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昌起義的成功,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

武昌起義的成功,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

說起武昌起義,其實他只是革命黨發起的其中一次起義之一,區別就是前面的十多次起義都失敗了,而武昌起義卻神奇的成功了。距離1911年武昌起義最近的一次是1910年的黃花崗起義,那次起義革命黨可謂損失慘重,犧牲的中國同盟會會員將近百人。

黃花崗起義的失敗可以說是給同盟會以重創,革命只看見流血犧牲了,見不到一點黎明的曙光和勝利的希望,因此在那之後,同盟會名存實亡,以趨於渙散。黃興逃亡香港避難,孫中山更是跑到他的老家美國,繼續搞他的革命募捐。

孫中山

而恰恰在看似革命的浪潮進入低谷期的時候,中部重鎮武昌卻燃起了起義的烈火,不過這次起義和孫中山、黃興、以及同盟會沒有什麼關係,完全是另外一夥革命黨人乾的。

1911年9月,位於長江流域的湖北兩個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社負責人蔣翊武和孫武,一起策劃共同向武昌政府發難。這兩個以「興漢排滿,光復舊物」為宗旨的團體名氣不大,規模很小。並且他們的創立完全是和同盟會針鋒相對的,因為孫中山於1910年2月曾說過:「暫行中止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的起義活動。」

鐵血十八星旗

共進會表示很不服氣,同樣都是革命黨,你孫中山搞了10多次起義,除了廣西就是廣東,要不就是雲南這些偏遠省份,死傷無數,仍未取得半點成功,為何就不也能中部重鎮武昌舉行。

於是,1911年9月24日,兩個革命團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10月6日發動起義。可是事情很不順利, 10月9日,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配製炸彈時不慎引起爆炸,使這一次起義動機暴露,蘇武更是臉部被炸得稀爛,狼狽的住進了醫院,這事鬧哪樣嗎,沒炸到敵人,自己內部先開了花。

武昌起義

於是大清朝廷的官軍迅速出動,荷槍實彈地包圍了起義總指揮部,總指揮蔣翊武見勢不妙,迅速逃出城外。這事鬧的,舉事尚未開始,兩個領頭人一傷一走,頓時群龍無首。然而此時對大清國失望透頂的士兵並未作鳥獸散。而是主動出擊,於10月10日晚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與此同時城外的新軍也主動參與,紛紛響應,很快便佔領了武漢三鎮。

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有了湖北這面中部的大旗,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沒想到武昌起義,就這麼忽忽悠悠的成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孫中山對國內發生的如此重大的事並不知情,他甚至難以相信會有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自己為之奮鬥數十年的事,竟一夜之間成了。他感嘆道:武昌之功,乃成於意外。

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為什麼能夠成功呢,看似巧合,也蘊含著許多的必然。

湖北的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在新軍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革命士兵們在起義中發揮了主動性和積極性。 這一點很重要,武昌起義的部隊基本都是清朝自己的新軍。

革命形勢迅速發展,清政府已空前孤立,時機完全成熟。武昌起義的爆發是全國革命形勢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沒有多年間全國各地革命黨人的宣傳、組織工作和前仆後繼的鬥爭,就不會有武昌起義。

孫中山 黃興等

立憲黨人在「預備立憲」的騙局被揭穿之後,也開始分化。部分立憲黨人開始向革命派靠攏。

四川保路運動的發展,為武昌起義的勝利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時機。鄂軍西調,武漢空虛,又給武漢的革命黨人造成了一個發動起義的絕好機會。這是武昌起義之所以能夠比較容易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客觀條件。

湖北有較好的社會基礎。洋務運動後期著名代表人物張之洞,從1889年出任湖廣總督後,在湖北創辦了漢陽鐵廠,還創辦了兩湖書院。近代工商業和近代文化教育的發展,形成新的階級和新的知識階層,建立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湖北新軍」,這些因素在客觀上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社會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文共賞 的精彩文章:

崔顥的《黃鶴樓》到底有多牛,叫大詩人李白自嘆不如
中國最牛的預言,清末小說《新中國》,預言上海開世博會

TAG:圖文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