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加劇 全球原油供應縮減或遠超預期

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加劇 全球原油供應縮減或遠超預期

摘要:前日美國表示支持歐盟部分國家增強對伊朗制裁,聯想到對俄鋁的制裁手段,伊朗石油或就是下一個。而另一方面,國際能源署IEA稱,委內瑞拉經濟狀況正不斷惡化,很有可能在未來引發原油供應中斷。

昨日特朗普發推警告導彈將襲擊敘利亞後,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又再度上升。由於擔憂中東問題會影響到全球原油供應,美WTI原油指數更是在昨日創出了3年新高。

事實上,除了地緣政治外,原油基本面的供需狀況也非常令人擔憂。

根據彭博調查顯示,OPEC等國的3月原油產量下降了17萬桶/天,至3204萬桶/天。按照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OPEC產量將繼續維持在3250萬桶/天直到今年年底。若是再加上委內瑞拉的經濟危機不斷惡化,則實際原油減產量或許已較當初的減產協議翻了一番。

同時,在三月末,沙特還與俄羅斯商討希望在未來就原油供應減產上能達成更進一步的長期合作,以期建立一個長達10年~20年的原油供應削減協議。

另一方面,地緣政治衝突升級所帶來的風險也不可小視,能源對沖基金Again Capital創始合伙人John Kilduff向CNBC表示,特朗普的言論為市場製造了不確定性。美國政府將在5月決定是否繼續授權參加伊朗限核協議,如果白宮此時決定將打擊面擴大至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的伊朗,則代表地緣政治衝突將面臨升級。而沙特和伊朗分別是OPEC第一大和第三大的產油國。」


據seeking alpha分析文章顯示,全球原油需求從2016年開始就連年上升。

以下是根據OPEC數據統計的連續3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走勢圖。

以下是根據IEA數據統計的連續3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走勢圖。

而全球原油供給卻現見頂跡象,非OPEC國家產量預計持平,而OPEC國家則因各種問題產量大幅縮減。

以下是根據IEA數據統計的連續3年非OPEC國原油供給預期走勢圖。

以下是根據IEA數據統計的連續3年美國原油供給預期走勢圖。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整理顯示,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速度遠超全球原油供給速度。


國際能源署IEA在上月的報告中表示,委內瑞拉很有可能成為推動市場明確進入短缺的最終因素,該國目前的經濟危機正在不斷惡化,甚至很有可能在未來引發原油供應中斷。

IEA稱,2月份委內瑞拉的原油日供應量下降6萬桶/天,而在3月份,日供應量更是下降了10萬桶/天至151萬桶/天。

而這一供應量的大幅下降,也是導致今年OPEC減產執行率達到160%的根本原因。

IEA在報告中指出,鑒於未來的經濟狀況,委內瑞拉的原油供應顯然還有繼續下滑的可能性,在其他原油生產國沒有顯著增加供給的情況下,這很有可能導致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市場將面臨一定程度的原油供應短缺。

然而委內瑞拉的風險還未徹底解決,另一邊特朗普又開始發難中東。

據環球網4月10日報道,敘利亞軍事基地遭到導彈襲擊,襲擊者據稱是以色列,事先很可能徵得了美國的同意或默許。

同一時間澎湃新聞報道,美國表示支持歐盟部分國家增強對伊朗制裁。

知名大宗商品專家付鵬在《付鵬說》近期的內容中表示,原則上來講,沙特王儲薩勒曼去美國就是在尋求美國的盟友確定性。一方面是針對敘利亞,敘利亞本身只是一個典型的代理人角色,一個戰爭可能打的地方。就在這幾天,24小時到72小時之內,應該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確定性。但是敘利亞本國不是一個核心的問題,核心問題是隔壁的伊朗,北邊的俄羅斯,左邊實際上是以色列、美國、歐洲,南邊其實就是沙特。

由此來看,美國的最終目的是伊朗和俄羅斯,而在此前特朗普已下令對俄鋁生產企業進行制裁,若是按同樣的手段來制裁伊朗,那無疑中東的原油供應將進一步削弱。

付鵬在最後段寫道:「大家想一想,如果對伊朗、俄羅斯都是大規模的制裁的話,就像前幾天對俄羅斯鋁製裁的情況一樣,實際上是將俄羅斯和伊朗對於全球的供應進行了隔離,至少是在美元清算和結算環境下。 那麼相當於,全球一部分隱性的供給會被幹掉的,實際上就會導致市場上短期的供應不足,而沙特提前對供給不足進行了表態。我覺得可能一些大的事件要發生了,促使這樣的情況出現:最終美國、沙特獲利,目標毫無疑問是伊朗和俄羅斯,目的地是敘利亞。」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編輯陳侃迪。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外媒:特朗普考慮對6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征關稅
特朗普宣布2020年競選口號:讓美國繼續偉大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