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飛行員到底會不會在對手跳傘後將其射殺?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做法

飛行員到底會不會在對手跳傘後將其射殺?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做法

在戰場上與敵人生死相搏是一個士兵被賦予的責任,同時也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尊重。因此,自有了戰爭的那刻起,戰場上相見的雙方士兵都會竭盡自己的所能去擊殺對方,但有一個戰場卻比較特殊,它講求所謂的「騎士規則」,而這個戰場便是遠離陸地的空戰。

戰場上的生死相搏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空戰誕生於一戰期間,說的再詳細點則是起源於英德兩國。當然了,那時候能駕駛戰機的大多是兩國的貴族,而身為貴族的他們大多擁有騎士風範,因此,在空中交戰時,英德兩國的飛行員都默契的制訂並遵守了所謂的「空中騎士規則」,即不辱罵對方,更不能在對方因戰機損毀而跳傘後將其射殺。

一戰時的空戰

不得不說,在殘酷的戰爭中,這個所謂的「空中騎士規則」還真的挺溫情。然而,到了二戰時,這個規則並不再被認可,因為二戰時很多國家都有了空軍,並且並不是所有國家都信仰所謂的騎士精神。於是,在殘酷的空戰中,不同國家的飛行員,或者是不同的飛行員,對一戰中的「空中騎士規則」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蘇德戰場

蘇德空戰

德國飛行員本是「空中騎士規則」的制定者,但是在蘇德戰場上,他們面對的是兇悍而且不講騎士精神的蘇聯人,於是在雙方都殺紅眼的情況下,德國飛行員也不再講求「騎士規則」,而是會以牙還牙的射殺跳傘的蘇軍飛行員。蘇軍飛行員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據一名當時的蘇軍飛行員記載,當一名與之交手的德軍飛行員跳傘後,他毫不猶豫的按下了射擊手柄,狠狠的將對方射殺。

中日、美日戰場

英德講求騎士精神,日本則信仰所謂的武士道,但是日本的武士道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一旦上了戰場,日軍的殘忍本性便會展露無遺,在空戰中依舊如此。在中日戰場上,日軍飛行員射殺我們中國已經跳傘了的飛行員的記錄可謂數不勝數,如1938年2月的漢口上空,中國飛行員楊吉恩在返航途中遭日機伏擊而不得不跳傘,卻被日軍飛行員殘忍射殺。

自殺式襲擊是二戰日軍飛行員的家常便飯

在美日戰場上,也有日軍飛行員射殺跳傘的美軍飛行員的記錄。美軍為了以牙還牙,其太平洋戰場的空軍司令部也鼓勵美軍飛行員們射殺那些已經跳傘逃生的日軍飛行員。

美德戰場

空戰王牌埃里希·哈特曼

德國飛行員制訂了「空中騎士規則」,而美國也一向講求人道主義,兩者似乎是不謀而合。因此,在一些交戰中,美德飛行員都會默契的遵守所謂的「騎士規則」,即不射殺已經跳傘了的對方。而這其中最著名的則數世界頭號王牌飛行員埃里希·哈特曼與美軍飛行員的一次空戰事件了。埃里希·哈特曼曾經回憶道:「在一次空戰中,8架美軍的P-51「野馬」圍住了已經跳傘的我,我原本以為自己會因此被射殺,但美國飛行員朝我打了一個手勢後便調頭飛離」。可見,在一些戰場中,美德飛行員對「空中騎士規則」是比較認可的。

英德戰場

英德不列顛空戰

英德皆是「空中騎士規則」的制定者,因此在二戰中,雖然雙方都想立刻掐掉對方,但在一些戰場,雙方還是會默契的遵守著這個規則。而這其中也流傳著一個比較感人的故事,在一次空戰中,一名叫布朗英國飛行員所駕駛的飛機被德軍炮火擊中,自己也身受重傷,更糟糕的是,一架德國戰機正在朝他駛來,不過德軍飛行員並沒有開火,而是示意他降落,但布朗卻拒絕了,德軍飛行員於是只好調頭離開。

布朗與弗朗茨45年後相聚

二戰結束後,布朗一直在尋找那名放了他一馬的德國飛行員,在苦苦尋找45年後,他於1990年通過一家報紙找到了那名德軍飛行員。原來德軍飛行員名叫弗朗茨,弗朗茨告訴他,當年他之所以沒開火,一是他見到了受傷的布朗,他遂不忍開火,二是他的隊長曾告訴過他,不允許射殺一個在降落傘上的飛行員。聽完弗朗茨的解釋後,兩人皆心情非常激動,旁邊的人也對他們的這段情愫所感動。

戰爭歷來都是殘酷的,但這殘酷的過程中也會有溫情的時刻,這讓它與戰爭顯得格格不入,但卻十分彌足珍貴。而關於到底要不要遵守所謂的「空中騎士規則」,估計也只能以飛行員自己對人性的認知程度來決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相公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虎狼秦軍擁有的這項特質六國軍隊都沒有,這也是它掃滅六國的根本

TAG:相公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