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這個民族有1800多年歷史,還有唐朝公主去和親,如今已消失

中國這個民族有1800多年歷史,還有唐朝公主去和親,如今已消失

奚族是一個來自北方的古老游牧民族。我們對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耳熟能詳,卻很少聽說過奚族的名號。事實上,在唐朝時期,奚族進入強盛階段,風頭很勁,一度比契丹還要受到唐朝朝廷的重視。奚族生活在北方,他們經常一言不發就反叛朝廷,到中原殺戮搶劫,搞得朝廷很被動。用兵太多,又耗費巨大,難以承受。

從唐太宗李世民開始,一部分大唐公主被嫁給外族首領,作為妻妾,美其名曰「和親」。和親實際上是一種政治聯姻,在這種婚姻裡面,公主被當做禮物送來送去。「禮物」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嗎?不能。所以,公主在外族的生活註定與「幸福如意」四個字無緣。其中有一個公主就嫁到了奚族。她就是宜芳公主。745年3月,春光正好的時節,宜芳公主被正式冊封為公主。然而,幾乎與此同時,她被唐玄宗嫁給奚族首領李延寵。輕飄飄一紙詔書,就將自己後半生的命運給決定了。此時的宜芳公主,心裡一定在悄悄地流血。他們一行來到遠離長安的虛池驛時,宜芳公主再也忍不住了,她揮筆在屏風上寫了一首詩:「出嫁辭鄉國,由來此別難。聖恩愁遠道,行路泣相看。沙塞容顏盡,邊隅粉黛殘。妾心何所斷,他日望長安。」好不容易到了奚族,宜芳公主與李延寵結婚了。婚後的日子難以描述,宜芳公主還是像卑微的小草一樣,倔強地生存著,期待有一天能夠「他日望長安」。但是,誰能想到呢,黑暗的日子還是不期而至。

當時,擔任范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負責鎮守邊疆的朝廷重臣安祿山,意圖擴充軍事實力,以戰功向朝廷邀功請賞,就不時向奚族發起騷擾。奚族首領李延寵煩不勝煩。他們投順唐朝本來就不是誠心誠意,而是暫時的策略,便在契丹的挑撥下,打算聯合契丹,再次反叛朝廷。為了表示反叛的決心和鼓舞士氣,奚族和契丹各自殺掉一名和親的公主祭旗。就這樣,宜芳公主不幸成了刀下之冤魂。這時候,離宜芳公主嫁給李延寵才6個月。

奚族百姓在商代就已經成為奴隸被役使,或被貴族們用來當做祭祀的人牲。這很可能是該民族在商代曾大量地被其他民族俘虜的緣故。我們在甲骨文中所見到對奚的記載,多數都是與商朝的友好往來,而不是他們之間的戰爭。唐代,奚族比較強盛,但仍分為五部,即阿會部、處和部、奧矢部、度稽部、元俟折部,他們分別分布在弱水州、祁黎州、洛瑰州、太魯州、渴野州。唐代的奚族常內附。唐太宗征討高麗時,大酋蘇支從征有功。不幾年,其子可度者內附,唐皇為其設饒樂都督府,拜可度者使持節六州諸軍事、饒樂都督,並封為樓煩縣公,賜李姓。又在以上五部設州,各以酋領辱紇主為刺史,隸饒樂府。

唐代,奚族比較強盛,但仍分為五部,即阿會部、處和部、奧失部、度稽部、元俟折部,他們分別分布在弱水州(今內蒙古東部)、祁黎州(今遼寧省洮南縣一帶)、洛瑰州(西拉木倫河流域)、太魯州(今內蒙古和吉林境內的嫩江支流洮兒河流域)、渴野州(待查)。唐代的奚族常內附。唐太宗征討高麗時,大酋蘇支從征有功。不幾年,其子可度者內附,唐皇為其設饒樂都督府,拜可度者使持節六州諸軍事、饒樂都督,並封為樓煩縣公,賜李姓。又在以上五部設州,各以酋領辱紇主為刺史,隸饒樂府。唐武則天萬歲通天年間,契丹反,奚也叛,與突厥相表裡,號稱「兩蕃」。奚時而附唐,時而附突厥,唐朝為穩定東北邊境,對其採取安撫政策。

公元714年(玄宗開元二年),奚王李大酺乞降,唐封其為饒樂郡王,左金吾衛大將軍、饒樂都督,又將宗室固安公主嫁給李大酺。公元745年(開元天寶年間)唐玄宗將自己的孫女封為宜芬公主(又作宜芳公主),嫁與奚族首領李延寵。儘管如此,有唐一代,奚在人力、物力方面發展得都比較雄厚。他們的活動範圍,北面與霫族相接,南以白狼河為限,東北與契丹相鄰,西面與突厥相連接。唐朝末年,契丹強盛,奚舉部役屬,後因不堪苛虐,由酋長去諸帶領部分民眾,歸附於唐王朝,保媯州北山(今北京延慶西北)。此後,奚被分為東西兩部。西部居於媯州,東部先後居於琵琶川(在熱河凌源縣南)與陰涼河之地。

在遼德祖與遼太祖的前後數次征討下,用了十餘年的時間,終於把奚族統一在契丹政權之內。此後,有相當多的奚族人逐漸地與契丹人融合在一起,有的與漢族或其他民族融合了。金人入關破燕,著名的奚族人回離保,曾以奚族立國,於公元1123年,又被金將郭藥師所滅。從此,這個民族就漸漸銷聲匿跡了。奚族是中華大地上古老的民族之一。僅從商代算起,到被金人所滅,也存在了大約一千八百多年。如果追溯它商周以前的歷史當更久遠。奚族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是不應忽視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外表威風的人,內心可能也非常空虛
百家姓中的陳姓的原來是帝王姓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