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凡爾賽宮——原來可以這樣看》

《凡爾賽宮——原來可以這樣看》

「一周薦讀」欄目希望通過薦書的方式向讀者介紹古今中外的優秀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內容涵蓋藝術、教育學、音樂、電影、文學、舞蹈等範疇。本周介紹的書籍是法國藝術史家——弗朗索瓦·芭布·高爾致力於讓大眾更好地理解凡爾賽宮的《凡爾賽宮——原來可以這樣看》

推薦理由:

孩子們在凡爾賽宮裡所見到的東西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這就使得我們不得不反思三個多世紀以來,凡爾賽宮讓法國甚至整個世界著迷的深刻原因。調查顯示,99%的法國人熟悉凡爾賽宮,55%的法國人參觀過它,因此我們有責任代代相傳並分享我們最為珍貴的遺產之一——凡爾賽宮的美。

——讓·雅克·阿亞貢

(前任部長、博物館公共機構

和凡爾賽民族遺產主席)

翻開書本:

內容簡介:

對孩子們來說,凡爾賽宮是一個嘆為觀止的奇妙所在,那裡是國王王后的天下,王子王孫的世界,國王路易十四,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就在這裡花天酒地,窮奢極欲,同時也在這裡遭受著磨難。驚嘆之餘,孩子們提出了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而此時陪伴孩子們參觀博物館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亦或者是教師,則會需要幫助才能回答這些小好奇的問題。

此書中詳細的導言部分概括了幾個基本的點。什麼叫做城堡?誰建造了凡爾賽宮?凡爾賽宮的宮廷生活是怎麼樣的?參觀時不該忽略的什麼?書中列出了30件藝術作品,增加了讀者對30件重要藝術作品和法爾賽宮及其花園裡遺迹的認識。包括鏡廳,國王的寢宮,王后的寢宮,皇家劇院,皇家禮拜堂,橘園,大運河,大特里亞農宮,小特里亞農宮,往後的小村莊,這些地方對於觀眾來說也將不再神秘。對於沒有去過或者計划去的朋友來說,也是不錯的一本書籍,對於我們了解盧浮宮的歷史以及面貌都提供了很好的有力幫助!

作者簡介:

尼古拉·米洛瓦諾維奇(Nicolas Milovanovic),凡爾賽宮的策展人之一,主要擅長於17世紀繪畫與天頂畫研究。

細細品讀:

凡爾賽宮,這個名字都不陌生,不管有沒有去過,那都是一個值得敬仰的地方!那凡爾賽宮是城堡還是宮殿呢?法文與英文中的「城堡」這個詞都來自於拉丁語「castellum」,它是「castrum」(城堡)的指小詞(如「小桌子」是「桌子」的指小詞)意思是「帶有防禦工事的地方」。路易十三時期在凡爾賽四周挖了一條護城河,由於法文中的「城堡」,還意味著主人的住處,因此,當護城河被填平後,仍然沿用著「城堡」一詞,而宮殿這個詞,則來自於拉丁語的「palatium」,是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宮殿所在那座山的名字,這個詞成為宮殿的代稱,最後成了所有皇帝宮殿的統稱。作為法國國王的主要住處,凡爾賽宮就是宮殿,像聖西蒙公爵這樣的臣子們交替使用著「城堡」與「宮殿」這兩個詞,因此,凡爾賽宮既是宮殿也是城堡。

住在凡爾賽宮裡的人非常多,達官顯貴,按照等級官階或受國王的恩寵程度,入住宮裡的不同房間。宮裡的總管負責分派房間。凡爾賽宮共有430間房,60間在中央主體樓,200間在南北翼大樓,70間在部長大樓的兩翼樓,100間在『大附屬大樓』。房間大小和入住人員非常複雜,要準確估計住在凡爾賽宮裡的人數的確是個很困難的事情。凡爾賽宮房間寬敞,從房間到頂樓的裝修高貴豪華,但大部分房間的居住條件並不是很理想,照明和取暖設備也不完善。

那他們怎麼取暖呢?凡爾賽宮內建有1200個壁爐,在皮埃爾·丹尼斯·馬丁的油畫中就展示了法爾賽宮1722年的景觀,然而壁爐也會帶來許多的問題,比如房間里煙霧瀰漫,雨水也會漏進來,許多大臣為了取暖,添置爐子,爐子是金屬或者琺琅製成的爐子,爐子管道通向壁爐,可以排煙。有些爐子不可避免的也會引起火災,因此,凡爾賽宮發生過好幾起火災,1707年就發生過一次火災。然後是1747年在北翼樓的火災,最大的火災發生在1751年,地點在大馬廄,連續燒了好幾天。

對於凡爾賽宮,這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有趣的好玩的凡爾賽宮的歷史等待你去發現,探索!

外延思考:

在我們對凡爾賽宮充滿好奇之時,可能對裡面生活的人更加好奇,儘管我們知道他們的身份,但我們對他們的生活並不了解!宮廷生活中最為重要的是國王起床儀式。國王起床,在宮廷中是一件非常隆重而排場的儀式,必須按部就班,一絲不苟的舉行。此儀式就是在三個關鍵時間段里安排五批人員,一批接一批的進入國王的寢宮。這三個時辰分別是,國王離開床榻,國王穿上襯衣和國王脫下晨衣換正裝的時候。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每天早上8點半醒來,他的首席貼身僕人,掀開床簾告訴陛下:「是時候了。」這時候國王的首席外科醫生和首席醫師以及王室成員進入國王的卧室。王室成員是從後門進入國王寢宮的,也就是從國王的私人套間的旁邊進入,而國王此時還在床上。國王離開床榻的時候,隆重進入寢宮的禮儀開始。這時是國王洗手,祈禱、穿拖鞋和睡袍和挑選白天戴的假髮的時候,守護寢宮的大軍官和國王挑選的幾個大貴族進入寢宮,國王的剃鬚將兩天給國王花一次鬍子,國王起床的儀式,以首次進入寢宮開始,大管家或國王最親近的王室成員,奉上國王的衣服。國王的司衣僕人,給國王穿衣和配件。國王坐在寶座上的時候,貴族們擁有陪伴國王的資格。國王的一天便從起床開始啦!

那國王最喜歡什麼運動呢?凡爾賽宮的國王們喜好騎馬射狩獵。路易十四每年平均打獵140天,路易十六每年平均打獵190天,即兩天中有一天是用於打獵的。路易十五喜愛狩獵到了痴迷的地步,結冰時節,當一連幾天不能打獵時,他就無精打采。狩獵還按獵物的高貴與否分等級。路易十四喜歡圍獵鹿,鹿是非常高貴的動物,代替了野豬的地位,但在古代和中世紀初,野豬是被賦予特權的動物。路易十四的大兒子熱衷於追殺狼。他的孫子勃艮第公爵喜歡獵捕會飛的小獵物,如猛禽鷹等。路易十四也十分喜歡射殺野雞、山雞,讓獵狗把它們從窩裡驅趕出來。狩獵時一般應該騎馬,但年老的國王會乘坐馬車,還親自趕車,動作還蠻矯健靈活的。獵狗是國王狩獵時必不可少的夥伴,在路易十四時代,撞球小間里還設有狗窩,國王會親自喂他們吃小小的金色圓餅,這些餅還是國王的麵包師做的,國王十分寵愛他們。要求畫師亞歷山大·弗朗索瓦德波特為獵狗畫大幅畫像,國王把狗的畫像放在他收藏的名畫中,放在凡爾賽的私人套間里。「獵鹿隊伍」里聚集了圍獵時帶去的狗群,它們養在大馬廄後面的大獵狗窩裡,裡面可容納300多條狗,為了保證能獵到大量的獵物,在凡爾賽和鹿苑裡還設立了「禁獵區」,它成了凡爾賽所屬的一個地區,在凡爾賽的大公園裡有好幾個稚雞養殖場。

那麼多人都生活在凡爾賽宮,那怎麼區分他們呢?事實上,凡爾賽宮是有嚴格的等級制度的!路易十四國王是等級制的最高層。王子,也叫做「閣下」是國王的長子,排第二位,在他的兒子勃艮第公爵出生後,他稱為大太子。然後是法蘭西的兒子們和女兒們。大家稱國王的兄弟——奧爾良的菲利普、法蘭西的長子為「先生」,稱他的妻子為「夫人」,他的女兒為「小姐」,稱路易十四的叔叔的女兒為「大小姐」,有王室血統的親王排在「法蘭西的孫輩」之後,法蘭西國王的後代都有登上王位的可能。路易十四把他婚內所生的子女,提升到有王室血統的親王的地位上,他們有登上王位的資格(這個決定在國王駕崩後被取消)。繼有王室血統的親王,之後的是公爵和外國親王。在教士中,只有主教的等級和有王室血統的親王相同,他們享有的特權就是在王室成員面前可以坐著坐馬車進入凡爾賽宮廷,這就叫「享有盧浮宮的榮譽」!法蘭西國王被稱為陛下,法蘭西的兒子和孫子都被稱為「王室殿下」,有王室血統的親王被稱為「尊貴的殿下」,主教被稱為「閣下」。公爵被稱為「大人」。

所以在凡爾賽宮,可看見的不僅僅是建築物、藝術品,更多的能體會到法國國王奢侈的生活以及整個法國浪漫的氣息!

作品賞析:

這一次的作品不同與以往的介紹,除了著名的繪畫作品之外,書中作品的選擇集合了鏡廳、國王和王后的寢宮、皇家禮拜堂、皇家劇院等等建築,同時還有凡爾賽宮內的著名傢具如「路易十五的御桌」等工藝品的介紹,以一個全面、立體的面貌將凡爾賽宮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讓·弗朗索瓦·奧本,讓·亨利·里厄澤內

路易十五的辦公桌

它像辦公桌,但又是關著的。

他確實是有一段弧形木板封閉的辦公桌,弧形的部分是用小塊的薄木板組成,而這些薄木板按橢圓柱體而不是圓柱體的一截斷面裁出,看起來就像真的圓柱體。

它有什麼用途?

它的作用是收藏國王的重要文件,因此它的名字就是辦公桌,最關鍵的是它內部的機關構成圓柱體的薄木片可以轉動,轉動辦公桌的鑰匙,向右轉1/4圈,薄木片就疊在一起,圓柱體就打開。四個抽屜就這樣打開了栓。鑰匙向左轉1/4圈,圓柱體就關閉,四個抽屜就上了栓。

但若真要偷國王的文件,可以砸破它啊!

也許吧,但這也是保密用的傢具,最裡面有三個秘密抽屜,可以藏匿最重要的文件,在鋪著綠色絲絨的桌面下面,隱蔽的很好的按鈕能操控機關,使它們顯現出來,這些抽屜有一大塊桌板保護著他,高1.45米,寬1.8米,重450公斤。

誰使用這辦公桌?

他是路易十五製作的。路易十五,對它的設計非常感興趣,國王把它擺在他的私人套間里,傢具旁邊里有抽屜,僕人不用打開圓柱體桌面,就可以裝滿墨水瓶,因為只有國王才有鑰匙,路易十六也使用它,好幾次叫人修理它,拿破崙三世的妻子,歐仁妮皇后是最後一個使用它的人,她把它放在自己的工作間里。

文字:易穎

圖文編輯:陳睿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