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富貴長生,大道文明

富貴長生,大道文明

關於大道文明,曾請教張真人,可扼要解之為「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自然文明體系,非而所謂社會功利文明體系。前者自化化人,後者利益化人。

作者:馬宏宇

博鰲亞洲論壇宗教分論壇媒體見面會祝詞時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天台山桐柏宮住持、浙江道教學院院長張高澄道長幽默地說,「祝福都被大和尚說完了,我就希望大家修好心性,把握自己的生命,長生久視,道法自然,大家好好研究這個」。

如果我們能夠認真體會悟道的話,自然而然想起魯迅先生的根柢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所謂為什麼聽過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如果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成功和幸福不被掩飾,而是放大的宏大敘事結合,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那麼何謂成功?何謂幸福?其實,以道家言之就是:富貴長生

美好生活,從心所欲就是富。

什麼叫富,可以稱之為美好生活,「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一是見了皇帝不叩頭;二是不對別人產生人生依附關係;三是不對外搞勾結,晚上睡的著覺,明明白白做人;四是財務獨立,不為財富所累所物役;五是身心自由,是就是,非就是非。這就是富,就是從心所欲,但美好生活。

現階段,每個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都有矛盾,但可以在《道德經》中找解決矛盾的方法:「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則從心,儉則從身,身心相連,富足而有尊嚴的生活,奮鬥者尤為可貴。

奮鬥度己,無量度人就是貴。

什麼是貴,可以說是貴在尊重。人到一定階段,被社會所尊重,並非尊重你的身外之物,不是尊重你的官銜,而是追求你本身的所作所為,能夠幫助許多人,人家從內心感念你、感謝你、感激你,日積月累形成的一種尊重。

如此之生,何以不貴乎?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說明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而且始終處於一個危險狀態之中,所以要求人們「深根固蒂」,追求「長生久視之道」。

富足而堅持奮鬥,貴生而活在當下,道家之「不說」,實則不去思辨,唯以生存智慧啟迪: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大道文明,得一而生,是謂長生。

什麼是長生?就是深根固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這個根蒂就是道。用《道德經》的話語體系講,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所謂天地萬物侯王,都有自己的「一」,不偏離自己的生存與發展軌道,就是道生一,也可稱為大道文明,即「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自然文明體系,非而社會功利文明體系。前者自化化人,後者利益化人。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不止一次強調:活下去,永遠是硬道理。「對華為公司來講,長期要研究的是如何活下去,尋找我們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活下去的基礎是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然結果是利潤的獲得以及企業的發展壯大。這是一個閉合循環。」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也就是說,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後面,反而能贏得愛戴;把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我們人一生所求,無論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無非就是富貴長生;人類生於地球村,無論是義利合一還是事業永續,終究還是命運共同體。從人到人類,從文明衝突到世界秩序的重建,有國之母可以長久,綠水青山謂之自然。

富貴長生,大道文明。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璞瑅智庫 的精彩文章:

TAG:璞瑅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