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失蹤人口回歸

失蹤人口回歸

從去年五月份決定考研到四號晚上看到擬錄取名單,前後十一個月的時間,算是給這次考研畫上了一個還算完美的句號。

成績出來前我的目標是考上就行,畢竟今年初試高分人數大片,我之前也沒有會計基礎,看錄取名單時我都是從最後一名往前看的,所以在第一頁看到我名字那一刻真的特別出乎意料。

這一路走來有許多收穫和體會,中間也走了不少彎路,現在通過這篇文章記錄下來,算是對這次經歷的一個總結,也希望能多多少少給學弟學妹們一點兒幫助。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本科是某末流985工科專業,跟會計完全不沾邊,我是在大三下學期想要跨考會計專碩的。

我對本專業提不起興趣,綜合能力也不是很突出,個人認為還是需要有能夠謀生的專業技能,同時也希望能有針對性的學習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內容,於是選擇了跨考。

考慮到自身的興趣和未來的工作前景,在搜集了許多資料之後最終確定了考mpacc。網上許多人說cc是性價比很低的選擇,但我認為cc值得考。

首先,初試非常簡單,不考高數不考政治不考專業課,尤其是對跨考的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因為這意味著比起學碩多了三個月的時間學習專業課,而且複習的科目分散到兩個時間段來準備,複習難度較小。

其次,管綜的題目特別是邏輯部分跟公務員的行測題目很像,這也算是為考研失敗留了一條退路。

最後,管綜備考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能讓你受益終生。

學習篇

初試

我是從大三下學期期末考完——七月初才開始正式複習的,這樣算下來初試一共準備了接近半年的時間,所以現在準備完全不用擔心時間來不及。

我初試總分254分,管綜171(數4邏1)英語83。這個初試分數不算高,在西財排名90~110(21個重分),我只能說是講一下自己在備考中的體會。

老師&用書推薦

數學:呂建剛老師《老呂數學母題800練》

邏輯:呂建剛老師(形式邏輯)、王誠老師(論證邏輯)、《鑫全邏輯1000題一點通》

寫作:王誠老師《寫作套路化攻略》《寫作歷年真題全解》

真題:呂建剛老師《老呂歷年真題超精解》

模擬題:《聯考綜合能力終極預測8套卷》(王誠、朱傑著)

英語:紅寶書考研英語辭彙、黃皮書歷年真題、王江濤考研作文、老蔣閱讀視頻

數學

數學考得是初等數學的內容,不是很難,但得滿分不容易。我認為做數學題需要靈活一點,還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

我數學錯了4個,很爛,幾道關於平均數的題目全做錯了,但考完後再看其實特別簡單。

反思我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心態不夠穩,我錯的四道題全部都是條件充分性判斷,是我放在最後做的十道題,考試時時間上有些緊張;其次是歸納總結的不夠,不能一眼看出題目想要考的點。

所以我的建議是數學一定要多刷真題,要自己總結題型,多比較分析歷年真題中題目的形式和設下的陷阱,從而節約時間並提高正確率。

數學我沒有用陳劍的《高分指南》,用的是老呂的《母題800練》。我覺得老呂的母題很好,書里分類總結了考試中可能出現的題型,難度適中、適合應試。陳劍的書很多人推薦,我沒有用過,無法評價。

關於老師的選擇問題,我建議你們可以挑幾個老師的網課聽一下,看看自己比較喜歡哪個老師的風格,也可以多找些學長學姐們的經驗貼,多比較一下。

其實我認為輔導書的選擇沒有那麼重要,無論用哪種書都有高分和低分,關鍵還是要看自己能不能把題吃透。

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老師們都反覆研究了很多年的真題,水平都比我們高,只要認真學肯定能有所收穫。

邏輯

邏輯分為形式邏輯和論證邏輯,前者是基礎,很簡單,有具體的公式和套路;後者比較難,需要良好的閱讀能力和提煉歸納能力。

一開始我跟的是老呂,後來又看了王誠老師的視頻課。老呂的形式邏輯的確很高效,非常適合應試;相比之下,他的論證邏輯有一點亂,也沒有很強的理論性。

王誠老師是我在備考中期才了解到的一位老師,我認為他是真正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出發點的。他強調做題方法,注重閱讀技巧。他的論證邏輯講得很好,非常推薦;形式邏輯沒有聽過,同樣無法評價。

邏輯入門之後需要通過刷題來訓練做題速度,並強化對於每一種題型的識別與理解,個人認為用什麼書無所謂,我用的是鑫全的1000題,還不錯,個別題目有些偏。

邏輯學習的整個流程建議參考王誠老師的時間安排(百度百科中就有介紹),在練習過所有題型之後就要儘早研究真題中的套路,不要一味關注刷題的數量。

寫作

寫作分為論證有效性分析和論說文,前者相當於邏輯的削弱題,後者考察考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表達能力,因此寫作和邏輯的備考是相輔相成的,二者本質上都在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小作文比較簡單,有較為固定的結構,多練習即可。大作文需要長期的積累以及反覆的修改,因而要儘早準備,因為邏輯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並不是背幾個素材、練幾篇模板就能提高的。

寫作強烈推薦王誠老師,他的的課上沒有模板,也不提供素材,他會指導你如何全面深入的思考問題,會告訴你「生活就是最好的備考」,用他的方法能很輕鬆的完成論說文的寫作。

在備考前期可以看一些關於批判性思維的書,平日里對於熱點問題要先自己獨立思考,最好用文字寫出來,因為想明白和用文字表達清楚之間還有很大差距。

最後,推薦王誠老師的公眾號「專碩王誠」以及王老師推薦過的「今日話題」。

英語

單詞:單詞是基礎,所以要儘早準備單詞,越早越好,而且在整個備考過程中都要堅持背單詞,還要有意識的關注一下熟詞僻義。

我用過朱偉老師的《戀練有詞》,但沒堅持下來。書上的單詞比較少,而且朱偉老師的視頻個人覺得有點啰嗦。後來我用的是《紅寶書》,很大一本,單詞很全,每個單詞的意思也很全面。

閱讀:閱讀分數佔比很大,是一塊重點。網上的答案有些爭議,我應該是錯了1個左右。英語閱讀的講解視頻有必要看一下,因為閱讀題目也是分成許多類型的,老師們會針對每一種類型的題目歸納出做題方法。

我在做英二真題前把所有的英一閱讀做了一遍,把一些不認識的單詞和搭配抄到本子上,用於之後的複習。很多老師說英二和英一的閱讀不一樣,不需要看英一的,我感受不出哪裡不一樣,可能英一比較難?或許直接做英二會更好一些吧。

我比較推薦老蔣的閱讀視頻,雖然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我覺得他的閱讀講得很好、很清楚,而且他會把不同年份的題放在一起比較;老蔣的閱讀書我沒有買過,看網上的評價不是很好,而且我認為把真題研究透就足夠了,不需要模擬題,如果實在需要可以拿英語一的題來練手。

我做閱讀的方法是一篇篇的做,第一遍模擬考試時的狀態;第二遍全篇翻譯,然後修正第一遍的答案;第三遍對照正確答案和翻譯進行訂正,思考錯題的原因。做完幾套題目後要進行橫向比較,尋找歷年題目中的相似點,自己歸納總結出題人的套路和應對策略。

翻譯:英語二翻譯很簡單,我聽過新東方唐靜老師的翻譯視頻,講得很好,基礎不好的可以聽一下;基礎好的同學沒必要專門複習翻譯,在弄清歷年翻譯真題的基礎上可以翻譯一下閱讀中的長難句。

翻譯一定要動筆寫,這和寫論說文一樣,自己心裡清楚沒用,關鍵是要用文字表達出來,讓閱卷老師看明白你想說的。

作文:作文我準備晚了,得分也不高,沒什麼經驗可談。我看的是王江濤老師的作文書,裡面有很多範文,我覺得還不錯。

英語作文就是英文版的論說文,特別是圖表作文,準備時可以多積累一些範文中的原因類表達。對於作文,我的建議是早點準備、多背多寫,形成自己的行文框架。

真題

我是十月初開始做真題的,個人認為不能再比十月初晚了,因為真題需要反覆刷,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吸收。

我用的是老呂的歷年真題,這本書除了歷年mpacc真題卷,還有過去的在職考題,而且老呂還把歷年真題按照考點重新分成了一本書,我覺得很方便。

模考

模考非常重要,必須重視起來。

首先,模考可以訓練自己適應考試時的狀態。管綜和英語都要考三小時,除了塗卡時可以稍微放鬆一下,其餘時間都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所以我建議從十一月起每周六按照實際考試的時間來進行模擬,讓自己在實考時能保持良好的狀態。

其次,通過模考可以優化自己的做題順序。拿管綜為例,我不建議按照試題順序做題,因為連寫兩篇作文手會很酸,我習慣的做題順序是小作文—數學前15題—邏輯—大作文—條件充分性判斷。

你們在前幾次模考時可以試試不同的順序,找到適合的順序後就固定下來作為之後模考和實考的順序。

最後,模考可以查缺補漏,從而找到自己的薄弱點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另外,還要提醒大家模考遇到難題時一定要先放過,不要浪費太長時間。你平時做題的習慣會延續到實考,一道題最多才三分,不要為了一棵樹放棄整片森林。

複試

今年有許多初試260+的被淘汰或是被調劑,也有239的逆襲考上全日制,所以對待複試也要像初試一樣重視。

我複試排名15名,總排名也憑藉複試小小的逆襲了一下,所以跨考的學弟學妹們不用太擔心專業課的學習。

我在備考初試之前只看過一遍會計學基礎,所以在考完初試後就馬上開始準備複試了,除去準備期末考和畢設以及實習的幾周,算起來一共準備了兩個多月。

建議大家只要初試考得不是太差,就儘早準備複試,沒準備卻進了複試比起準備了但沒進複試要痛苦的多。

複試用書

《會計學》(趙德武)及其配套學習指導

《中級財務會計》(東財)及其習題冊

《財務管理概論》(西財)

東奧的會計和財管輕1

筆試

會計題型:單選、簡答、分錄、論述

財管題型:單選、簡答、論述

我在看課本之前先看了鑫全工作室的中財和財管視頻,邊看邊自己總結筆記,對我來說這個方法很有用,後期我遇到記不清的地方時都會翻筆記查找,節約了不少時間。

不推薦沒有基礎的跨考生們一上來就拿著課本硬看,因為效率實在是很低。

在對這兩門課程有了總體上的把握之後,我開始看中財和財管的課本,順便做了中財的習題冊,這兩本書我前後看了三遍,在看的過程中我會把覺得重要的點或者不太熟練的地方標記出來,方便之後複習。

因為怕時間來不及,再加上基礎會計比較簡單,所以我看完中財和財管後才又返回來做了會計學學習指導上的題目。

因為之前聽學姐說去年複試時的筆試很難,考到了不少CPA上的題目,而且今年進複試的人數比上年更多,我就推測今年的題目可能會出的更有區分度一些,所以後期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東奧的輕1。

但西財的複試題型真的是一年一變,今年的複試就像在寫作文,沒有一道計算題,考的也特別基礎,很多人都複習偏了,把重心放在了CPA上。

但不知道下一屆是什麼情況,所以還是建議學有餘力的同學準備一下CPA,就算筆試考不到,面試時也可能會用上,而且也算是為以後考CPA打個基礎,但前提是一定要把基礎知識掌握紮實!

今年的題目絕大部分很簡單,特別是兩部分單選,全是送分題,但還是有許多人敗在複試。我猜可能是他們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看CPA的難點上了,所以你們的基礎一定要紮實,把容易得的分數都拿到手後再去啃難題。

我會計分錄中免稅農產品那一問寫錯了,財管最後一題的「行為金融理論」之前也沒聽說過,但最後筆試也有89分。

我想了一下應該是我簡答和論述題寫的比較多,最後不會的題目也沒空著,寫了CPA書里的一些相關內容和自己的一些理解。

雖然聽學長說老師是按點給分,但還是建議你們如果有時間就多寫一點,畢竟多寫一點就有更大概率寫到給分點上嘛。

會計和財管需要記的點很多,我的方法是自己多做總結,把相關的知識點串起來,把容易混的地方挑出來放在一起記。

我喜歡沒事兒的時候在腦子裡回憶知識點,特別是晚上睡前和早上剛醒的時候,這時候腦子比較清醒,更容易記牢。

你們在備考時可以有意識的感受一下自己效率較高的時間段,將整塊的時間用來系統的學習重難點,零碎時間可以思考一些小問題或者回憶知識點。

面試

專業面:小組派一個代表從會計、財管、審計中任意選擇一類抽一道問題,沒有規定作答順序,自由發言但不能討論。

在面試前的等待時間裡小組內要商量好選擇哪一類題,我們組選的是會計,抽到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

我專業面得分比較高,可能因為我是我們組第一個比較全面的回答出這個問題的,而且我還答了CPA里合併財務報表中長投的處理方法。

所以我建議你們把握好答題的機會,可以帶上紙筆,理清條理後就早一點回答,大膽一點,盡量多說,不要出現一組人都無話可說的情況。

還有就是要盡量放鬆,我就是因為緊張有好多內容都沒想起來,當然這也說明我掌握的不夠紮實,存在題目會做但用文字表述理論時不夠全面的問題,你們備考時可以有意識的練習這方面內容。

英語:老師直接問每人一個問題,分別作答。我們組抽到的有:未來五年的打算?會計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後的工作打算?

我們組都是跨專業的,所以老師沒有問到專業問題,聽其他組的同學說如果是本專業的學生,老師可能會問一些簡單的概念解釋型的問題。

回答問題時可以多說幾句,只說一句的話老師可能會追問其他問題。

政治:像專業面一樣,小組抽題回答同一題,我們組抽到的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老師在政治方面不會為難大家,當時看我們都沒什麼話說就又問了我們關於十九大的問題。

提醒篇

我在備考過程中走過不少彎路,也得到了許多教訓,在這裡給下一屆考生提個醒。

目標院校的選擇

因為近兩年都是分省閱卷、統一划線,所以不同學校間的比較不能只看複試分數線。

像今年西財分數線220,但全日制錄取最低是239分。學校的報錄比、初複試比重、複試科目及難度以及地理位置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我想重點說的是擬招生人數。今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招生簡章上寫的是全日制招18人,因此報名人數銳減,但因為推免人數未達計劃數,再加上學校擴招,最終錄取了100多人,很多人後悔沒報中南財。

其實中南財在初試之前就已經陸續公布了推免計劃人數和實際推免的名單,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只關注學校的計劃招生人數,也要了解實際推免的人數。

最後,選定學校之後就不要再改學校了,把精力多用在複習上。建議大家一定要選擇自己最想去的學校,這樣在備考過程中才會充滿嚮往和動力。

千萬不要因為哪個學校好考就報名哪個學校,考研還是要考名校,而且你覺得好考的學校,別人肯定也是這麼認為的。

跨考生的專業課

建議大家盡量在初試之前把專業課過一遍,不要讓複試拖總成績的後腿。初試前大家可能沒有定好學校,學習時可以先學大部分院校都會考的科目,比如財務會計。

我開始是想要考本校的,初試前看完了本校指定的《微觀經濟學》,結果後來換了學校。雖然無論學習什麼都會有所幫助,但因為時間緊張,所以一定要先看邊際效用大的科目。

心態問題

記得高考前老師就常常對我們說「要把每次練習當作考試,把考試當作一次練習」,王誠老師的課上也常告訴我們要「每臨大事有靜氣」。

越是重要的考試就要有平常的心態,這樣才能穩定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我有兩次心態不太穩的時候,一次是初試結束的那天下午,對答案發現數學錯了4個;還有一次就是初試排名公布的時候,因為高分太多太密,我的排名又恰好處在計劃錄取人數上。

關於心態不穩定的問題,我的解決方法是多鼓勵自己,多想想未來考上時的場景,然後把壓力變為動力,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進行下去。

關於堅持

在備考期間,周圍許多人都說覺得我特別努力,特別能堅持。

但在我看來這都是特別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刻意堅持,因為我對這個專業的興趣能給我足夠多的動力去學習去探索,我能從中得到滿足感,所以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因此,考研前要認真想想自己是為什麼要考研,特別是專業跨度很大的考生。

跨考意味著你要放棄學習了三年多的專業,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與已經學習了三年多的人競爭,好好想想自己有沒有足夠的動力堅持下來。

複習地點&研友

個人建議去周圍人都在學習的圖書館或教室複習。除非自制力很好,否則不要呆在宿舍或者家裡學習。

拿我自己來說,我整個暑假都沒回家,一直呆在學校給考研學生們準備的自習室里複習,效率很高;寒假在家複習,有些放鬆,效率就沒那麼高了。

我沒有研友,因為覺得自己一個人複習更加專註;我周圍也沒有其他考mpacc的同學,所以我的作文都是自己反覆批改的。

是否需要研友因人而異,跟個人性格和習慣有關,但研友一定是要能給你帶來正能量的,你們應該一起變得更好,起到1+1>2的效果。

最後,提醒大家複試報道時一定要早去!趕早不趕晚,如果人數很多最好提前半小時到,去晚了排隊真的會讓你排到生無可戀的(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好啦,不知不覺寫了5000多字,剛結束考研感觸比較多,也是想到哪寫到哪,沒什麼條理,感謝你能看到這兒。

希望這篇文章能多少幫到你,也祝你能在備考過程中收穫更多考研之外的感悟與能力,咱們來年西財見~

考研是一個新的開始,之後的路上一定會有更多更大的挑戰,但我很期待這樣的挑戰。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鼠和狗 的精彩文章:

TAG:老鼠和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