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痔瘡警惕4個癥狀!4大療法清熱解毒、止血止痛、一用就好不複發

痔瘡警惕4個癥狀!4大療法清熱解毒、止血止痛、一用就好不複發

北京肛腸醫院李成德教授

痔瘡是一種尷尬病。俗話說「十人九痔」,男女老少都有發病的可能。臨床顯示,痔瘡在成年人中的發病率接近 50%。

小小的痔瘡讓人坐立難安,嚴重時更是令人痛不欲生;它還容易引發多種疾病,比如貧血,甚至會掩蓋直腸癌的癥狀。但很多人因難以啟齒、不願到醫院治療,延誤了病情。

4個癥狀警惕痔瘡

一旦出現以下癥狀,就應該高度警惕是否得了痔瘡:

1. 肛門不適、潮濕、瘙癢:

痔核黏膜外脫,致使肛門分泌物增多,刺激周圍皮膚引起肛門不適、潮濕不潔、肛周瘙癢。

2. 腫塊脫出:

來院就診患者大部分主訴肛門脫出腫塊,久立、久蹲或便後明顯,可以自己收回肛門,嚴重者需用手托回納入肛門,甚至腫塊長期在肛門外,不能回納或回納後又立即脫出。

3. 肛門疼痛:

重度痔瘡常合併有血栓形成、嵌頓和感染等,常由無痛的、墜脹感的單純性內痔轉變為明顯疼痛。內痔或混合痔脫出嵌頓和血栓性外痔在發病的最初1~3天,患者疼痛劇烈,坐立不安,行動不便。

4. 大便出血:

常表現為大便時或大便後出血滴瀝不止,甚至有較大量出血,鮮血噴濺到便池內。

火針治療痔瘡

痔瘡火針療法一

取穴:齦交穴。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取分布於上唇系帶的齦交穴,痔瘡患者多可見到齦交穴有一芝麻大小的濾泡,將其常規消毒,火針燒至白亮,快速點刺該濾泡,濾泡不明顯時點刺踉交穴,常規消毒,以防感染。隔日1次,3次/療程。

按語:採用火針點刺踉交穴或濾泡處,應燒至白亮快速輕刺,點到為止,不可過深或過淺。

痔瘡患者多在上唇系帶或齦交處能找到圓形或長圓形的濾泡,採用火針點刺,是由於齦交屈督脈,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及「病在上者高取之」的取穴原則,起到「斷其源,截其流」的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治療目的。

痔瘡火針療法二

取穴主穴:阿是穴、長強、會陽、承山、二白。濕熱下注配陰陵泉、商丘;脾虛氣陷配百會、足三里。

操作方法:充分暴露痔核,嚴格消毒後,將粗火針在酒精燈上燒至白亮,快速在母痔3點、7點、II點三個方向各刺一針,以阻斷痔內血源。然後根據痔核大小,在其中心及四周各刺數針,速刺不留針,深度以有抵觸感為宜,即刺到黏膜基底層為宜,若有出血,可待其惡血散盡,自然停止。長強、百會穴消毒後,以細火針快速點剌0.l寸,其餘穴位用中火針點刺0.2~0.3寸。

痔瘡火針療法三

取穴:病灶局部。

操作方法:用平頭火針或三頭火針在酒精燈上燒至通紅,在庤核根部進行灼烙,深度不超過0.3寸,密度5針/cm。隔日1次,3次/療程。

最安全有效治療痔瘡——一步到位

在這裡提醒大家的是,痔瘡是一種很難根治的疾病,以上的火針療法,最好有專業人員進行操作,過程較麻煩。去醫院治療很多都採用手術,但後續有許多人容易複發,治標不治本。有些人很費心力的運用各種藥物進行治療,效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在此,向大家推薦一個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驗方——金方痔樂舒,2009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方源自明代正德年間的黃塔中醫世家,歷經16代的傳承,400多年的精華沉澱,現已成為一種文化的傳承與象徵。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感受這種文化沉澱的力量,此方能夠惠及眾多處於痔瘡纏擾的患者。此方日夜配合使用,可以達到有效消除肛門腫通瘙癢、便秘便血、肛周潰瘍、痔核腫大、脫垂等癥狀的目的。

一般使用一到兩個療程後,癥狀基本可以得到消除,並且不易複發。經過臨床患者的驗證比例,九成以上的人能夠得到恢復。因為此葯是受政府提倡的,所以網上也有,很容易找到。

飲食原則

1. 忌飲酒:飲酒可使痔靜脈充血、擴張,痔核腫脹。

2. 多吃些粗糧,如玉米、地瓜、小米、全麥麵粉等,這些食物除了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外,3. 忌飽食:暴飲暴食、進食過飽,會加大痔瘡的發病程度。

4. 要適當地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應注意多吃些含粗纖維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苦瓜、蘿蔔、小白菜等。

5. 忌辛辣:痔瘡患者如果嗜食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生薑等,可促使痔瘡充血,從而加劇疼痛。

6. 孕婦應該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調味品,同時還要養成多飲水的習慣,最好喝些淡鹽水或蜂蜜水,這些都有利於軟化和滑潤大便,防止便秘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熱 的精彩文章:

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癥狀者適用黃芪甘草魚湯
清熱利濕→魚腥草

TAG:清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