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你出門時都需要騙寶寶嗎?5招讓你告別寶寶的分離焦慮

你出門時都需要騙寶寶嗎?5招讓你告別寶寶的分離焦慮

「媽媽走了,你和奶奶吃飯飯,吃完了媽媽就回來了!」「等媽媽下班回來給你買糖吃!」「快看陽台上有隻鳥!」......

這些話很熟悉,小問小時候聽得可多了!媽媽要去上班,小問死活纏著她,不讓她走,她就會變著花樣哄我,甚至偷偷溜掉,從此和她鬥智斗勇,只要她出門我就不撒手,後來意識到媽媽只是去上班,不是不要我了,也就不阻攔了。

你是不是和寶寶也有這樣的經歷:

要出門辦事兒,就哄寶寶馬上回來,結果寶寶任誰都拉不開,哭著鬧著也要死死抓住媽媽的頭髮。有時候寶寶不讓你走,你看著哭得直冒鼻涕泡兒的寶寶特別心疼,於是難捨難分,哭得比孩子還厲害。

這樣會將負面情緒傳染給孩子,將孩子的恐懼放大。而媽媽沒個20分鐘,絕出不去這個家門,既耽誤時間又影響寶寶的情緒。

要麼乾脆、利索地走掉,沒過多久,寶寶就不像之前那樣鬧了,但之後寶寶對你也不再那麼親近。

為什麼孩子不讓你離開?

這得從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說起,懷孕時子宮為寶寶提供了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而當寶寶出生以後,一切都是未知、陌生的。對母親的乳頭和懷抱會產生依戀,0-18個月的孩子會建立起對大人的依賴感。

18個月-3歲是寶寶的探索期,他們的興趣從如何吸引媽媽的注意力逐漸地轉向了周圍的世界。同時寶寶心中充滿了對於未知的恐懼和失去媽媽呵護的不安全感。

尤其是當孩子一旦遇到陌生、有危險的事物,第一反應還是求助於最有安全感、最為依戀的母親,要求不斷地獲取安全感。

因而在要與媽媽分離時,一方面不希望媽媽離開,為滿足自己的依戀需要,寶寶就會通過哭鬧的方式吸引媽媽的關注。因此,給予寶寶安全感,選擇合適的方式告別很重要。

錯誤的告別方式:

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溜走=媽媽不見了

騙孩子「只走一會兒」=媽媽在騙我

陪著孩子哭=媽媽哭得這麼厲害肯定是不要我了

當著寶寶的面,沒有任何告別就走=媽媽不愛我

對於1歲的寶寶來說,短暫的分離可以幫助幼兒更加獨立。孩子仍會受到分離焦慮的影響,在你離開時會鬧一陣——即使只有幾分鐘。

如果娃認為哭鬧能讓你留下來,今後遇到類似情況時還會繼續哭鬧不停。你可能想偷偷地「溜走」,但這樣做也許會令他更加黏人,因為他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就又消失了。

對2歲的寶寶來說,他們會公開表達自己豐富的情感,也許前一秒興高采烈、後一秒就眼淚汪汪,當你要離開時,寶寶會將自己的情緒直接表現在臉上,此時需要媽媽們好好安慰寶寶,而不是覺得寶寶不聽話、無理取鬧。

對於3歲的寶寶來說,常常無法分清想像和現實。小寶寶會認為看不到人,人就不見了,永遠消失了。因此寶媽離開後,每當鄰居或親戚對寶寶說「媽媽上班去了,不見了」等等類似的話,寶寶會信以為真,並且持續地哭鬧以表達自己的害怕和憤怒。

不恰當的做法都會使寶寶缺乏安全感,尤其是頭也不回地直接走掉,孩子感受不到媽媽的回應,更加缺乏恐懼感,甚至對自己產生質疑,容易打擊寶寶的自信心,讓寶寶將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從而變得內向、自卑

要讓寶寶意識到媽媽的離開是暫時的,並不是消失不見,讓寶寶得到了回應和尊重,才能夠加強他的安全感。

怎麼樣離開孩子?

這樣做能夠給寶寶安全感,順利地和寶寶分別:

鄭重地和孩子告別

安撫寶寶的情緒,可以說「寶貝,你是不是害怕媽媽上班,把你一個人留在家裡不回來了?」等到寶寶情緒平靜下來後,用溫柔的語氣堅定地告訴孩子「媽媽只是去上班,等下班後就會回家陪你了,不會不回來的」。明確的告訴孩子,你會在幾點回來。

出門前做一個親密的小動作

安撫寶寶的情緒,可以抱抱他、親親他,增加和寶寶的親密度。選擇讓你和寶寶都感到舒適的動作,讓寶寶養成習慣後,建立一種分別的儀式感。

只要做這個動作,媽媽就是要和寶寶暫時分開了,長此以往寶寶就不會再哭鬧阻攔媽媽出門了。家長們下班回來之後也要給寶寶擁抱,安撫好寶寶的情緒。

兌現自己的承諾

和寶寶約定好下班後和寶寶一起做的事,「媽媽下班後,晚上給寶寶講故事好不好?」或者約定下班回來,給孩子帶一份小禮物,如小餅乾、小玩具。但是媽媽們自己說出的承諾一定要兌現,才能幫助寶寶建立信任感。

保持平和的心態

很多時候媽媽們與寶寶分離也會焦慮,並且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寶寶,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態,即使自己對離別也很難過,不要讓寶寶發現,而是讓寶寶知道,暫時的分別並不是嚴重的事情,寶寶反而會有安全感。

讓寶寶覺得你愛ta

當你回來的時候,要很熱情地跟他打招呼,先全心全意地陪他一段時間再去處理其他家務活工作。當孩子明白你肯定會回來,而且和以前一樣愛他,就會覺得安心。

父母們別只顧著給孩子物質上的付出,而忽視了寶寶精神上的需求。很多時候寶寶並不是在無理取鬧,他只是希望得到你的關注,並和爸爸媽媽建立一種愛的關係。

從生活中各種小細節就能看出寶寶對你的依賴,應該給孩子多一點關心、多一點耐心,小寶寶的世界有時候很窄,有了你就等於擁有了全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催乳師之家 的精彩文章:

千萬別打2歲前和6歲後的孩子,再生氣也不要打,告訴你為什麼!
母乳儲存步驟,「背奶」媽媽必學!

TAG:催乳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