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源的成功理應是什麼樣子?

開源的成功理應是什麼樣子?

題記

我們該如何衡量開源的成功?作為個人,能夠主持開發全世界最流行的軟體項目是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作為公司,既能獲得人們在道德上的讚揚,還能收穫不錯的經濟回報。其實這些都是開源項目成功之後帶來的副產品。但是回歸到軟體項目本身:最主要的軟體項目生成出來,有大量的用戶使用,流行程度極高,而且還需要有大量的支持者(開發者、維護),以及健康發展的社區和項目。

這次我們就談談開源的成功,它本來的樣子。

作者 | 適兕

來源 | 公號:開源社

適兕李建盛

李建盛,網路 ID:「適兕」,開源信徒,十餘年Linux和虛擬化相關的開發和管理工作,目前在 QingCloud 擔任產品經理一職,曾經服務過的公司有紅旗 Linux、雲端時代等,也曾任 InfoQ 中國開源專欄主編。開源社執行委員會成員。博客作者、Linux 愛好者、偶爾寫寫 Python 程序、開源文化佈道師、技術翻譯、開源之道主要作者,分散式系統、雲計算普適的死忠粉,熱愛讀書和健身。

GIF

接下來由我跟大家分享一個主題:「開源的成功理應是什麼樣子?」,其實這是我近期的一個思考,或者是我兩年多以來做開源佈道,以開源信徒的身份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的一個思考。

演講背景介紹

我遇到過很多人,他們來自企業或者社區,我偶爾會問一個問題:「開源怎麼樣算是成功?」90% 的話題只聚焦到兩個字,賺錢。這就會讓我們反問,我發現好多維度,其實錢只是一種維度。

賺到錢就等於成功了嗎?

或者你沒賺到錢就不等於成功嗎?

或者你看到的成功是你所看到的表象嗎??

這也是我的一個思考,開源需要更加立體的方式去思考,所以說我們今天是一個很開放式的,我自己沒有什麼內容,只是把我看到的和我跟各式各樣人去溝通得到的一些結論。

大家可以現在在大腦里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想像中的開源是什麼樣子?你可以描繪一下,你想像的某個人、某個公司,還是某個項目,還是你解決的某個問題,或者某一項社會上的內容,如果你有好的 idea,希望你會後跟我反饋一下。

請允許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開源,什麼是成功?如果你是一家商業公司去做開源,我們會有很多任務,如果你有任務的話就需要有一個目標,如果我們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是最好的。下面我就把我所看到的東西跟大家分享一下,包括從企業的視角、個人的視角,甚至再提高一個層次,從整個社會或者是人類進化的角度去看開源。回歸到最後,還是一個目標,它總是有一個衡量的基準,我列出了幾個點。最後就是給大家一個很開放式的幾個特徵,開源的成功有幾個特徵。

個人標榜

我寫了十幾年的博客,從技術到開源到各種方法論,原來都是在牆外,現在不得已開了一個公眾號,大家可以掃一下關注。

我現在在一家叫QingCloud的公司做產品經理,也幫助公司推廣開源。

開源之道定位的內容涉及的方面比較多,除了計算機技術之外的,包括心理學、認知、社會等等,歡迎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提出來。

到了剛才我給大家出的暢想題,你想像中的開源是什麼樣子的。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這是比較抽象化的,定位到具體現實當中。我們想像當中的開源一定是有那麼多人開始在一個屋子裡討論,比如說在北京現在有一個叫 Ceph 亞太高峰論壇的會,幾千人都在眾星捧月,熱鬧非凡。其實,Ceph 的背後有很多艱難的歷史,我們看到 Ceph 的代碼,從 2003 到 2013 年,十幾年如一日,都是 Sage weils 一個人在貢獻代碼,一個人走下來,其實開源是一個很苦很苦的事情。你現在回顧開源的歷史,開源已經有 20 年的歷史了。今年是開源的 20 周年,它走過了很多艱難的歲月。

有哪些成功的開源項目?

成功是什麼呢?當然賺到錢是一個很大的維度,但還有為這個社會或者為人類的協作溝通達到的貢獻,我這裡列了幾個開源項目,這個 Apache 不是 Apache 基金會,而是佔據了全球 60% 市場的產品。還有 CentOS、 MySQL、Git,開發者影響了世界,包括法律界、政府界等等,它改變了人類的協作方式。還有 Hadoop、GNOME、Docker 等等,很多很多,這些都是非常非常成功的項目,我這裡沒法列出全部。

畢老師作為知識產權界、法律界的人士,已經做過分享,我們現在所有的事情都避不開開源,這個開源成功了,但是是非常抽象的一個成功,你不知道它要落到什麼地方。

在正式開講之前,給大家介紹一本書,有誰讀過這本書?建議沒有讀過的一定要讀,這本書是《THE CATHEDRAL & THE BAZAAR》。它最大的厲害之處在於 Linux 操作系統,我們大家很好奇,操作系統作為一個這麼複雜內容的工程,居然全世界沒有人給它錢被開發出來了,最後也是這樣一個好奇心驅動著把它撿起來,如果所有人參與到這個裡面,bug 可能就很少見。比如開發者是通過自己的興趣去做的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其他的干預等等一系列,他列了十幾條。20 年之後我們再看這個理論,它究竟是完善了還是沒有完善。

圖片來自豆瓣

企業視角探索成功之道

接下來我們看一個企業視角,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第一個介紹的就是紅帽公司,它也是目前最成功的利用開源做生意的一家公司。你從一個歷史的角度去看紅帽,它從2004年開始做商業化,最後創新性的做了訂閱模式去賺錢,一直到現在成了開源裡面的巨無霸。如果你在企業級裡面做開源繞不過紅帽所有的項目, Linux、OpenStack、OpenShift、Ceph 等等一系列企業級軟體,它現在是開源界的巨無霸,繞不過去。最初紅帽的生意是來自一個媒體雜誌,他的理論很簡單,蕃茄醬為什麼會做成功,或者說礦泉水這種模式,像這樣一種模式擴展到現在。它現在的第三任 CEO 寫過一本書叫《開放式組織》,它現在發展成了一家創新性的公司。這個人是航空背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紅帽所有的項目都是自己玩社區,只有極少數託管的基金會,好多社區都是它自己去用的。這是為什麼?

GIF

再來看看微軟,我一直好奇了三年,今年基本上把這個事情看得比較透了,就是我們早期的開源人士跟微軟是敵對的,認為它是對知識產權的一種損害,但是從 2014 年微軟轉向非常迅速,原來我們是對手,但是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2014 年在會議上明確表示微軟愛Linux。我一直在琢磨,我今年讀了他的這本書《Hit Refresh》,他是一個商業天才,對同理心換位思考的能力超強。他做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決策?就是我說的這句話,這是我摘出來的另外一句話,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什麼呢?這跟剛才劉艷華老師講的是一樣的,就是你要基於開源做產品,或者做服務,你的雲計算里的產品和服務是不分家的,如果大部分是開源的話,你的用戶和租戶要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你的開源能力。比如說他為什麼相信這個 OEM 廠商?微軟就是靠著巨大的勇氣三年完成了華麗轉身,在今年的 GitHub 開源貢獻者調查里,它的貢獻度是全球第一。好多原來開源界的東西都在轉變。

GIF

再講谷歌,這兩年在雲計算和 AI 裡面它是遙遙領先的。你要是從很早開始去看谷歌支持開源的時候,我記得在 2008 年,谷歌還在北京開了它的全球開發者大會。它做了一件事情,叫 GSoC,國內的學生參加這個相當相當少,我只見過一個,就是大學生利用暑假去為開源項目貢獻代碼。今年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新聞,今年是有史以來谷歌最大規模的 GSoC。

這裡面有兩個很重要的概念,一個就是AI 的民主化,技術這玩意從一個很高端的東西到商業化賺錢,民主化很重要,Windows 當年也提出PC 民主化

企業視角,當然企業還有很多擁抱開源,我只是舉了幾家典型的廠商,他們的成功是怎麼樣的,他們做了什麼事情。

個人視角探索成功之道

如果你是個人視角的話,我們有一些很高的個人英雄,比如說自由軟體的教主。回顧一下 80 年代他發出的聲音,你會發現開源其實是對宗教妥協的一個成功。還有就是不管作為開發者也好,你參與貢獻怎麼看,我個人的成就,我能養家糊口等等。目標還是比較明確的,比如我喜歡寫代碼,如果你說你是一個善於跟人溝通,喜歡組織會議,那你去組織會議。個人視角不用多談,這個是囊括的。

基金會視角的成功

然後我們再談談基金會視角,看一下Apache,Apache 最初 1996 年的時候是一個修修補補的伺服器,當年六七個人,到 1999 年成立基金會,以完全公益性服務於全世界任何的組織。這麼一個公益基金會發展成現在,我去年做過一個他們的報告解讀,它現在有 300 多個項目, Aadoop 的生態幾乎完全就是 Apache 的。現在毫不誇張的說,它是軟體世界的中流砥柱,現在你做一些應用,尤其是 Java 的、大數據的還有一些框架根據繞不過 Apache。Apache 最大的用戶在中國甚至超過了北美,這個具體的原因我還不是特別清楚,但是這是根據它官方發出的文檔的統計。

Apache 基金會算不算成功呢?再看一個,剛才的 Apache 基金會在美國註冊的基金叫 501C3,完全非營利性的組織。

GIF

再看Linux基金會Linux 從 LSB 發展成一個大帳篷,所以說你可以看到它的財報是不完全公開的,前兩年發布了 2017 年的財報,跟 Apache 的財報對比一下,完全沒法看,Apache 的伺服器用了多少度電、花了多少度錢都可以看出來。現在 Linux 基金會是大帳篷下面又發展的新的基金會,都屬於這個大帳篷下面的子基金會。它也發了一些很多面向企業的組織,因為它是收企業的會費。 Linux 基金會算不算成功呢?你從一個基金會的角度來說,它孵化了很多成功的項目。

社會視角

我們再看社會視角,畢老師剛才講過,你現在拿到的自己的手機、你所用的電腦,包括你後端用的服務,幾乎都繞不開開源這個軟體。換一個角度來講,它就像我們現在的公共基礎設施一樣,或者是道路和橋樑,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補充。

剛才劉老師提到OpenSSL,其實在開源裡面的安全這幾年發生幾個大事,OpenSSL 時間伺服器面臨的問題是後繼無人,現在的維護者是一個即將退休的教授。

衡量開源成功的標準

衡量開源成功的因素,第一解決了實際存在的問題,有很多人在使用,很受人歡迎,後勁很足,得到社會廣泛的支持,我們可以跳開軟體,比如說維基百科為什麼能得到很多人幫助。微軟當年也做過百科,百度現在也有百度百科,你會發現他們現在都是後繼無力的。

最後總結一些特徵,首先是技術的民主化,它具有普適性。即使有一部分是為了錢,但是大部分還是通過興趣去做這件事情,而且我一定要把這個東西解決好,為了把事情做好而做好的這種匠人精神,這個在開源裡面是非常非常難得的。我們這個世界很多都是因為這樣的人去改變的,還有完全是分散式的,獲得尊重完全是靠實力,而不是一個抬頭。早發布、快速迭代、快速淘汰,開源項目 95% 以上是失敗的。

最後,我們可以暢想一下未來,我這裡列舉一個 MIT 實驗室主任寫的書,在未來的社會裡你需要幾大原則,你會發現跟開源成功的東西會非常像。比如說違抗優於服從,在開源裡面,如果有命令一定有違抗,而違抗的東西可能會在快速迭代中生存下來。還有就是指南針優於地圖,你在開源成功裡面會很難發現有人給你明確地划了一些東西,它沒有地圖,只有一個不那麼準確的指南針。

GIF

總結

總結一下,開源從小眾的、一小部分人的愛好,走到了扛起世界發展的頂樑柱,確實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就像瑪格麗特說的,這個社會是由小部分人改變的。20 年之後的今天再看,回顧了上述所有的事情,換一個不同的視角,包括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站在這裡也是開源的功勞。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純潔的微笑 的精彩文章:

D輪融資1億美金,6億美金估值,3位計算機學霸如何帶領海歸團隊創造業內神話!

TAG:純潔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