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魂與膽——李可染的山水深情

魂與膽——李可染的山水深情

「可貴者膽。所要者魂」,李可染先生談過的許多有關山水畫創作的精闢言論,都是從長期探索實踐中所凝練的肺腑之言。人們愛李可染的畫,愛其獨創的形式,愛其自家的意境,更愛他寄託於祖國河山中的深情。

李可染是二十世紀中國傑出的山水畫家。其山水畫早年取法八大,筆致簡率酣暢,後從齊白石習畫,用筆趨於凝練。50 年代以後的作品,藉助於寫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線性筆墨結構變為團塊性筆墨結構,以墨為主,整體單純而內中豐富,濃重渾厚,深邃茂密。他從范寬、李唐、龔賢、黃賓虹等古今大師那裡汲取了朴茂深雄風格的營養,又取材於江南與巴蜀名山大川,因而在他的畫中融鑄了南方山川的幽秀與他本身醇厚的北方素質。從總體看,李可染的作品充滿了感 性的真實。自明清以來傳統繪畫愈漸程式化,以至於很多文人都在思索「國畫」的出路,這樣的傾向在李可染的作品上看到補正和突破,且與五四運動以來注重寫實的文藝思潮相一致。

李可染 高岩飛瀑圖

設色紙本

1987年作

129×68cm

著錄:《李可染畫集》,第153頁,外文出版社,1997年。

估價待詢

高岩飛瀑圖 局部1

李可染在1987年前後曾經作過多幅《高岩飛瀑圖》,基本上是同一題材,同一構圖,表面上看似曾相識,但仔細觀之,筆墨又差別甚大。關於這類題材畫作的緣起,李可染在此作中稱:「吾國繪畫基於用墨,歷代匠師嘔心瀝血,墨水交融千變萬化,臻於神境。杜甫所謂『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神應泣。』石濤和尚題畫句云:『墨團團里黑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極言墨韻之美。此中堂奧,門外人不易知也。」可見畫家是在對於「積墨法」進行深入研究。

高岩飛瀑圖 局部2

畫面為典型的李家山水構圖,以平行的視角觀之,山巒峻厚,林木蓊鬱,瀑布飛瀉。主體山川高大巍峨,頂天立地,置於畫面正中,山石的外輪廓呈幾何狀,層層推遠;山石左側沐浴於光照中,右側則處於陰影里,山下的樹木以重墨畫出,與山巒的陰影處連成一片,以此襯托瀑布;一道細長的流水從遠處的高原蜿蜒而至,彙集在山谷中形成瀑布,傾斜而下,在峽谷深處又被零落的山石分離成數道水流。整幅以積墨法畫出,山的背陰面和山谷是最濃重之處,山谷中的瀑布又是最亮之處,但並不突兀,而是通過水墨的層層烘托減輕了「黑與白」的強烈衝突,左側與右側山巒的受光面亦與瀑布相映襯,使濃墨與留白造成的刺激感最終統一在整體的色調中。從此圖可見,李可染晚年更加重視形式語言,既筆墨的抽象表現力,將其與西畫中的明暗處理法相結合,作品具有奇異突兀的美感和鮮明的時代氣息。

李可染 灕江勝景

設色紙本 鏡心

68×45cm

展覽:「第四屆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2年5月。

著錄:《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集》(四),第24頁,保利藝術博物館,2012年。

RMB:18,000,000-22,000,000

灕江勝景 局部1

李可染創作於1962年的《紅色灕江》江似明鏡,山如紅玉,帆舟如龍,一片夕陽下的江南美景,使無論是否到過灕江的觀者,都有一種真切的感受,覺得畫得很像,有身臨其境之感。但李可染的灕江山水畫並不是真實的灕江。拿著李可染的灕江山水畫去灕江按圖索驥,就會發現在灕江找不到李可染所畫的地方。但是,李可染的灕江山水畫又是在他多次到實地寫生之後而成的。這是因為李可染的灕江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他對灕江多次遊歷後的感受和理解,是從多角度觀察灕江後的一種感覺、一種思考、一種升華、一種「我」與「物象」的統一,是一種對灕江的意象。正如他在題跋中所說:「吾在灕江曾見此情境,茲化自家筆墨寫之。」

灕江勝景 局部2

此幅《紅色灕江》的特別之處更在於其用色,由於描繪的是夕陽下的景色,他大量使用赭石、朱紅,讓整幅畫籠罩在火燒雲般的絢麗色彩中。這正是此作不同於其創作的大量青綠、水墨的灕江題材之處,大面積的紅讓人不禁聯想到他創作於1964年的經典之作《萬山紅遍》。而《紅色灕江》中描繪江面的透亮手法,又使得其較之《萬山紅遍》更加輕鬆靈動、有呼吸感。

李可染 五牛圖

水墨紙本 鏡心

68×135cm

RMB:5,500,000-8,000,000

五牛圖 局部1

此畫創作於1985年,是年李可染在其《水牛贊圖》中云:「回憶當年郭老與吾同住在重慶郊區金剛坡下,吾始畫牛。」故其畫牛應始於1940年代,而諸如此畫,以五牛或九牛組合的構圖樣式則出現在其1980年代中期以後的作品中。李可染對牛有特殊的感情,不惟其童年時期村居生活的印象,金剛坡時期農民房中近距離的觀察,甚至在1980年將其畫室易名為「師牛堂」,可染最為注重的還是牛的精神象徵,誠如此畫中的題跋,是畫家不厭其煩重複的語句,亦成為其藝術人生的座右銘。

五牛圖 局部2

畫中五牛各具神態,妙趣橫生。牛的造型簡練概括,以水墨層次和韻致的變化寫出牛的結構和質感,準確而精到,尤其是脊椎處以重墨留白的方式體現出牛的倔強性格,牛鼻處水氣氤氳的感覺,為可染對牛獨有的體味,小牛則純以淡墨寫出,憨厚可愛,愈發襯托出老牛的蒼老剛硬。上方題跋佔去畫面過半,其排列組合方式及朴茂沉實的用筆增加了畫面整體行氣的連貫性,亦使畫面呈現出一種書寫意味和抽象美感。

李可染 灕江山水

設色紙本 鏡心

69×49cm

說明:陳志敏舊藏

RMB:2,200,000-2,800,000

灕江山水 局部1

灕江山水 局部2

李可染 巫山煙雨

水墨紙本 鏡心

68×43cm

來源:作品由李可染家屬提供。

展覽:「可染墨韻——之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4月。

著錄:《可染墨韻——之精品展》,圖30,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4月。

RMB:3,500,000-4,500,000

巫山煙雨 局部1

巫山煙雨 局部2

李可染 蜀山春雨

設色紙本 鏡心

83×50cm

說明:

1.原日本華僑總會會長陳礝旺藏品。

2.附李小可證書,有藝術庫編號LKRAF-L-00754。

RMB:4,800,000-5,800,000

蜀山春雨 局部1

蜀山春雨 局部2

此幅作於1980年,乃寫昔年舊稿《蜀山春雨圖》,因「舊作不知流落何處,茲憑記憶重寫,與舊作不能盡相同矣。」雖為寫蜀山,但從畫面的格局看,此圖與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系列頗有相似之處,均以紅與黑的對比構成強烈的畫面效果。李可染的山水畫在20世紀70年代前後風格丕變,其山水形象或而氣勢撼人,而又樸實近人,尤以設色濃烈、用墨沉厚而著稱,故而別開生面,有「李家山水」之譽。此幅為其這一時期的代表作,畫面飽滿,巨峰高聳,氣勢博大,有高山仰止之感。全圖以積墨層層積染,用筆老辣厚重,將蜀山的黑重濕潤與桃花的紅艷嬌嫩結合起來,毫無衝突之感,而是相得益彰。與此同時又吸收西洋繪畫對光影描繪的優長,形成迥異時流的自家氣派。李可染晚年的山水走向寫意化與詩化,從此圖中頗可見之。

李可染 杏花春雨江南

設色紙本 鏡心

66×44cm

RMB:3,600,000-4,200,000

杏花春雨江南 局部1

杏花春雨江南 局部2

「杏花春雨江南」,出自元代江西撫州人虞集所作《風入松》:「……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金字泥緘。為報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絕妙好詞,自然風韻。其中杏花、春雨、江南六字,有地點,有時節,有景物,融合寫實與寫意,達到了詩中有畫、景中有情的妙境。1954年,李可染與張仃、羅銘赴江南西湖孤山寫生,得稿《雨亦奇》,此後便因勢利導,創作出許多江南雨景作品。「杏花春雨江南」恰是在數次江南寫生基礎上結合「胸中實景寫之」,自嘆「不屈此意境也」。因而成為他最為鍾情的繪畫題材之一,「惓惓情深,不能自已」。這幅李可染1961年北戴河休養期間的創作。以水墨、粉紅為基調淡染成氤,一派煙雨迷濛、杏花繽紛的江南春天景象。近處黑瓦白牆的稀落村居,爛漫杏花環護籠罩其間,江水蜿蜒而上,水村盡頭是蔥黛空靈的遠山,杏花、村落、遠山、水牛、牧童巧妙排置,婉然清麗,濃釅如酒。全幅純濕筆淡墨,甚至淡至水痕,也是可染70年代淡墨積墨法的先聲反映。傳統的古詞新畫,當下的技法表現,右下方「傳統今朝」的鈐印,當為最好的註腳。

李可染 看山圖

設色紙本 立軸

75×51cm

展覽:

1.「第二屆北京·中國文物藝術品國際博覽會」,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北京電視台主辦,2010年10月22日-25日。

2.「中國園林書畫展」,中國園林博物館、李可染畫院、北京皇家園林書畫研究會主辦,2015年8月1日-23日。

著錄:

1.《第二屆北京·中國文物藝術品國際博覽會——展覽圖錄(三)》,第144頁,2010年。

2.《中國園林書畫展》,第7頁,2015年8月。

說明:馬儀上款。

RMB:1,200,000-1,800,000

此件馬儀上款的《看山圖》在李可染先生的四季牧牛圖系列中尤其精彩,堪稱精品。此件《看山圖》在用筆用墨上與《春牧圖》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不同之處是這隻牛的形體施以較濃的墨塊寫出,但其清新爽朗之氣息絲毫不遜於前作,筆墨層次鮮明,極富韻味。

看山圖 局部1

萬青教授曾總結:「李可染畫牛與前人不同之處,一是他創立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樣式和難以取代的表現程序方法,二是他的作品具有空前豐富、廣闊的意境。」的確,李可染先生的作品都很注重意境的營造。何為意境?先生曾自言:「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粹部分集中的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詩的境界,就叫作意境。」他更進一步說:「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寫景即是寫情。」此幅《看山圖》正是情景交融的生動左證。作者觀察生活細緻入微,故在不經意間,營造了畫中童真、樸實、清新、和諧的詩一般的意境,匠心獨運。足為其牧牛圖系列中的精品。

看山圖 局部1

正如畫中所題「人說江南風光好,牧童牛背畫中行」,一代國畫大師可染先生用他那晚年爐火純青的筆墨,寥寥幾筆,就把一幅牧童騎牛看山的美好景象完美地展現給了我們,能得見如此精彩的畫作,不但為老一輩藝術家為藝術虔誠的態度所感動,為其作品中散發的藝術氣息所著迷,更是我們這代人幸運。

李可染 牧牛圖

設色紙本 立軸

69×46cm

說明:張登堂舊藏

RMB:900,000-1,500,000

牧牛圖 局部1

牧牛圖 局部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先生 的精彩文章:

TAG:趙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