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早春地膜馬鈴薯複種秋冬胡蘿蔔高產高效栽培模式

早春地膜馬鈴薯複種秋冬胡蘿蔔高產高效栽培模式

千陽縣位於陝西關中西部,平均海拔782米,無霜期197天,年均氣溫10.9℃,年均降水677.1毫米,四季分明,為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非常適宜馬鈴薯生長,馬鈴薯常年種植面積0.6萬畝。早熟栽培模式多樣,其中地膜馬鈴薯複種胡蘿蔔栽培模式操作簡單,栽培水平高,經濟效益好,栽培面積大,是千陽縣主要的馬鈴薯栽培模式之一。每年2月底,播種地膜馬鈴薯,6月中旬收穫上市;7月上旬整地播種胡蘿蔔,11月上旬胡蘿蔔採收上市。此種栽培模式可實現一年兩熟高效栽培,其馬鈴薯上市早,價格高,胡蘿蔔產量高,效益好,總體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據千陽縣南寨鎮陽坡村2012年調查,進行地膜馬鈴薯複種胡蘿蔔,前茬馬鈴薯可收穫商品薯2800kg,,以每千克2元計,產值為5600元;後茬複種胡蘿蔔可收穫2500 kg,以每千克1.6元計,可實現產值4000元,前後兩茬667m2產值達9600元。為了在大面積推廣該種植模式,現將其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播前準備

地塊選擇 應選地勢較高、土壤疏鬆肥沃、土層深厚、土壤砂質,未種過薯類的田塊種植。

整地、施肥 深耕細耙,達到田平地平、土細、上實下虛。結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牛糞3000kg,過磷酸鈣50kg,硫酸鉀40kg,磷酸二銨25 kg。然後以壟幅80cm起壟,壟高15cm,壟面寬50cm,壟溝寬30cm,膜的兩邊和兩頭要壓緊,破口處用土封住。

品種選擇 選用費烏瑞它、紫花白等適應好、結薯早、塊莖前期膨大快、產量高、大中薯率高的早熟優良品種。

種薯的處理 播種前30d將種薯放在15~18℃散射光條件下催芽暖種,促發壯芽。大種薯在播前4~7d切塊,每個切塊以質量不少於25g、帶1~2個芽為宜,切後用草木灰或干沙土拌薯塊,使傷口收水,防止播種後種薯腐爛。

2 、 適時播種

一般於2月下旬播種。每壟點播2行,播種量一般每667m2為150kg左右,播種密度3500-4000株/667m2。

3、 田間管理

破膜放苗。馬鈴薯出苗頂膜後,要及時破膜放苗,以防高溫灼傷幼苗,放苗在晴天上午進行為好。膜口不要大,以3~5cm為宜,放苗後及時封口,有利於提高地膜保溫效果,促苗茁壯生長。

中耕除草。當苗高3~5cm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封壟前結合灌水進行第2次深中耕;現蕾時進行第3次中耕,並淺培土。

澆水施肥。馬鈴薯苗出齊後,每667m2穴施尿素15kg,現蕾期,要澆薯塊膨大水一次,並結合澆水每667m2再追施碳酸氫銨30kg。

防治病蟲。晚疫病:現蕾後每隔7~10d,用75%百菌清、53%金雷多米爾或64%殺毒礬400倍液噴施2~3次防治。早疫病: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等防治。二十八星瓢蟲:選2.5%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50%抗蚜威2000倍液噴霧滅殺。

4、 收穫

早春馬鈴薯一直在6月中旬收穫上市,此時馬鈴薯價格高,效益好。

1、地塊選擇

選擇排灌便利、土質疏鬆、耕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的砂質壤土或壤土。

2、施肥整地

前茬作物以小麥茬口最為適宜,前作物收穫後,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kg,過磷酸鈣40—50kg,硫酸鉀25—30kg。施肥後及時深翻30—40 cm,揀盡石頭、瓦礫等雜物,作畦待播。

3、選用品種 選用「千川」透心紅胡蘿蔔。

4、種子用量及種子處理

種子畝用量0.75—1 kg,播前要搓去種皮、毛刺,然後晾曬1—2d,再用45—50℃溫水浸種30分鐘,期間反覆攪動。

5、適時播種 千陽縣適宜播種期川道7月上中旬。

6、播種方法 將種子與過篩細土1:10比例均勻混合。

撒播 順畦子均勻撒一個來回,然後用菜耙淺耬一遍,隨後鎮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便於出苗。

條播。用钁頭開溝,溝寬20cm,溝深2—3cm,將混合土的種子均勻順行溜播。然後用菜耙背順溝整平、鎮壓,然後順畦子小水滲灌3次,確保一播全苗。

7、加強田間管理

間苗定苗。出苗後通常應分三次間苗。第一次間苗在子葉展開後,苗高約3—4cm時,破開雙苗和撮苗,株距4cm左右。第二次間苗在2—3葉期,苗高約6—8cm,株距8cm左右。第三次間苗在4—5葉期,株距15cm左右,即在第二次留苗的基礎上再間一留一,保留健壯苗,形成15cm見方,畝留苗2.4—2.5萬。

水分管理。胡蘿蔔種子吸水膨脹較慢,發芽出苗持續時間較長(一般10—15d),通常出苗需灌水三次,即在播後灌一次水的基礎上,以後每隔3—4d灌水。苗齊後至定苗前應適當控制水分,進行短期蹲苗。同時,胡蘿蔔幼苗根系弱小,耐澇性較差,遇大雨時,應及時排澇。定苗後追一肥灌一水,促進葉片生長。胡蘿蔔肉根膨大期是需水肥關鍵時期,應保證充足的肥水供給,以促進肉質根迅速膨大。此時,應避免乾旱缺水和忽干忽濕,防止形成畸形或開裂根。生長後期停止灌水。

科學追肥。葉子生長期以氮肥為主,肉質根膨大期以磷肥為主,適量補充鉀肥。生產中通常在定苗後結合灌水,隨水沖施沼渣每畝450 kg或人糞尿300 kg,肉質根膨大期追施硫酸鉀每畝15kg,噴施磷二氫鉀兌沼渣葉面肥2—3次。

中耕除草。胡蘿蔔出苗後,生長緩慢,苗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易受雜草危害,應及時多次中耕除草,促其生長。

病蟲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應選用黃板誘殺物理防治。每畝地插黃板12—16塊,高出作物30cm,誘粘害蟲。病害主要是葉枯病,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帶出田外深埋,再用高效低毒的百菌清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

適時收穫。胡蘿蔔一般在「小雪」節氣過後開始收穫上市。

保鮮貯藏 有兩種,一是土窯法:將胡蘿蔔收穫後用刀切去生長點和根尖,在窯洞中用土深埋保鮮。二是就地深埋法:將胡蘿蔔葉子割掉,採收一畦留一畦,未採收畦埋土深35cm,防凍保鮮,翌年春季上市。

作者簡介:唐國芳(1977-),男,大專,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蘿蔔 的精彩文章:

家常胡蘿蔔玉米骨頭湯怎麼做?
劉詩詩愛吃蘿蔔乾,鹿晗愛吃棒棒糖,最服氣的就是迪麗熱巴!

TAG:蘿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