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為何能夠功高蓋主卻又獨善其身

曾國藩為何能夠功高蓋主卻又獨善其身

十九世紀的尾端,古老的清王朝在經歷過康乾盛世之後迅速墮落。到了咸豐一朝,清廷的危機愈發明顯。外部,西方列強的頻繁入侵讓看似古老而強大實則腐朽不堪的大清帝國屋脊變得破敗不堪。而在國內,"落魄的秀才"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也以燎原之勢燒遍了大清的東南半壁江山。內憂外患下,清廷之所以沒有亡國。除了列強的互相掣肘,並不想迅速滅亡清廷外。內部清廷的文臣武將也起到了積極地作用。而曾國藩,就是其中的翹楚。

曾國藩和他後來的對手洪秀全一樣,也是一位"秀才"。太平天國迅速崛起之時,曾國藩當時正在家鄉,便奉旨就地開始組織團練。期間無數次的死裡逃生,竟讓他訓練出了近代有名的"湘軍"。作為晚清時期漢軍旗最厲害的軍事集體,湘軍在整個與太平天國對戰的過程中。一直都起著中流砥柱得作用。

但是,自古以來,功高蓋主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兒。曾國藩在消滅了太平天國之後,依然能夠做到獨善其身,是因為他做了幾件事讓統治者放下了對他的警惕:首先,曾國藩懂得並且看清了當時佔領天京之後的形式,在將太平天國的熊熊怒火熄滅之後,主動向清廷示弱。裁撤大部分湘軍,讓清廷在軍事上的擔心不復存在,在徹底澆滅了太平天國的起義後。曾國藩也將自己的兵權全部交出。避免了歷史上無數因兵權不交而被殺的悲劇再次上演。其次,曾國藩很懂得掩飾自己,與太平天國戰役進行到關鍵點的時候。曾國藩數次寫信給家中,通過晚清的驛站進行家書的傳遞。家書的內容都是一些詢問"家裡莊稼收成如何"、"家裡的豬下了幾個仔"之類的瑣碎。讓遠在熱河的咸豐皇帝在面對群臣的反對之時,淡然拿出一份"曾國藩家書"平息了這場風波。最後就是曾國藩保持了一顆清醒的頭腦。在消滅太平天國運動湘軍達到頂峰之時。曾國藩就意識到了清廷的警惕,更何況在剛剛取得勝利之後。清廷便召集蒙古精銳防備曾國藩,其周圍的 漢軍左宗棠部、李鴻章部也都是效忠於清廷的。還有就是他的弟弟曾國荃,是最力主曾國藩稱帝的,但是,後怕曾國荃稱為第二個趙光義的曾國藩在深思熟慮後,選擇了做一名忠臣而不是做皇帝。

從歷史角度看,曾國藩做出了十分明確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帝兒 的精彩文章:

他是民國四公子,曾買下傳世最古墨跡,天下第一藏
亂世敗類石友三,曾經火燒少林寺

TAG:歷史帝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