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爭輝文字坊:八杜村歷史沿革

王爭輝文字坊:八杜村歷史沿革


八杜村屬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關鎮轄,位於張家川縣的西部,俗稱西片。【詞語釋義:片,指較大地區內劃分的較小地區。西片,張家川縣西部地區(如龍山、大陽、馬關、連五等一帶)】由於馬關人多好書畫、文學、武術、體育、雕刻、剪紙、攝影等,馬關鎮自古便有「文化之鄉」的美譽,鎮轄諸村人傑地靈、才俊輩出。八杜村坐落於此,是一個民風淳樸、懷抱山郭的村落,山群綿亘蜿蜒、公路蛇形穿行,東與廟灣、陰屲檯子毗鄰、西與石川村交界、南與八杜溝接壤、北與鴨兒坪相靠。傳說早在戰國時期這裡已有人煙,可畢竟是傳言,即便是寧可信其有也無從考證了,因此也就沒有太多的悠久史跡和古老文明了,但是這個現代村落的歷史還是可以考究的。


馬關人在習慣上都喜歡把八杜村稱作八杜山,有人說是這裡山多的緣故,遂得此名,其實多思便能得其解,如斯解釋也在情理之中。還有一些有趣的說法,我就爬梳剔抉,擇一而述了,說是這裡曾經蒼山密林,諸多仙人居住,常有八隻神兔出沒,所以就取諧音叫作八杜山。讀來便知是一段神話,權當是八杜山先民們某種意義上理想的追求罷了,它只是一種精神寄託和美好的嚮往。倘若說的更嚴謹些,一直以來,八杜山的「杜」是鮮為人知的一個錯別字,或者說有人刻意為之,是被改寫過的。據村裡老一輩念過私塾的人講,八杜山原寫作「八圖山」,也有見過八杜山王氏宗族大印、公社公印和八杜山王氏族譜【詞語釋義:族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書。由帝王本紀及王侯列傳、年表等演變而來,記載的是同宗共祖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的一部分人回憶,印章和族譜上也是「圖」字,可惜的是40年代重見天日的族譜早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焚燒了。

喜歡或者精通書法的人都知道「圖」的繁體字是「圖」,筆劃繁多,書寫比較困難,翻翻歷史你就會了解我們的文字是從繁到簡有過改革的,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是簡體字。當時是為了書寫方便就改寫成了「杜」字,所給的說法是八杜山有山有林,「杜」可以會意的理解為樹木和山土的組合,與林作伴,靠田吃飯,所以八杜山的叫法就一直沿用至今了。然而,喚作「八圖山」才是一種極為精準的叫法,在古漢語中講,「圖」從囗(wei)、從啚(bi),表示範圍,徐鍇【徐鍇簡介:徐鍇(920~974),南唐文字訓詁學家,善作文,精通文字學。字鼐臣,又字楚金,原籍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宋軍圍金陵,憂懼而卒,年五十五歲。平生著述甚多,今僅存《說文解字系傳》40卷】也曾曰:「圖畫必先規畫之也,故從囗」,更有史料可加以證明。一是顧炎武【顧炎武簡介: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人,本名絳,乳名藩漢。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在《日知錄》中引用《蕭山縣誌》,曰:「改鄉為都,改里為圖,自元始」 。康熙《漳浦縣誌》中記載,說「都」、「圖」為明制,是為賦役而設。曰:「明制,城中曰坊,在鄉曰都,每十一戶為一甲,十甲為一里,每里一圖」。 二是趙翼【趙翼簡介:趙翼,(1727—1814年6月5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詩人。字雲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長於史學,考據精賅。】註解《日知錄》時寫道,「……則鄉都圖之制起於南宋也」,並說「都圖」制起始時間「顧氏蓋亦失考」。據乾隆《龍溪縣誌》載,南宋時龍溪已出現「都」,《志》卷首曰:宋時分六鄉三十三里,一百一十五保,淳祐間,改里為三十都」。故於此可見,即便不去深究「圖」制的始制時期,我們也不難發現「圖」是地方區劃的專有名詞,數字八隻是編號而已,所以「八圖山」的稱法可深信無疑了。乃至於今天,譬如說張家川縣連五、秦安縣等地方,老一輩人依然保持著頭圖、二圖、三圖……的叫法,聽他們講最多劃分到了十圖。


八杜村王姓者居多,亦是馬關鎮被王姓人覆蓋的村莊之一。官方權威統計顯示,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位的大姓,擁有人口近一億,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4%。王氏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從歷史發展來看,八杜村的王姓出自子姓,【詞語釋義: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為姓。商朝祖因生在殷水,因之為姓,後又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勞,被舜帝封在商地,並賜姓子。據《古今姓氏書辯證》和《通志·氏族略》:「商始祖偰,為舜之司徒,受封於商,賜姓子。】是子姓為王的後裔,有3100年的歷史。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道,其叔父比干數次犯顏強諫,卻慘遭殺害,葬在當時的國都朝歌,今河南衛輝北附近。後來比乾的後代為躲避殘害,子孫世代為他守陵,並改王為氏以紀念,於是就此生活。歷史考證,歷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於河南地區,有記載「商帝王族後,比干之後,居汲縣,世稱汲城王」,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但是,八杜村人並不是依此而可以直接認為是甘肅人,歷史有載我們的先祖最初是生活在山西的,山西的王氏大祠堂便是最好的證據,而且祠堂內的族譜上還寫有八杜山先祖的姓名。關於八杜山人是山西人的說法,一是來源於山西洪洞【詞語釋義:洪洞縣,是山西人口第一大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山西省南部。洪洞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華人老家」。】大槐樹遷民的傳說,二是來源於八杜山先祖們給子子孫孫留下的後話,這種說法已歷600餘年,我們八杜村的人正是在中國人口大西遷之際,自山西遷戶而來的。


踏破鐵鞋、千折百轉,八杜村先人們的遷徙之途歷盡周折。山西《洪洞縣誌》和洪洞縣《大槐樹志》中記載,明永樂年間,官府曾達七次之多將百姓依次遷出此地。洪洞縣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人們離別之前,都會在在樹下傾訴離情,拜奠故土。八杜山的先祖們離開家鄉來到了陝西省武功縣,在大寨子村定居下來,道聽途說,從清朝到民國時期,每隔三五年,就有山西人來向王氏後人收取一定數額的墳頭錢用於祭祀祖先,直到民國後期,山西那邊的族人就再也沒來過,聯繫也就中斷了。後來陝西鬧荒,人們無以為食就逃難到了天水,現居於此。再後來由於受當時歷史時代的限制,絕大部份人再也沒有回到家鄉,只有洪洞縣、大槐樹、大樹上的老鸛窩成為對家鄉的記憶。於是洪洞縣、大槐樹、大樹上的老鸛窩就牢牢地印記在先祖們的腦海之中,成為這一代又一代八杜山後裔們的祖居之地。


講到這裡,還有一句特別有意思的傳說,這也是八杜山王姓人獨有的,「誰是古槐底下人,脫履小趾驗甲形,」人們在盤查祖籍時,常常脫鞋拉襪,驗看腳小趾是否甲形,用來確定祖脈,關於這個又有好幾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遷民時,被遷農民多把自己初生子女的雙腳小趾咬裂,以示紀念;另一種說法是當時官方強行遷戶,因為怕人們逃跑,所以就用刀子在每個人腳小趾上砍一刀,作為記號,以待發配;最後一種說法就有些故事性了,但村裡上了年齡的老人大都這樣講,說是從山西前往陝西途中,由於飢餓無以為食,偷盜人家的蘿蔔被發現後用斧子砍的。不論如何去講,至今八杜山子子孫孫的腳上小趾指甲蓋都是兩半的,這點毋庸置疑,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對歷史的佐證。

繼續考究,八杜山的先祖弟兄三人又一次從武功縣【詞語釋義: 武功縣,隸屬於陝西省咸陽市,位於關中平原腹地,東接興平市,南臨渭水與西安市周至縣相望,西靠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寶雞市扶風縣,北和乾縣接壤。距西安市87千米、咸陽市50千米,縣域面積397.8平方千米,]武功是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穡之地,也是大漢忠臣蘇武的故里、唐太宗李世民的誕生地。】被分流遷居到馬關。最初他們是居住到廟灣的,廟灣坡上的三個土窯是最好的證明。勤勞的先人們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祖祖輩輩,繁衍生息,最後才形成今天三庄王的居住格局,按輩分分下來陰屲檯子是太爺輩,八杜山上是爺爺輩,廟灣是父輩,八杜溝是兄輩。所以,現如今這幾庄是不允許通婚的,這既是一種嚴格的宗族觀念,又是對中國古代同姓不婚思想的繼承與發揚。歲月更替,然而八杜山人的遷徙並沒有結束,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發生過一些小規模的人口流動。譬如,秦安縣隴城鎮張家灣兒王姓,龍山鎮汪家王姓(是王珠生家門親房,六組王喜合),龍山鎮東關王姓(是王定安家門親房一組王雙虎)馬關鎮上竇家上王王姓,關路王姓(王峰兒,王寶寶等弟兄五人一脈,關路現為八杜村七組)等,他們遷徙的具體原因不詳,無人得知,可是八杜村人這一點也不假。


如今,八杜村的發展日新月異,雖然不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但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八杜村的子孫後代們會緊跟時代步伐,攜手共進,邁向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書寫新的歷史篇章。


作者簡介

王爭輝,男,漢族,生於1996年,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關鎮人,現就讀於甘肅政法學院民商法專業。文章散見於《星河》、《關山文藝》、《美文界》、張家川在線、張家川視線、阿陽之窗、E度空間等刊,累計發表三萬餘字。張家川縣收藏協會(書畫創作類)會員,丹青雲畫室,丹青雲家教輔導創始人,張家川縣第一高級中學社會實踐「隴上曦川」活動社第二屆社長,現編為個人獨立社會公益組織,國畫作品入展2016年「清風·張家川」廉政書畫攝影展,書法作品在馬關鎮第二屆2017年「慶七一」書畫展作品遴選中被評為優秀參展作品,2017年書法和國畫作品入選「第十屆全國書法繪畫大賽」,並獲得優秀獎。鍾情書法和繪畫藝術,熟悉各類藝術字的手繪,業餘愛好詩歌、散文創作和攝影,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點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家川阿陽之窗 的精彩文章:

TAG:張家川阿陽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