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買車站企鵝還是站斑馬,只是時間問題了!

買車站企鵝還是站斑馬,只是時間問題了!

文 | Karakush

圖|網路

不出十年,你買車時或許只會問一個問題:這是阿里的還是騰訊的?

為什麼不呢?就像你吃飯就考慮是餓了么還是美團;你騎腳踏車就考慮是ofo還是摩拜……這個世界看著像一群獨角獸的,但沒過兩年都會被雙馬支配著。即便現在不是,最後總會是的。

我不光是來販賣焦慮,還是來製造恐慌的——

昨天,騰訊與長安汽車正式簽約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宣布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進行深度合作。

我們連這家新公司叫什麼都不知道,卻已經預感到帝國的崛起,因為這個沒有任何燃爆點的發布會,卻有雙方的一把手馬化騰和朱華榮給面子地到場坐鎮。這絕對是要搞事情的信號。

目前,他們對外僅透露了概念性的合作範疇(還不是在發布會上官宣的):

其一,就是打造一套車聯網系統,集成了騰訊的種種服務,為長安汽車迅速賦能。據悉,這樣的智能新車型將於今年內發布;

其二,則是進一步整合雙方優勢資源,比如騰訊自有的內容生態、網路安全、人工智慧、大數據能力和雲計算,以及長安掌握的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智能交互方面的核心技術,來進行更深度的探索。

進一步的註解,恐怕要到5月才會正式發布;屆時我們也能搞清楚,這和騰訊去年11月發布的AI in Car生態系統之間的邊界在哪裡。當時騰訊也是甩了我們一臉的概念,表示「要開放五大基於AI的連接能力與生態資源」。

僅就此次合作而言,無論從合作內容、合資形式、參與方在業內的分量、還是到場人員的儀式感來看,騰訊和長安想要做的非常明確——就是造一個鵝廠版本的斑馬嘛,我以為。

可以說,斑馬是目前最成功的模版。成功的點,在於它在AI和自動駕駛這些硬技術有實質性突破之前,通過高度聯結各式花拳繡腿,有效提升了用戶的智能體驗,並且還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這個結論是有數據支持的。前陣子我去阿里總部,AliOS的同志曾吹過水:

第一,提升銷量。從第一輛「互聯網汽車」上市至今,上汽乘用車包括名爵和榮威,已經銷售超過50萬輛;

第二,提升檔次。比如榮威車主,選擇高配大屏帶智能系統的佔比超過70%,甚至有24%是來自豪華品牌用戶再購,妥妥地在15萬元以上的市場站住腳跟;

第三,切實體驗。用戶日活是99%,意味著它不是雞肋的擺設,黏性跟活躍度都非常高。

如果前兩點解釋了長安的動機,那麼第三點則是騰訊不願錯過的——高日活,也意味著後項運營服務的機會和能力。斑馬證明了,人在車內對互聯網有剛需,並且通過現有的技術生態可實現。

那對於騰訊來說,還是它最擅長的打法,把人圈起來,把時間佔住,流量總可以變現成生意,現在的關鍵是從速佔領賽道。

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在一個賽道上湊齊了A和T兩個字母, 其他字母就可以歇一歇了。

阿里騰訊,專治各種不服

其實過去幾天,百度也動作頻頻:

聯手長城推進智能網聯自動駕駛;

聯手風光發布智能運動SUV風光ix5;

和小康股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涉及自動駕駛、車聯網、雲服務、Apollo計劃等等等……

概念和騰訊長安的合資合作一般玄幻,然而並沒有喚起人類的敬畏。一方面,大概是李彥宏本人並沒有出現;另一方面,以All in AI為旗幟的百度,落地周期要長得多,同時效果不可測。

而此前百度發布過的「智慧汽車戰略」,也缺乏讓人印象深刻的實錘。2016年初百度就與長安簽署合作,要規模化植入私有雲、車機互聯網解決方案等等等,最後被銘記的互聯網汽車卻是榮威RX5。

歸根到底,斑馬的智能,本質上是汽車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的面上和生活產生互聯,效果不僅取決於車內人機互動,還在於體系對於生活方方面面的滲透。換句話說,你有沒有一個生態來支持你的智能。阿里和騰訊是有的;百度也可以有,但是全面地落後。

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車企自己就玩不轉這個事。

且不說技術上,車企或許缺乏整個系統定製的能力。在碼農不夠用的情況下,很可能就是在Linux或者安卓的基礎上做一個系統,到下一代的時候又要重起爐灶重新做一系列的裁減。當然,也是可以砸錢,去追求和互聯網公司同日而語的自研能力,再自己補充服務和系統。

我們可以看一下現在已經被互聯網圈得差不多的零售行業,在站隊之前不是沒有做過線上嘗試。比如現在收歸阿里系的高鑫零售,旗下大潤發就做過飛牛網;而現屬騰訊系的永輝超市,其實在2013年就推出過電商業務「半邊天」……然而你聽過這些嗎?

「如果沒做飛牛網,高鑫就沒可能跟阿里的合作決定這麼快。」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曾說,「做了飛牛網才知道,獲取線上流量的費用燒錢燒得嚇死人,而且不是燒了就會好,燒了以後還要看能不能把顧客留下來。」

2017年11月20日,阿里以224億港元直接和間接持有商超領域排名第一的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有篇十萬加的標題黨當時非常流行:「黃明端贏得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誰能說這不會是汽車業的預測。

很多車企就認清了邊界,心大地擁抱互聯網。比如AliOS現在的合作車企就從上汽(榮威、名爵、大通),擴展到神龍(標緻、雪鐵龍)和福特。

而剩下的問題是,長安之後,誰來接棒企鵝?

站企鵝還是站斑馬?

騰訊長安的合資公司,也從開始就強調「開放性」:

一方面是指對於下游合作夥伴的開放,比如技術供應商、應用層和服務層的相關供應商;另一方面也是指對其他整車企業的開放,歡迎隨時加入雙方建立的平台。

而開放,被認為是騰訊的優勢。如果你聯繫馬化騰去年提出的「去中心化賦能」等理論,就會發現騰訊的開放人設,是這針對阿里的中心掌控式思維。

然而騰訊系的企業,也不盡然能開放地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可以再看一眼零售。據華夏時報報道,3月可能拉開了阿里/騰訊在線下支付領域「二選一」的序幕:

「繼3月15日,沃爾瑪公告暫停使用支付寶結算方式之後,3月25日,另一騰訊參股的連鎖零售商部分門店也悄然捨棄支付寶,僅有幾家門店能使用支付寶。」

所以說,歸根到底,中國互聯網的競爭至今仍舊在遵守黑暗森林法則,在這樣的環境中,開放是個偽命題。2003年馬化騰就曾說過,不要給其他互聯網公司無障礙的發展空間。到現在,其實沒有改變多少。

最終,斑馬和企鵝的高下,不在這些虛頭巴腦的價值觀,而仍舊在他們的主營業務。

比如阿里,私以為就是四通八達的線下支付——微信也有線下支付,並且正在迅速追上,但是阿里更金貴的是,它還有芝麻信用、螞蟻金融形成一個有效的閉環,再加上AI、AR技術,帶來諸多場景嵌入式的創新可能,比如2.0上就開始強調的「無感支付」等等;

而騰訊則仍在於社交和遊戲。其實早幾年觀致做的觀致逸雲就曾有過整合微信社交的嘗試,在2.0版本上推出「去接TA」功能,結合社交和位置服務,在你和朋友之間架起直觀的匯合定位。甫一推出其實受到不少好評,但是一來觀致本身用戶量太小,還有之前提到的,除了「接人」之外沒有其他生態拓展服務,再加上體驗或有不足,沒有激起浪花。而這對於騰訊來說,或許就不會是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utocarweekly 的精彩文章:

如何才能正確欣賞魔都的TOP之春

TAG:autocar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