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慈禧最信任的漢臣,日本人對其評價非常高,連毛主席都感到惋惜

慈禧最信任的漢臣,日本人對其評價非常高,連毛主席都感到惋惜

提起大清晚期的這段歷史,往往會令人唏噓不已,當時的清朝已經風雨飄搖,因為國力虛弱,所以很多西方列強趁勢而入,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直到最後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大清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位力挽狂瀾的重臣,可以說是為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至於在此人離世後,慈禧痛哭不已,就連毛主席都惋惜其才,但也有人罵他為賣國賊,他就是李鴻章。

李鴻章年少成名,早年就有雄心壯志,並且在科舉的道路上也是一帆風順,後來由於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李鴻章跟隨曾國藩左右征戰,並且建立了淮軍,為打擊太平天國運動,李鴻章功不可沒。在曾國藩去世後,李鴻章便成為了大清名臣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這是一個好的時代,也是一個壞的時代,既能成就李鴻章,也能毀掉李鴻章。

晚期的清朝已經病入膏肓,李鴻章也學習西方進行了改革,發起了洋務運動,但都效果不佳,並且由於清軍的不斷戰敗,各種割地賠款,李鴻章無疑就成了為慈禧太后善後的人,並且還無怨無悔,所以在聽到李鴻章的死訊後,慈禧太后大哭,在《清史稿》中的記載是「兩宮震悼」,並說現在大局還未定,如果再出現什麼情況,那還會有誰來替她分擔。

要知道,從甲午海戰開始,李鴻章就不斷的替慈禧處理因清軍作戰不利而發生的各種談判,由此也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基本上哪裡有需要談判的地方,哪裡就有李鴻章的身影。面對破敗不堪的大清,李鴻章四處奔波,並戲稱「裱糊匠」,到處為大清修補裂痕,希望大清能夠再延續一段時間。

在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軍再次戰敗,李鴻章作為談判人再次被拉上了談判桌,此時的李鴻章已經70多歲了,因為壓力太大,已經重病纏身,但李鴻章還是拖著病體在列強們之間周旋,並且把之前要求的10億兩白銀硬生生的減到了4.5億兩,並且分39年還清,這就是著名的《辛丑條約》,也是李鴻章一生簽訂的最後一個條約。

在簽完《辛丑條約》之後,李鴻章就因為身體不適,大口的吐血,最終不治去世,大清失了國之棟樑,慈禧失了願意替其背黑鍋的人。由於李鴻章一生簽了太多的不平等條約,所以被很多人罵為賣國賊,但是仔細想一想,這難道是李鴻章願意的嗎?朝廷上下所有人都不願意去談判,那麼大清面對的就是滅亡。李鴻章的一生可以說是為大清無怨無悔,就連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硬是等到了俄國公使不會再去為難慈禧的話後,才安心的閉上了眼睛。

關於李鴻章的評說,世人褒貶不一,因為他的膽小怕事,懦弱無能,所以才會簽訂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於是被人們罵為賣國賊,但也正是這樣的賣國賊,又讓大清延續了很多年。慈禧太后稱李鴻章是「再造玄黃」之人,日本人伊藤博文對李鴻章也是高度褒揚,稱其是大清朝中唯一能夠和西方列強一較長短的人。只是所處的時代造就了李鴻章的不遇,正如梁啟超所說:「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就連我們偉大的毛主席都為李鴻章感到惋惜,稱「水淺而舟大「。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清史稿》等記載,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和珅作為清朝第一大貪官,被嘉慶賜死後,其後代結局如何?
一塊清朝石碑,立於韓國百年,石碑上有七個字,讓韓國人萬分尷尬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