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0多人齊聚即墨,王羲之後人尋根琅琊王氏始祖

70多人齊聚即墨,王羲之後人尋根琅琊王氏始祖

半島客戶端記者 劉純來 高曉飛

「書聖」王羲之,一篇《蘭亭集序》被贊為「天下第一行書」,其家族琅琊王氏更是人才輩出,名滿世界。4月8日,來自全國部分地區的70多位王氏後人齊聚青島市即墨區溫泉街道皋虞村,舉行「王羲之後人尋根祭祖暨文化交流活動」,尋根琅琊王氏,祭奠王吉古墓。

王吉古墓群

據悉,琅琊王氏發源於即墨皋虞村,後遷居臨沂。王吉古墓群1982年被列為青島市政府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皋虞村計劃將王吉古墓群及王氏文化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重點打造文化旅遊村,發掘和傳播琅琊王氏文化。

4月8日中午,一輛滿載著來自全國部分地區70多名王氏後人代表的大巴車,緩緩駛入青島市即墨區溫泉街道皋虞村。下車後,王氏後人們迫不及待地在村口牌坊前拍照。記者看到,巍峨的牌坊聳立在村莊入口,正面上書「羲之祖居」,兩側為兩幅讚揚皋虞古今的對聯,背面上書「皋虞古城」。穿過牌坊,寬敞馬路兩側是12座石像迎接來客。其中,東側為皋虞諸侯國的六任諸侯王石像,西側為六名王氏名人石像。

中國王姓文化委員會送來的「王氏始祖像」。

隨後,一行人來到位於村莊西北一公里處的王吉古墓群。焚香、念祭文、齊叩頭……在墓群前,臨沂市蘭山區望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琅琊王氏孝聖、友聖王覽第48世後人王偉勛致悼祭文,王氏後人代表鄭重地舉行了祭祖儀式,並將「王氏始祖像」等禮物贈送給皋虞村。

「能看到的墳包有九個,還有的在歷史發展中被夷平為農田,目前已知墓群里共有22個墓,佔地數百畝。」青島市即墨區溫泉街道東皋虞村黨支部書記王仕堯向記者介紹。記者看到,九個隆起的墳包依次分布在田地里,從外部看去和普通的土堆沒什麼不同,墳包周圍已被柵欄圈圍保護起來,還設置了監控攝像頭和專人值班。據悉,監控攝像頭已連接公安系統,防控盜墓行為。

「羲之祖居」牌坊吸引王氏後人代表們紛紛駐足拍照。

「根據史料記載,王氏始祖為東周靈王太子晉;其十九世王元為避戰爭災禍來到皋虞,成為琅琊王氏的始遷祖;王吉墓葬群中已明確的墓主王吉為王氏第24世。」王仕堯介紹,王吉在歷史上很有名,他曾擔任西漢諫大夫,他的兒子王駿曾任宰相,孫子是撫平侯王崇,到晉代湧現出的宰相王導、大書法家王羲之都是他的後代。

「既然村莊有如此淵源的歷史和文化,我們便不能將其埋沒。」王仕堯告訴記者,村莊將不斷發掘和傳播琅琊王氏文化,計劃將王吉古墓群及王氏文化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在街道和區政府的支持下,重點將其打造成旅遊景點,發展村莊文化旅遊產業。 花絮琅琊王氏後人的感受與期盼 「很高興能到即墨皋虞看一看琅琊王氏起源地,對於墓葬群的保護和琅琊王氏文化的發掘,我們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來自王羲之故居所在地臨沂市的王氏後人王照倫對記者說,臨沂和即墨的王氏後人應增加文化交流的機會,共同將王氏文化,尤其是家訓中「孝的最高境界是讓父母以子女為驕傲」的文化繼承並傳播出去。

王朝利是中國王姓文化委員會的秘書長,他自半月前收到要來即墨皋虞尋根祭祖的通知後,便一直為當天的活動做準備。4月6日,王朝利提前從河南鄭州趕到臨沂與其他人會和,並千里迢迢帶來了一幅精心準備的「王氏始祖像」。「世界上的王氏後人都沒有始祖像,但我們通過查家譜資料,繪製出了這一幅最像的『始祖像』,打算將其作為王氏始祖標準像向全世界推廣。」王朝利表示,藉此機會將畫像贈送給即墨的宗親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島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七旬農民用泥巴捏出水滸108將,個個栩栩如生形神兼備
上天入地,顏值爆表!半島記者帶您提前領略11號線沿線風光

TAG:半島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