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指責朱祁鎮 這是一個勇敢的人

我不指責朱祁鎮 這是一個勇敢的人

明朝的江山是推翻元朝的統治,從蒙古人手上奪過來的。自打朱元璋建國北邊的鄰居就沒消停過,雖然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倆足夠生猛打得蒙古人一時半會兒緩不過氣,終究沒能徹底消滅。這游牧民族睡一覺醒來,精神倍增,吃飽喝足繼續他們的老本行。就像一隻蚊子總是跑到耳邊哼哼兩句,讓南邊的大明是煩得要命。

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的馬哈木同志有個好兒子脫歡,他的夢想不僅僅是太師,他的理想是恢復大元的統治,還沒等他做完夢就死掉了,不過他的兒子也先繼承了這一切並成為明英宗朱祁鎮的對手。

這時的明朝處在上升期,少年天子朱祁鎮的領導班子很強勢:三楊內閣。

三楊是楊士奇,楊榮,楊溥。這三人團結一起組成了明朝歷史上少有的名相,他們歷經了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治國安邦經驗豐富。1442年,張太皇太后去世,年事已高的三楊也逐漸淡出政治舞台,這時明英宗已15歲。假如按照正常的發展,英宗至少是個守成君主。

要說三楊有漏,就是漏掉了明英宗的內心世界裡有一個目標,同時也漏掉了一個太監的存在。

仁宣時期,明朝對蒙古的策略發生轉變,主要是鎮守邊塞,互市往來。但是英宗自小心裡就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效仿他那威猛神武的太爺爺朱棣,打得蒙古人滿地找牙。正是有這雄心大志,再加上掌權的太監王振也有建功立業的念頭,年輕的皇帝忍不住激動的心情了。

在「土木堡之變「前夕,明英宗是練過手的。麓川是傣族建立的位於雲南和緬甸的強大的地方政權,雖然征討的過程很曲折,但確實屬於不得不做的大事,這和國體有關,你能容忍別人分裂你的國家嗎?在平息了麓川以後,明英宗就開始了御駕親征蒙古,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這年是1449年,朱祁鎮22歲。熱血沸騰的他期待奮勇殺敵,絕不給祖先丟臉。

歷史是發生過的事情,歷史也沒有假設。但是如果英宗御駕親征成功擊敗對手呢?如果從此以後,蒙古不再危害邊關了呢?我只想說,當我們譴責朱祁鎮時,是否應該想想他也是個熱血青年,他也想為國家效力,他完全可以躲在幕後指揮,勝利了是他的功績;失敗了,有別人殞命。作為一國之君他實在沒必要拿命去玩。

這是一個勇敢的人,他不想庸碌無為,他想為國家掃清障礙。出兵前沒人阻攔,失敗後就不要再指責他了。

飽經風霜的明英宗朱祁鎮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苦難,由皇帝到蒙古人的俘虜,由蒙古人的俘虜到他弟弟的俘虜,再重新做回皇帝。做了天順帝的朱祁鎮30歲了,在他不久於人世的8年歲月里除了殺錯一人外,還做了三件好事。

他恢復了宣宗廢后胡氏的名號,以禮下葬。他釋放了被他太祖爺爺朱棣篡位的建文帝朱允文的兒子建庶人,就是朱文圭。最後一件對後世影響極大,解救了眾多可憐的後宮嬪妃,宣布廢除殉葬制度。

所以我說他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勇敢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回味以往 的精彩文章:

康有為梁啟超為何分道揚鑣
從頭到尾堅持反抗元朝統治的好漢

TAG:回味以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