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魔都踢館實錄:24小時踢館22家咖啡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魔都踢館實錄:24小時踢館22家咖啡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首先跟大家承認一個錯誤,我偷懶了,去上海踢館回來已經兩周了,遲遲沒有動筆寫踢館日誌著實是因為……懶。

阿布阿布咖啡館從西元廣場撤店——因為租賃合同到期而撤店,至於新店會在哪裡,新店會是什麼樣子,我現在也說不好,但是我可以保證,我每天都在努力找房子,爭取早日把新的阿布阿布咖啡館開起來,請大家來喝咖啡。

書歸正傳,咱們說說我去上海的踢館之旅吧。

因為窮,對,就是因為窮,嘁咿嗡的窮,我坐了綠皮車去上海,一夜無眠,睡眼惺忪地逛了一天展會,便開啟了暴走模式,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我帶著我的團隊走大街穿小巷踢館19個品牌22家咖啡館,團隊小夥伴喝咖啡喝到懷疑人生……

這是一篇大合集,請原諒我放蕩不羈、隨心所欲的濾鏡,畢竟這是一篇踢館日誌,不是一篇攝影解析。

希望大家看完,最後有彩蛋。

我去的第一家咖啡館是我非常想去的一家咖啡館,這家咖啡館的名字叫【永久】,對,沒錯,就是你們躁動的青春年少時都偷偷騎過的永久,不不不,你們誤會了,永久不是一個姑娘,是一輛自行車,二八大杠。

永久牌自行車在那個年代是身份的象徵,永久和鳳凰就相當於今天的賓士和寶馬。這家咖啡館就是永久自行車廠自己的咖啡館,國營!

永久咖啡館裝修得挺好,但因為是國營,所以服務態度就有些呵呵了,翻翻XX點評網的評論,幾乎都在吐槽服務。所有消費者都是沖著【永久】這個大IP來找情懷的,但是都被吧台小哥的一張臭臉給壞了心情。可惜了……

永久咖啡館的美式咖啡也是難喝到一定境界了——或許和吧台小哥的心情有關。

在我們租住的民宿旁,有一家【FUMI coffee】,我不知道FUMI這個詞和所在的富民路有沒有關係,總之,這是一家我心儀已久的小館子。

FUMI coffee面積不大,吧台挺大,店內純白色的主色調加上鋥光瓦亮光可鑒人的不鏽鋼傢具,整個店面顯得亮堂且不失別緻。臨街的大玻璃窗也是招徠生意的利器。

一杯冰美式下肚,爽快了很多,上一家咖啡館帶給我們的不愉快統統忘掉。

上海的獨立咖啡館都很傲嬌,有晚上八點鐘下班的,有晚上七點鐘下班的,更有甚者下午四點鐘就下班了。我們緊趕慢趕,還是沒有趕上在這家Onirii Coffee喝一杯咖啡。

我的小超兄弟和我的大吉妹妹都極力推薦我到Onirii Coffee來喝咖啡,小超兄弟來過一次之後念念不忘,甚至通過各種手段要到了吧台妹子的微信。只可惜,我來晚了,人家雖然沒有到約定的下班時間,但是傲嬌地決定不再出品。

Onirii Coffee的裝修風格是ins風,店鋪面積很小,吧台就佔了大半,整個吧台給客人呈現的感覺就是一家精品咖啡館。下次再來上海一定要到Onirii Coffee喝一杯咖啡。

在我們租住的民宿對面,有一家小店還在冒著夜色營業,很溫暖,店名叫【Deliza】。

彼時我已解散團隊自由活動,我和娘娘還有漂亮兄弟(註:漂亮是一個人名)回民宿休息,無意發現了這樣一家小館子,我猜是一家咖啡館,但是它並沒有在我的攻略上。

推門進去發現這是一家裝修很精緻的小館子,主打法式甜品和巧克力。回家之後我整理資料時才意識到,XX點評網把Deliza歸為甜品店,不過,Deliza的冰美式真的挺好喝。

次日一早,團隊所有小夥伴吃了典型的海派早餐,在早點攤的隔壁開始了踢館之旅。與早點攤一牆之隔的小店叫【PiuPiu】,這個店名太?俏皮了!我就是沖著這個店名才非要到這家店來看一看的。

這是一家純外賣咖啡店,沒有門頭,沒有幌子,稍不注意就會錯過,然鵝,這家小店開鋪半個小時,就已經出了5單外賣。店裡只有一個萌妹子在忙活,忙而不亂。

小店的水單特別有趣,沒有美式、拿鐵、卡布奇諾,有的是【咖灰很芒】【粉色小公舉】【挺起胸膛喝咖啡】之類的產品,我覺得我已經過了中二的年紀,所以點了一杯【小腰仁咖啡】。

兄dei, 幹了這杯磨人的小妖人兒。

在寸土寸金的靜安寺周邊,有一家叫【AUNN CAFE & ?】的咖啡館顯得格外大,大到豪氣。室內的裝修也是簡約而不簡單,處處體現著低調的雍容華貴。

如果不是AUNN在展會之前就吸睛無數,我真的不敢推門進去看一看。不過當我推門進去的一剎那我就後悔了,咖啡是真貴呀!

硬著頭皮買了一杯flat white, 喝了一口就感覺到了價值,但依然覺得很貴。我早就說過我是一個窮人嘛,嘁咿嗡的窮。

在寸土寸金的靜安寺周邊,有一家叫芮歐百貨的百貨大樓,在百貨大樓的4樓有一家叫【AND COFFEE】的小咖啡館,在文創區域的內部,是一家全開放式的咖啡店。

吧台小妹妹穿著一件粉色的衛衣,衛衣上赫然三個大字「美少女」。於是漂亮兄弟就開撩了,撩到美少女送了兩杯espresso給他喝。我自己掏錢買的冰美式。

AND COFFEE這樣的商場店才是我想要的那種商場店。下一次,阿布阿布咖啡館給你們一個醬嬸兒的商場店,恁說腫不腫啊?

這些年去上海,每次去我都會去一家叫【蘭納咖啡】的小店,在愚園東路,連續四年,我從未缺席。

蘭納咖啡的主色調就是藍色,店鋪很小,只有幾張台位,但是我每次去都能見到外國人坐在這裡喝咖啡。蘭納主打雲南咖啡,所有的意式咖啡、手沖咖啡、冰釀咖啡用的都是雲南豆,店裡只有雲南豆。就沖這一點,我都要為蘭納點贊!

今年產季我也深入到普洱的田間地頭,體驗了咖啡鮮果的採摘,觀摩了咖啡生豆的處理,今年,我要盡我的微薄之力推廣雲南咖啡。

蘭納咖啡的隔壁有一家【鬍渣渣咖啡】,雖然是新店,但是在業內的口碑早已爆棚,還未到上海我便聽說過這家小店。

鬍渣渣咖啡使用的意式咖啡豆被COFFEE REVIEW評了92分,著實了得。喝了一杯卡布奇諾,醇香四溢。

雖然是主打精品咖啡的咖啡館,但是鬍渣渣咖啡的咖啡師並不矯情,也不矯揉造作,給人很舒服的感覺。

在鬍渣渣咖啡的隔壁,也是一家咖啡館——【羅斯特現烘咖啡】。這家店倒也比鬍渣渣開業早。早在我第一次去蘭納咖啡時,接待我的上海友人就跟我提到了這家店,說老闆是台灣人,烘焙機就在店內,豆子都是現烘的。因為是台灣深烘風格的豆子,所以我沒有去喝一杯。

此番既然是去踢館,咱們就不能挑肥揀瘦了,深烘也是一種風格,更何況台灣的深烘早已自成體系,我也喝過幾支不錯的台灣深烘豆子。

走進羅斯特,看到吧台里兩個小妹妹笑得很甜。小妹妹告訴我因為咖啡豆需求量大,現在出品用的豆子已經不在店裡烘焙了,只不過當年的那台小烘焙機還擺在店裡。喝了一杯熱美式,曼巴拼配,很帶感,不虛此行。

如果深究上海第一家網紅咖啡館,非【Manner Coffee】莫屬。多年前Manner Coffee就是現象級的咖啡館,10元咖啡、2平米小店、排隊買咖啡……幾乎全國與咖啡有關的媒體都報道過Manner Coffee.

Manner Coffee的第一家店如今已經成為了倉庫,當年小窗口外的繁華景象早已不在,一塊小黑板上標記著向右的箭頭,寫明「買咖啡、買咖啡豆到銅仁路菜場咖啡」。在距此不足百米的同仁菜市場,有一家Manner Coffee的菜場咖啡店,又是一家充滿話題的小店,依然賣10元咖啡。

在成為網紅之後,Manner Coffee曾遭舉報,不得不「屈尊」一家老上海餛飩鋪,如今開在餛飩鋪內的Manner Coffee生意依然紅火。Manner Coffee還有另外幾家店,分別在芮歐百貨、上海商城、大寧國際、東海廣場,因為時間關係我都沒有去,希望下次去上海時能挨個打卡。

能踢館這家與陳醫生同名的【Eason Coffee Roasters】實屬意外,我要去的小店轉讓給了這家店。

路邊只有一扇門、兩張凳子寬的門臉就是一家小小咖啡館,同時還在附近一家寫字樓的大堂有一個吧台。這是一家新店,合伙人之一很有情懷,也很謙虛,但是我感覺這個團隊應該是一個很成熟的團隊。

紅色的風箏造型的logo我很喜歡。我和合伙人之一聊了好一陣子,我送給他一枚阿布阿布咖啡館的徽章,他送給我一包他們自烘焙的咖啡掛耳包。

如果這22家咖啡館只能去一家,我一定選這家【SMALL ARMS BIG HEART有容乃大】——別開車,和有容沒關係。

店內三台意式磨豆機裝著三種不同的意式咖啡豆——我可以保證阿布阿布咖啡館的新店也將是三台意式磨豆機和三種不同的意式咖啡豆。我選了巴拿馬的SOE做的冰美式,一口下去滿口花香,在熱氣騰騰的上海街頭透心涼、心飛揚。

有容乃大是一種態度。網上有太多太多吐槽咖啡師、吐槽咖啡館的段子,咖啡師和咖啡館不容人也絕非空穴來風。開咖啡店是一門生意,是生意就得講究生意經,切不可妄自尊大,會做咖啡沒什麼了不起,從沒見過川菜館裡有廚子懟客人的。與各位同行共勉。

如果你能看到這裡,我會感謝你,別說你看累了,我早就走累了。這是一家叫【百啡待興Rinascimento Coffee】的小店——依舊是一家小店。沒錯,這次我在上海踢的咖啡館都是這種小店,沒有最小,只有更小。

踢了這麼多館子,難免有些審美疲勞,團隊的小夥伴早已喝不動了。所以有些對不起這家百啡待興,喝了一杯冰美式解解暑,拍照打卡走人。

這家叫【Narrow Gate】的小店其實還有一家大店,這家是espresso & brew bar, 快節奏的小店。

我們去的時候小店正在漏水——樓上漏水了,但是咖啡師依然很開心地為我們服務,認真地做咖啡。

Narrow Gate門口的柵欄深受漂亮兄弟的喜歡,我為他咔嚓咔嚓拍了好多照片,其中一張已經被他當做微信頭像。

如果說Manner Coffee是上一代網紅,那麼這家【Peepo CAFE】就是新一代網紅。

網紅的主打產品是培根奶咖。我前面的一位客人點了一杯培根奶咖,我看到之後就覺得有些油膩——雖然培根很香,饞的我直流口水,所以我點了一杯冰美式。

Peepo CAFE是和Zippo合作的一家小店,吧台一面沖外,開了個窗口;另一面沖內,在Zippo店裡。當然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咖啡師小姐姐特別漂亮,特別溫柔。

【COFFEE BELT】是我做在攻略里的一家小店,據說很小。因此我事先在網上查看了全景地圖,還截了屏。但是當我真正走到這家店前的時候,還是被「小蔡修理」四個大字深深吸引。

COFFEE BELT的後牆用樂高玩具拼了一個世界地圖,而COFFEE BELT本身就是咖啡帶的意思,赤道兩側,南北回歸線之間就是咖啡帶。

喝了一杯冰美式,我問咖啡師聊了幾句。聊完咖啡,我問咖啡師怎麼進出店鋪,咖啡師說有個門。我找了好半天,確實發現了一個小門,非常不起眼。然而就是推開這扇不起眼的小門,裡面就是咖啡的無限天地。

去年我去上海的時候,一位在上海本地做咖啡貿易的老大哥就極力推薦我去這家【Blacksheep】,後來我才知道,Blacksheep是他家貿易公司的客戶。

友情歸友情,貿易歸貿易,拋開友情與貿易,Blacksheep著實是一家值得去的咖啡館。小小的店鋪內坐滿了人,一看就是從全國各地聚集於此的咖啡師們。大家熱烈地討論著咖啡,吧台里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我點了一杯拿鐵咖啡,剛剛抿了一口,太妃糖的甜感躍然於舌尖。

在高登金融大廈樓下,有一處集裝箱改造的咖啡館叫【coffee midori】,與我所見過的其他所有寫字樓大堂內經營的咖啡館完全不同,別具一格。如果我在這座大廈內上班,我一定每天買一杯。

coffee midori的風格很好,咖啡機很好,用的咖啡豆也很好,唯獨咖啡師的態度不好,我只能善意猜測是因為那些時日全國各地去的咖啡師太多,他們接待得有些累了吧。按理說,在寫字樓大堂做咖啡館,都是熟客的生意,不該態度不好的。

離開上海之前,我應大吉妹妹的邀請,到她工作的咖啡館參觀學習,沒錯,就是這次展會期間到上海的咖啡師都去打卡的地方——星巴克烘焙工坊。

此次上海之行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做的事情。越想越迷茫,真的有那麼多人喜歡喝咖啡嗎?真的有那麼多人需要咖啡嗎?我計划去一家叫【Dolphin Coffee】的咖啡館,到地方卻怎麼也找不到,問了隔壁花店的老闆,老闆生硬地回我一句:「倒閉啦!」 便不再理我。而南京西路的星巴克烘焙工坊需要排隊才可以進,烘焙工坊周邊200米的範圍內還有很多家星巴克以及不勝枚數的小咖啡館,我去了一家叫TuTu Coffee的小店,只有一個客人。烘焙工坊里人滿為患,凡是只逛不買東西的,一定都是做咖啡的,他們不是瞧不起星巴克,而是因為買不起。

感謝大家不離不棄看到這裡。也希望大家對阿布阿布咖啡館不離不棄,我一定會回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瑞幸咖啡風靡的真相大揭秘,竟然是因為一顆小小的咖啡豆!
翹了兩天班,只為跑到上海把精品咖啡喝到醉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