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經監護人允許收集兒童隱私?Youtube 被指非法牟利

未經監護人允許收集兒童隱私?Youtube 被指非法牟利

Facebook的數據泄露醜聞尚未完結,溢出效應已開始顯現,全球大公司正在被捲入一場隱私保護的風暴。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YouTube,近日被指控違法收集兒童的個人數據。

這周一,由23家團體組成的聯盟組織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 提交了一項投訴,稱谷歌旗下的視頻網站 YouTube收集未滿13歲用戶的個人數據並據此推送廣告,違反了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案(COPPA)。該聯盟呼籲FTC對谷歌施以嚴厲處罰,以表明FTC 對兒童在線隱私保護的重視。

兒童相關內容在 YouTube大受歡迎

根據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案(COPPA)的規定,商業網站收集13歲以下兒童的個人數據時,必須首先取得其合法監護人的同意。聯盟指責谷歌和YouTube 違反了這一規定。

谷歌稱,YouTube只為年滿13歲的用戶提供服務。「請確認您已年滿13歲,因為本服務不適合未滿13歲的兒童。如果您的年齡在13歲以下,請不要使用本服務。」YouTube服務條款中明確寫道。

但聯盟認為,YouTube 是在通過服務條款逃避法律責任。雖然YouTube自稱僅為年滿13歲的用戶提供服務,但網站上可以看到大量兒童內容。兒童直播是其中最受歡迎的內容之一,相關視頻瀏覽量驚人,比如ChuChuTV Nursery Rhymes&Kids Songs(1633萬訂閱者和100多億瀏覽量)和LittleBabyBum(1483萬訂閱者,140多億瀏覽量)。

2015年,YouTube 曾針對兒童推出YouTube少兒版(YouTube Kids),以提供更適合兒童的內容和廣告。但聯盟稱,大多數兒童都沒有看到YouTube少兒版,他們與成人一樣使用YouTube主站。

據了解,YouTube主站的註冊機制並不能有效審查和過濾未滿13歲的兒童用戶。《連線(Wired)》雜誌報道稱,美國一家市場研究公司在2017年調查發現,每天使用YouTube的美國兒童中,有80%年齡在6至12歲之間。

投訴者稱YouTube藉助兒童隱私非法牟利

聯盟在投訴中表示,YouTube收集了兒童用戶的電話號碼和地址等個人數據,然後在多個網站上跟蹤其活動,在沒有徵得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向這些兒童用戶發送廣告。廣告商向Google支付溢價,將廣告投放到名為「Google Preferred」的平台。平台上的 「育兒和家庭」陣容直接以兒童為目標群體,ChuChuTV Nursery Rhymes&Kids Songs就是此陣容的一員。

「Google Preferred」的「育兒與家庭」陣容。圖自網路。

「Google在其服務條款中虛假地聲稱YouTube僅適用於13歲以上的用戶,從而故意引誘年輕人進入一個充滿廣告的數字遊樂場」,聯盟成員團體、數字民主中心的傑夫·切斯特(Jeff Chest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就像Facebook一樣,谷歌已經將其巨大的資源集中在創造利潤上,而不是保護隱私。」

聯盟政策顧問卡蒂·麥金尼斯(Katie McInnis)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說,YouTube知曉兒童用戶的觀看行為,並且已經創建了專門針對兒童的內容頻道。但YouTube在收集兒童的信息之前似乎沒有徵得家長同意。Google有責任遵守COPPA標準,確保兒童可以安全地觀看為兒童設計的節目。

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道,YouTube方面表示尚未收到投訴。網站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保護孩子和家人一直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YouTube將認真地閱讀投訴內容,並評估改進方法。

采寫、綜合:南都記者馮群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大表姐」劉雯:暫時專註模特事業
起底借條貸:「借一押一」是潛規則,暴力催收、收不回錢亂象並存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