以忍受的,所以遠方被割

舍了。

一旦遠方被割捨,也就不再當局者迷了,也喪失了努力興趣。所有追逐的人都含有狂熱的

成分,只是自己並不知曉,總是闡述何為價值,那就是那人存在的意義。

只是遠方不再特殊的同時,原地也沒有任何特殊之處。為什麼呢?即使你討厭它,它都算

作特殊的,只要是特殊的,遠方與近處都是一樣,遠方不再特殊,原地也不會成為特殊的。

九年前離開的時候就已經變得單獨,但是並不止九年,在心中很久以前就不會和人有任何

交集。

所以我很重視自己唯一一次願意接納別人進入我心中牽擾,只是這唯一一次也被否定了,

所以我開始厭惡周圍,但是心的真實沒有討厭,也沒有喜愛,所以又進一步割捨,於是我的世

界不再有任何特殊的人或事。

但是這也未嘗不好,與其變得討厭別人,以及總是渴望遠方,不如變得無心。在一開始被

否定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最終會是這個結果了。放棄了對遠方的興趣,雖然能留在這裡,但

也不會對此地喜愛,同樣也不會討厭罷了。

所以我開始不明白,人們為何總是奔走,好像每個人都有遙遠的未來要去。或許那些人的

夢想沒有被摧毀吧!

有人會為多賺了錢而快樂,有人會為做了禱告而快樂,有人會為念了佛而快樂,有人為遊戲

中的成功而快樂,只要他們足夠堅定,內心沒有矛盾,無論履行任何事,他們都能從履行中得

到滿足。

但是,這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夢想,只是方向不同,和宗教一樣,為了讓自己更專一,就

無法容忍異類的囂張。為什麼呢?每個人都不願被摧毀,每個人都維持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

只是已經摧毀的人,是無法從那些事情中得到慰藉的,所以無法變得為那些事奔走。一直

拋棄自己喜歡的,一直割捨自己重要的,也是不會看重別人賦予的,別人也同樣變的不再重要

為什麼呢?人會追逐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並不是有什麼真正存在的理由,而是割捨不

掉的慾望,為此會有重重理由,但是人們並不認為這是慾望,因為那對他們已經司空見慣。

在窺探心的真實的程度上,即使想要活著的慾望,都會出現虛假來遮蓋心的真實樣貌,但

這終究那些為了覺悟心的真實的苦行者才需要考量的標準。

割捨了重要的,便無法了解什麼是重要,也無法了解過去為何認為那是重要的。為什麼呢

?任何人,只要能夠割捨最重要的東西,那麼,所有重要的東西都會變得不再重要。而那些還

有重要的東西的人,說明他們還沒有被摧毀,起碼現實還有對他足夠的微笑,讓他還能繼續這

條路,他們還能夠緊緊抓住他們珍視的東西,並且讚美那些,通過履行而安心。

只要一個人還能繼續他的路,那麼就會維護它,甚至認為不走這條路簡直不可理喻,就像

宗教的狂徒,認為不信神不可理喻。但是我沒有什麼正確可訴說的。沒任何可以教的,沒有任

何價值可以傾訴。如此看來,一個人追求偉大的抱負和一個人追求蠅頭小利,本質上沒有什麼

不同,追求當下,追求明天,追求未來,追求來世,追求永生,都沒有什麼區別,只是他們會

頗為得意,為自己所得而得意,並炫耀於同類,為此滿足。

所以,不要輕易詆毀別人的信仰,因為很難摧毀別人,只會獲得憤怒,只是拿自己的存在

破壞別人的存在罷了,別人就是為此而生的,那就是別人的證明,就算你破壞了,對方也未必

追逐你喜歡的東西並為此快樂,反而喪失了自己的道路。何況只要一個人還有自己的路,他就

不允許被你摧毀,因為那就是他存在的意義,只要他還要前進,厭惡阻礙他的人也就不可避免

但是,心的真實是沒有厭惡的,心的真實也就是遠方,也可以稱為彼岸。對於還渴望它的

人來說,世俗和它相比就如泥土與金子相比,任何絢麗的色彩都沒有它耀眼,因為它沒有色彩

,沒有邊界,沒有對立,沒有自我,沒有出生與死亡。同樣見證它的,割捨它的,對其不再有

興趣的人,也不會對世俗感興趣。為什麼呢?一個人丟棄了金子,不是為了騰出手去搶泥巴,

充其量對二者都不再感興趣罷了。

只是無論如何,那些走在自己價值的人,永遠關注的是你對他所要履行的價值有什麼用途

,就像一些人能通過一些事開心,而另一些人則不感冒,而我對所有的一切都不感冒,即使肉

體和自我的死亡都不是終結,還有什麼新奇的事呢?然而你不會相信的,因為角色就是活在頭

腦中,你在扮演過去你曾期望的環境中的快樂角色,並且為不如願而痛苦。

事實上,痛苦的角色與快樂角色都是扮演,但是你無法脫離。因為人就是活在頭腦的角色

中,頭腦就是二元的,分裂的,有生有死的,有親有疏,有愛有恨,只能了解環境灌輸的,只

能信奉與追逐心靈的幻象。

會出生就是有愛欲的,無論怎樣,一個人願意和人有所關係,因為心中有愛恨,有所交集

,即使那是難以察覺的,也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否則你會像我一樣對與任何人的關係都不感

興趣,因為從中沒有愛恨,沒有愉悅與討厭。

但是普通人是直接就陷入的,因為每個人都在扮演社會賦予的角色,從來沒有跳出過。只

有陷入非常痛苦的人才可能選擇真的出家,因為過去的地方他一刻都不願再待下去了。

只是如何祛除心中的痛苦呢,如何不在一開始就陷入呢?當你看外面的時候,你知道自己

在看,而對面是外面,但是當你看外面的時候走神了,那麼內外在哪裡呢?

就是這樣,你的關注點決定了內外,如果你的關注點在內的話,那麼心產生的聲音,對你

來說也是外面,你只是一個觀察者,傾聽者而不是直接陷入。

所以修行做的無非就是訓練專註力,以及時時刻刻的觀察身心,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因

為一旦你再次涉入生活,時間長了你的關注點又會一次次的移到外面,然後又會為會成為心靈

的奴隸,就算這一生不會,在時間的積累下,也會生疏過去所學,所以靠選擇和作為,得不到

什麼恆久的利益。

因此要見心的真實,這個會產生映像,有愛欲,會訴說的心,當你觀察的時候,就與其對

立,避免了認同,但是你是誰呢?你從來沒有認識自己的樣貌,不知道自己是不生不滅的存在

。這件事就很難了,可以說,基本上,只有一個人徹底死去,才會覺悟自己的真實樣貌,身體

死亡沒用的,只要你還對覺知世界的一切感官所接觸的境界有興趣,對它們還有愛戀,都是不

行的,只有所有的角色都死了,真實才會顯露,一切泯滅方才顯露圓滿的真實。你與它再也不

是對立的了,沒有任何距離,沒有角色,生死本身就是一場遊戲。

那時候,你就不會再認同這個總是在那裡嘰嘰喳喳的心,任由它依據自己被灌輸的價值觀

去評判一切,並縱容它充滿了各種欲求。

所以我不教導任何規則,這社會傳承了很多叫做道德的東西,在我看來都沒有什麼實際可

言,只有心靈被或多或少植入這種東西的人才會去教導別人這些,並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植入這

些對錯,使得他們違背就會遭受心靈的懲罰,當然,這對他們順從這個社會,適應這個社會有

幫助,當然也可能適得其反。

過去我守過比這更嚴厲的規則,所以一旦更嚴厲的被破除後,這些也就沒有任何制約性了

,但是並不是說沒有這些就會成為壞人,因為人們心靈中就存在惡的一面,慾望不能滿足,所

以需要這些約束,提醒自己不要逾越,而一旦心中沒有善惡,這些約束本來就是外層的東西,

內層的都被掃蕩殆盡,何況這些外在的規矩,頂多是入鄉隨俗。

有很多痛苦的人,他們無論多麼痛苦都無法拋棄自我,連自己的心都無法約束,卻還覬覦

天外,想成為萬眾矚目的人,不過是茫茫眾生的一個。但是,一個人會走向他的路,也是他的

業,既然無法脫離,就只能前進。

我也只是履行了我的業,因為在解脫這件事上,或許我比他人更有天分吧,沒有什麼是自

己的選擇,都是過去的選擇,除非有兩件願望相持不下,只能取其一,那麼就變成了讓環境給

予選擇,環境可能一開始就讓這個業被率先激活。但是有些人無論多麼痛苦都不會選擇從角色

中解脫,他們對世間的執著,讓他們沒有解脫的選項。

然而過去有個叫做釋迦摩尼的人,他會用各種方法讓你去走上解脫,你被社會洗腦,被宗

教洗腦,他就讓你脫離社會,然後自立門戶給你反洗腦,當然,只有你覺悟,才會知道,所有

的一切都是洗腦,但是為何那個叫做佛的人會認為渡人是對呢?或許他對生命的輪迴了解的比

我更多,但我只信心的真實,起碼眼睛看到的,相比之下都是欺騙,因為看到人會死亡,而心

的真實卻沒有身體和驅殼這回事,如何更加的去相信眼睛呢?

但這未嘗不好,陷入它起碼你會感覺自己得到了什麼而快樂,哪怕百年之後一堆黃土。生

命就是藉由扮演這些,追求愛欲一次次的出生,既然這是快樂的手段,那麼怎能停止追逐?

人只能站在人的角度去看待其他生命,常人把其它生命看做低劣的生命,而佛教的人又會

看重這些生命,認為它們是未來的佛,印度教把牛當做聖物,甚至喝牛尿。是的,生命在心的

真實上都是相同的,當然也可以稱之為道,但是投到畜生堆里,道也沒被污染和變得低劣。有

個人類的父母,得到人的驅殼,也是自己的善道,但是誰知道那是否是長久的呢?

反正我對死後不可能恐懼。但對於無法確認的事情,我也不想用宗教的闡述來當做自己的

闡述,因為無論是常人看待生命還是佛教的人看待生命,對我來說都只是個人的角色扮演罷了

,他們只是履行自我的存在,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未來。無論如何,何必破壞別人的信仰呢,起

碼那讓別人減弱對死亡的恐懼,以及變得有自我約束。

但是即使如此,這篇文章就是在破壞別人的信仰,但是別人沒必要相信,只要當一個堅定

的唯物主義者或者堅定的有神者不就行了,雖然那都是頭腦中的東西。

世界是物質創造的,或者是神創造的,有什麼區別呢,無論是物質還是神,人們都不知道

到底是什麼,了解的只是頭腦的幻覺,但這個答案就足以讓他們滿意了,也不能進一步了解自

己的真實。

廢話了這麼多,但是有什麼對接下來的進程要說的呢?我認為應該下一個約束,那就是:

我不會丟下你的,媽媽!這不是為了你,而是我不想活在矛盾中,因為一旦對接下來要走的路

沒有任何興趣,那麼隨時都可能想要退出。但是又有坑要填而難以立即退出,這就讓人心生煩

惱,但是煩惱的本身還是那坑沒有被割捨。

就如我不信神,而周圍人都瘋狂的追逐神,和追逐金錢是一個道理,都是他們認為重要的

東西,但我呢?你可以想像周圍人都在慫恿你念佛一樣嗎,好像你不信仰,就是要墮入地獄的

一樣,所有人都是瘋狂的,當你踏入這個世界,就已經被捲入它的洪流。

一個完全脫離了瘋狂的人,是無法再陷入瘋狂的,頂多是扮扮樣子,相反別人會認為我才

是瘋狂的那一個。

雖然這個約束有點虛空起樓閣的感覺,但是總比沒有好,只要我扮演的專一,就能履行它

,從而就能立即斬斷那些要離開的想法。但是,我可不想扮演明明會痛苦,還要待在痛苦地方

的人,管它什麼規則,別人能忍是因為前方有他的期望,或者本身就被社會馴服的一員。但遠方

沒有我要達成的東西,何必承受那些。如果你不信佛,你會很努力的每天念十萬聲佛嗎?我是

一句都不想念!但是很操蛋的,我現在就身處洪流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跟男朋友約會一定要試試這樣的裙子 讓你的約會甜蜜感倍增
給大家推薦兩首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