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手握 50 張信用卡,玩卡 6 年的他說要「推倒」所有銀行

手握 50 張信用卡,玩卡 6 年的他說要「推倒」所有銀行

當你沖著辦卡送禮開信用卡時,有那麼一群人,早就摸透了其中門道,「信用卡背後是銀行、酒店、航空公司 3 家之間積分、權益的互換,一張卡值不值得辦,得看這些」。

楊帆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個。他玩卡 6 年,國內 10 大銀行 50 多張信用卡摸了個遍,靠積分和權益,帶女朋友北京東京飛日航往返、住萬豪酒店,全程只花了 700 元機票稅費。

在星巴克小圓桌邊一坐下,他就從左手口袋掏出一隻黑皮夾,一張一張往外抽信用卡。一共 13 張,疊一起,在桌上擺成了兩溜兒。「平時隨身帶的就這些,其實還有兩張,我女朋友這幾天出去玩給帶走了」,他沖我一笑,「拍照可以,卡面我要遮掉,現在信用卡只要卡面出去了,就有可能被盜刷。」

說完,他抽出了一張萬豪酒店白金會員卡,蓋在了最上面,「這會員也是因為信用卡才辦下來的。好了,感覺可能跟女生擺一桌子口紅一樣,挺滿足的。」

清單:你現在一共幾張信用卡?

楊帆:算上下了卡但沒開和銷了卡的,一共 50 多張;其中開了卡在用的,是 15 張,最多的時候有過 25 張。這麼說吧,國內大部分銀行發的信用卡,我都摸過。

最早是 2008 年上大學時,看在同學面子上辦的,他推薦人辦卡可以拿提成,我想反正也認識,就辦吧,一直沒開卡,額度多少我到現在也不知道。

真正開始用是 2012 年上班之後,沖著當時招行黑 YOUNG 卡的開卡禮吉利三件套辦的,額度 1 萬,40 多天免息,能稍微周轉下資金。不過後來下了招行經典白,黑 YOUNG 卡就銷掉了,再後來又把 YOUNG 卡申回來了(笑),有點折騰。

手裡有個跟錢相關的東西,肯定會多注意點。我是「什麼值得買」的資深用戶,它會推薦一些信用卡,加上經常逛 「我愛卡」、「飛客茶館」這樣的信用卡論壇,看多了分析卡片權益的帖子,就心痒痒,想要不辦點它們推薦的?就這麼上了道。

可能也跟我職業有關吧,做產品經理的,習慣從產品的角度研究東西。信用卡用得越多越久,我越覺得它是個很好的產品,因為跟它相關的三方,銀行、商戶和用戶,都能從裡面得到好處。這又讓我對它的興趣更高了,像玩遊戲打怪升級,會上癮。

清單:打怪升級?怎麼說?

楊帆:卡用到一定程度,額度會上升,你能辦的卡片級別也會提高,從普卡到金卡、白金卡甚至黑卡,就像打怪升級一樣,這個過程讓人很有成就感。

卡圈裡有一個詞叫「推倒」,跟我一樣把玩卡當打怪升級的人,目標是拿到每個銀行最高級別的信用卡,把所有銀行都「推倒」。每個銀行特性不一樣,最難「推倒」的是四大行,尤其是工行,我們管它叫「大媽行」。(為啥?)全是大爺大媽在它家取錢啊。

工行搞了個星級概念,星級越高,能辦的卡級別就越高。大家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各種摸索才找到捷徑來升星級。

不過話說回來,我打怪升級到現在也覺得膩了,銷了很多卡,最後精簡到5個銀行以內,就是現在這樣了。

清單:有哪張卡是你「推倒」比較困難的么?

楊帆:有啊,比如 2016 年申的這張招行百夫長白金

它 1 年能換 20 萬里程或積分,除了國內航司里程外,還能換英航、SPG、希爾頓等的里程、積分;還有一些別的實用權益,比如每年送一次洗牙、體檢。不過年費是剛性的 3600 元。

按當時的申卡要求,我是辦不下來的。不過那會兒我在準備買房,家裡拿了一百多萬的首付款,就跟招行的理財經理談,如果把這筆錢給他做理財,他能不能幫我下了這張卡,後來就這麼搞定了。本來明文要求 50 萬放 3 個月,但實際沒到 3 個月我就拿下了卡。

清單:你現在最常用的是哪張信用卡?

楊帆:浦發銀行的美國運通白金信用卡,平時 99% 的消費都刷它。

這張卡是從 2016 年到現在,卡圈裡公認的投入產出比最高、最值得辦的信用卡。

它的積分可以兌換里程,而且平時用微信、支付寶消費是5倍積分。一般它是 12 個積分換 1 個裡程,也就是消費 12 萬塊錢,能換 1 萬國航或者南航的里程;但由於有 5 倍積分加持,換 1 萬里程的話,就只要消費 2 萬 4 的錢。

這個裡程是什麼概念呢?舉個例子,1 萬 5 的南航里程,夠一個人從北京飛一趟三亞或廣州。

除了兌換里程,它還有一些別的權益,比如送的 PP 卡,讓你可以帶女朋友去大多數機場的 VIP 休息室休息並吃頓自助餐,還有 99 塊錢換 12 次洗車,免費機場接送機專車等等。總的來說,就是平時用這張,收益比會高一些。

(權益這麼好,這卡很難辦吧?)現在是的。我申請得早,大概 2015 年底、2016 年初,那時要求比較低,只要你有一張其他銀行的白金級信用卡,額度在 6 萬以上,基本能申請下來。

因為權益好、門檻也不高,什麼人都來申請,薅羊毛的也多了,銀行就在 2016 年底到 2017 年初的時候提高了門檻。現在的要求是年薪 40 萬,或者有其他銀行 10 萬以上額度的硬性年費白金信用卡才能申請,而且網路申請基本是下不來卡了。

清單:你隨身帶 15 張卡,99% 刷了浦發,剩下 14 張幹嘛用?

楊帆:其他卡都是在特定場景下刷的。

比如用得其次多的招行城市卡。它的好處在於 1.5 倍積分。招行的積分特別貴,一般是消費 20 塊錢才得 1 個積分;但招行有個很好的地方,就是不管你有幾張卡,積分都匯總在一起。

等於說,我可以拿這張 1.5 倍積分的卡消費攢積分,然後用招行更高級別的卡換更好的權益用。所以,一般看到招行有活動,或者只能刷招行卡的時候,我就用它。

還有浦發日航聯名卡,平時消費自動兌換為日航里程,最重要的是,在日航飛機上用它買免稅商品能折上折。我去日本玩還蠻多的,有它在就很划算。

清單:感覺你是用類似資產配置的方式,在配置自己用的信用卡?

楊帆:是這樣的。用一到兩張級別高的卡享受好權益,然後配置一些低端卡做補充。

我後來精簡卡片,也是想明白了這點,卡片不在數量多,而在適合自己的需要。

清單:你會花很多時間研究各種卡片的權益么?

楊帆:不算多吧。早期逛論壇,腦子裡對信用卡的玩法有了大概的框架,說白了,信用卡背後其實是銀行、酒店、航空公司 3 家之間積分、權益的互換。不管銀行怎麼推新卡片,都逃不出基本套路,而且套路更新換代很慢,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研究新卡片的權益。

比起研究權益,保護好個人信息反倒更重要。

清單:這麼多張卡,你怎麼記得住每張的還款日期呢?

楊帆:其實除了浦發和招行以外,別的卡我都是刷了之後馬上還款,絕不出賬單,這樣就不會忘記了。

我不建議大家用 App 之類的記賬還款,它們有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如果實在記不住,可以在支付寶上設置個還款提醒。

另外,現在大多銀行都支持自動還款,設置好後,只要綁定的借記卡里有錢,就會自動還,一般不會有問題。

即使真的過了最晚還款日期了,也別太擔心,一般銀行都會有幾天寬恕期,只要你在最晚還款日後的 1~3 天內趕緊還上款,銀行一般也不會把這條逾期記錄上徵信報告。當然,具體的寬恕時間最好還是電話諮詢下你信用卡的銀行,畢竟每家銀行不一樣。

清單:你用信用卡換來的最牛逼的一次消費體驗是什麼?

楊帆:一個是 1 月份拿浦發那張卡的 6 萬里程,換了雙人往返機票,讓我爸媽飛海南度了個假。我還給他們辦了招行百夫長白金卡的副卡,這樣他們也可以進機場貴賓室。

另一個是去年 7 月份,跟我女朋友北京東京飛往返,全程只花了 700 元機票稅費。

我用招行積分免費換了東京萬豪和傲途格的酒店,因為是白金會員,還送了免費雙早、歡迎禮和升房;還有隨身 wifi,也是通過 JCB 白金卡免費租了 7 天;其他的機場休息室、接送機就不多說了,總之全程大部分都是靠的信用卡積分和權益。

清單:按前面說的消費跟積分的兌換比,看來你平時花了很多錢啊。

楊帆:跟你說實話,不碰灰色地帶,我哪來那麼多積分啊……

(是什麼樣的灰色地帶?)套現啊。還有一些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我們稱為「路子」的賺積分辦法。

比如說招行,它家黑 YOUNG 卡、白 YOUNG 卡、微博卡、GQ 卡和城市卡等,以前每個月第 1 筆取現是免手續費的,而且取現也給積分,這就意味著,一張卡你每個月取現 1 萬塊錢,不僅沒有手續費,當天還的話沒有利息,還白拿 500 積分。

如果你敢辦足夠多的卡,比如辦下主卡和副卡一共 60 多張,每張卡每個月白拿 500 積分,1 個月就有 3 萬積分。然後拿積分換權益咯,或者賣積分。當時好多人每個月拿一沓子卡去 ATM 機上取現,一取取半天。

我卡少,只有五六張,1 個月拿個幾千積分,也要取半天。有次碰上旁邊有個人,我去的時候他在那取,我走了他還在取,估計也是知道這個「路子」的,因為取太久了啊,正常取款哪用得了那麼久的……

不過到 2017 年上半年政策變了,這些卡第一筆取現免費但不給積分,這個「路子」就堵死了。

清單:你不怕這樣做影響自己的徵信記錄么?

楊帆:有些銀行其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是默許的。而且我賺積分也好、套現也好,數量都算是很小的了,不會有什麼影響。

但還是奉勸大家一句,不要玩過火。

清單:那玩這麼多卡,有給你帶來過什麼麻煩嗎?

楊帆:貌似沒有 :)

清單:有沒有大概算過,因為玩信用卡省了多少錢?

楊帆:我沒算過,很多事情在省錢的同時帶來了消費升級,這個錢也很難算得清。

比方說去日本,從天津飛的話,買個廉航機票花不了多少錢,但我用里程換機票,就會換日航的,它服務更好,飛機上吃得也更好。

再比方說出去旅遊,我可能住個普通酒店也行,但用積分兌換就只能換萬豪、SPG 或者希爾頓這樣的五星級酒店。

或者這麼說,我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成本沒有增加,也算是一種省錢吧。

清單:有些卡對辦卡人年薪有要求,所以你的工資收入算高的么?

楊帆:在產品經理的收入里算正常水平吧。我去年年中剛跳槽,年薪漲了大概 15%,現在是 35 萬 +,收支平衡,每個月都沒什麼結餘。

(不存錢?)存不下來。買房之後,我貸了一筆消費貸做裝修,每個月還房貸、消費貸就花掉了一半工資,剩下的錢剛好夠日常開銷,以及給女朋友買禮物,各種紀念日、節日的,雖然她沒主動要求,但我覺得有必要。

(除了日常支出,給自己花錢多麼?)不多。你看我這外套,兩三年前買的了,現在好好的就繼續穿唄。平時優衣庫逛一逛,也夠了。(也不買什麼數碼產品?)感興趣過一陣子,現在淡了,我手機還是 iPhone SE,能用就行,也不是很想換。

清單:信用卡等於是一種提前消費了,你有這麼多卡,日常生活、消費受到過什麼影響么?

楊帆:對我來講,信用卡只是日常消費時付款方式的變化,除了獲得積分、權益外,沒什麼大影響。我對提前消費很謹慎,控制著沒有出現還不上款、拆東牆補西牆的情況。

清單:如果給大家推薦一款信用卡,你會推薦哪個?

楊帆:能辦下來的話,還是浦發的美國運通白金卡吧。

我能幫你分析每張卡片權益的好壞,但我沒辦法給你做具體推薦。就像剛才說的,用卡其實也算一種資產配置,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適合的卡片就不一樣,做決定的還得是你自己。

· The End ·

口述丨楊帆

撰文丨梨花

設計丨哪呢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單 的精彩文章:

我在清醒的狀態下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整容
平價美妝大佬 Kiko 居然破產了!那我去哪裡買口紅?

TAG: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