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起跑線》有哪些令人困惑又感嘆的情節?

《起跑線》有哪些令人困惑又感嘆的情節?

「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不僅是我國年輕父母的共同心聲。豆瓣評分達到8.1的印度電影《起跑線》,講的就是一對印度的中產階級夫婦:服裝店老闆拉吉(伊爾凡·可汗Irrfan Khan飾)與太太米塔(薩巴·卡瑪爾Saba Qamar飾)為了讓女兒皮婭(蒂希塔·塞加爾Dishita Sehgal飾)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辦法的故事。

印度電影這幾年在我國可謂是風生水起,從《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再到砍下近13億驚人票房的《摔跤吧!爸爸》,無一不在中國市場得到了熱烈的反響,可謂是叫好又叫座。

《起跑線》主題是批評教育制度,用一種幽默的呈現方式去讓人們思考不公的等級制度,這在國內是不可想像的。不才昨晚也去影院湊了個熱鬧,在此不想劇透,只是作為一個在2012年曾去過印度旅行的人,談談影片中可能讓國人困惑又感嘆的幾個情節。

一、校車

影片開始的時候,出來幾個學校校車的鏡頭。我找了一下當時在印度拍攝的照片,就是這種,上面印有學校的名稱,比如下張照片,是一所公立學校的校車。

印度人口與我國相近(均為13億左右),現在還遠遠落後於我國,但在教育投入與保障上還是很重視的。

二、英語

影片中說,進入精英學校必須在說英語,並且還不讓說本國的印度語。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對話也夾雜著大量的英語,聽起來也不吃力。這要是放在我國,政府怎麼能允許這麼做呢?其實在印度一點也不令人吃驚。自1947年印度獨立,英國人殖民印度190年,英語在印度的流行自然也不會奇怪了。印度汽車與英聯邦國家一樣,是靠左行駛的,跟我們不一樣。影片中,印度的一所公立學校(也就是主角在貧國窟朋友兒子上的學校)的廁所標的也是英文Boy和Girl。印度酒店的服務生,甚至門衛,路上遇到的行人,都會用英文跟你打招呼,所以,在印度旅行沒有語言障礙。

三、牛屎

影片中,皮婭一家為了得到「RET"(精英學校為窮人保留的25%名額)裝扮窮人來到貧民區,女主角下車後一腳就踩到了一堆新鮮牛屎上。看官要問了,街道里怎麼有牛屎呢?我來告訴你,在印度,牛的地位比人還高,牛是神,是不能宰了吃了,印度是沒有牛肉的。牛是散養的,由人供養起來的。

四、洗屁股

皮婭一家人搬入貧民窟後,有個鏡頭是說,男主人上廁所,要女主人拿盆水進來,然後女主人到外面討水,甚至說」討不到水的話只能用報紙擦(屁股)了。」怎麼?印度人不能用報紙擦屁股?還真說對了。

印度總理莫迪近年發起衛生運動,要建100萬座廁所。印度不是每家都有室內廁所的,大部分人要到野外解決內急。我在印度旅行的時候,對早上許多印度人帶了個小桶到農田等野外去很好奇。導遊告訴我,這些人是到野外解決內急,小桶內裝的是清水,用來洗屁股的!但必須是用左手洗,右手是用來吃飯和跟人握手的!

五、臉書

皮婭一家人搬去貧民窟時,瞞著高檔社區的左鄰右舍,說他們去歐洲度假。那些鄰居叫他們把旅途的照片發臉書。臉書是個什麼鬼?其實,扎克伯克的臉書(又叫非死不可)相當於國內的微信啥的,可惜近幾年沒有了,沒了。

六、瓶裝水

那個要錄取皮婭的精英學校派出了一位老師到皮婭家實地調查,看看皮婭一家是不是真的窮人。他發現了幾瓶瓶裝水,然後判斷皮婭一家不是真窮人。

為啥呢?因為印度水質很差,自來水根本不能飲用。我在印度旅行的時候,導遊反覆叮囑我們,不得用自來水燒水喝,只能用瓶裝水,一喝就會拉肚子。

影片中,這樣一瓶500毫升的瓶裝水說要20盧布,相當於如今2塊人民幣(2012年時,6.5盧比兌1元人民幣,今天是10盧比兌1元人民幣),也是印度當地窮人負擔不起的。

今天就聊這些,下次我向各位親們介紹印度風光和習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山玩水走遍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遊山玩水走遍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