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之後獨孤家族就突然間銷聲匿跡了,在歷史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唐朝之後獨孤家族就突然間銷聲匿跡了,在歷史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獨孤姓出自劉姓,起源於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後代以獨孤為氏。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於獨山(今遼寧省海城境內)之下,他的後代有尸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傳至六世孫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為獨孤氏。

獨孤氏,一般認為其起源於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部落,原為鮮卑屠各部,"獨孤"即"屠各"的不同漢譯。諸多史籍文獻中說獨孤氏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後裔,"後漢沛獻王輔生厘王定,定生節王丐,丐二子廣、廙,廙生穆,穆生度遼將軍進伯,擊匈奴被執,囚之獨孤山下,生尸利。單于以為谷蠡王,號獨孤部。七世孫羅辰從後魏孝文徙洛陽,初以其部為氏……"等等,他們之中大多數實屬冒充的劉漢宗室,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劉姓沒入獨孤部。

三國時期,中原再次分裂,已由遼西遷居於西北地區的鮮卑民族拓拔部崛起,到西晉時期,屠各部主動歸附於北魏王朝的締造者道武帝拓拔珪,成為後世所稱的鮮卑獨孤部,並與拓拔部貴族世代聯姻,為北魏政權最初的八部之一,也是北魏王朝建立後的三十六部貴族之一。

在獨孤氏族人的後裔子孫中,後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實施的漢化改革過程中大多改為漢字單姓劉氏,有的則改為單字姓獨或姓孤,當然仍有保留複姓獨孤氏的為數不多的分支。目前存在的複姓"獨孤"人口約不足百人,定居在內蒙及境外。

在獨孤家最出名的當數獨孤信,獨孤信容貌儀錶俊美,善於騎馬射箭。初為葛榮部下,葛榮失敗後,投歸爾朱榮。隨孝武帝西行,授爵浮陽郡公。西魏建立後,獨孤信任衛大將軍、都督三荊州諸軍事、大都督、荊州刺史等職,用以招撫被東魏所佔據的荊州的百姓。

當然獨孤信最出名的還是他三朝國丈的身份,他的長女獨孤般若,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謚號明敬皇后。四女獨孤曼陀,唐高祖李淵之母,追封元貞皇后。七女獨孤伽羅,隋文帝楊堅皇后,謚號文獻皇后。在周、隋兩朝都進入皇室,三代都為外戚,自古以來,從未有過。

李淵建立唐朝後,追封其母為元貞皇后,可嘆的是,縱觀唐朝歷史,在史書中很難見到獨孤家的影子,同樣屬於外戚,在北周和隋兩朝獨孤家可謂是名聲顯赫,身居高位者屢見不鮮。

為什麼在唐朝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查閱史料發現,答案無非以下幾點:

1、獨孤家族後繼無人,後輩多碌碌無為者,不堪大任。

2、獨孤家族犯了大錯,被李唐皇室誅殺了。史料曾記載李淵的表弟獨孤懷恩在唐初曾經起兵造反被殺。

3、獨孤家族顯赫四朝,勢力過於強大,被李唐皇室和武則天逐步消滅了。

4、隋末,獨孤家族居於洛陽,被反叛的王世充誅殺了。

5、獨孤家族隱藏實力,從台前走到了幕後,暗中影響天下大局。

6、唐之後,獨孤家族分裂,很多人改姓了,例如洛陽的杜姓,孤姓、獨姓,還有很多的恢復了先祖姓氏「劉」,就這樣顯赫一時的獨孤姓氏慢慢的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日本侵略中國早有預謀,一千年前的國書早見其狼子野心
唐太宗晚年迷信亂殺人,因這個算命的占卜的這個卦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