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爸媽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要怪孩子情商低

爸媽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要怪孩子情商低

置頂兒童心理課堂,伴你探索解讀兒童心理,閱讀、看見

1

孩子喜歡錶達情緒

早上醒來,正打算給兒子揶揶被角時,他醒了。

一轉頭看到我的手搭在他昨晚拼好的磁力片太空車上,並且車子已經碎了,立馬翻臉。

大喊:「媽媽,看你的手把我的太空車壓碎了!」

我說,「真遺憾,它碎了。」(其實內心戲是這樣的:關我啥事呢!你的床這麼小,睡覺又跟打拳一樣,放這裡能不壓碎?!)

他越說越氣,從抽抽搭搭變成嚎啕大哭。

看他情緒失控,我回過頭來安慰說:「看到太空車壓碎了你一定很沮喪,如果我有一件寶貝被壓碎了,也會難過的,我陪你難過一會吧!」

我幫他蓋好被子,握著他的小手,他各種不讓我碰,表達著自己的憤怒和沮喪。

大概過了幾分鐘,他從小床爬到我的被窩裡,摟著我的脖子有說有笑起來。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只要媽媽能扛得住焦慮,不激化矛盾,便很容易化解。

阿德勒說,孩子喜歡用喜怒哀樂支配大人,這是他們慣用且奏效的把戲。長大以後,如果還想用這種情緒支配別人,那就幼稚了。

情緒並沒有好壞,但是情緒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小的時候有媽媽接納我們的情緒,但是長大之後,踏入社會,沒有人願意做我們情緒的垃圾筒。

哲學三大基本定律的對立統一律揭示:每個事物都包含且離不開它的對立面。如同手心的背後是手掌,手掌維持了手心的存在。

那麼,一個表達情緒的孩子背後是什麼呢?

2

大人經常隔離情感

昨晚,我在公交車上看到一位姥姥帶著她三、四歲的外甥上車。起初小男孩不停地說話,「姥姥,這是哪裡?那是什麼?……」姥姥一一回應。

過了一陣子,孩子從凳子上站起來,姥姥要求他坐下。

後來孩子又踢打前面的座位,姥姥說,不可以,會把凳子踢壞。

沒多久孩子又用手劃車窗玻璃,姥姥說,別動,很臟。

等我要下車的時候聽到孩子說,「姥姥,我想媽媽了」。

姥姥說,「媽媽還在上班」。

這時,我看到孩子明顯的焦躁了起來,嘴裡哼唧著,手不停去抓姥姥的衣角。

孩子會說很多話,但最終要表達的是需求。小男孩想媽媽了,他有些焦躁不安甚至有些傷感,他通過很多方式想引起姥姥的注意,但直到孩子說想媽媽了,姥姥還是沒有注意這個情感的需求。

姥姥站在理性的視角,她認為:媽媽在上班,你是沒辦法見到的……而忽視了情感的視角,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現在不安、焦躁、傷感,他需要姥姥給他一些情感的關照。

大人一旦共情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就會視大人為盟友而倍受鼓舞。如果沒有情感的鏈接,對孩子來說再親的人都是一個冷冰冰的旁觀者。

如果我們總是隔離情感,慢慢的孩子也會因為沒有得到我們對他情感的關照開始不接納自己的感受,覺得某些體驗是不應該的。

這除了造成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思維之外,也逐漸讓孩子放棄了自己對情感的需要和表達。

很多成年人「隔離情感」沒有「同理心」和如此的養育不無關係。

3

教會孩子表達感受

教會孩子表達感受首先要做到接納孩子的感受。可以遵循「三不原則」:不評判、不說教、不羞辱。

經常是孩子一說話,就被媽媽否定了。比如孩子摔倒了一邊哭一邊喊疼。媽媽會說,「有什麼好哭的,男子漢大丈夫,要勇敢……」這種評判性的話比比皆是。

評判,是父母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了孩子,一貫的評判會讓孩子失去自我體驗,並且一旦體驗到真實的感受便開始攻擊自己,覺得這是不應該的。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認為這將會給孩子塑造一種自己和自己的暴力溝通方式,也就是自己對自己的不接納。

父母對孩子的感受保持中立性的接納,這有助於孩子「真性自體」的發展。

在嬰兒觀察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的母親願意讓孩子有自發性的、主動的反應;有的母親則願意逗引孩子,在孩子自發反應之前先給孩子刺激。

按照溫尼科特的理論,這兩種母親的行為方式會讓孩子產生兩種不同的反應模式。前一種是主動的,自發的,真誠的,發展出「真性自體」;後一種則是被動的,應對的,虛偽的,反展出「假性自體」。

越來越多的90後和00後會表達「不同意、不喜歡……」這真是一件特別讓人羨慕的事情。人畢竟是為了自己的感受而存在的。

貝克萊主教有句名言:存在即被感知。

如果我們無法體會自己的感受,就會覺得人生特別的虛空,很難尋找到生命的意義。

心理作家胡慎之說:這是一個感受的時代。

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是跟自己真正地待在一起。當我們接受了自己的感受時,我們也就體會了自己,也就有能力去真正的體會別人。

4

解決問題要會表達訴求

從表達情緒到表達感受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但無論情緒還是感受都不能有效的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這是孩子價值感,歸屬感和貢獻感的源泉,有助於培養孩子健康的自信。

中國媽媽們都特別羨慕美國孩子的陽光自信,於是我們也開始提倡鼓勵教育,全家人最愛說的話莫過於,「孩子你真棒!你能行!我相信你!」

如果你對孩子本來就應該做到的部分也大加讚揚,那麼他們自發的部分,會因外界刺激(讚揚)的干預,變成了受他人影響和操控的行為,而失去自發性。

僅僅依靠鼓勵和讚揚,並不會令孩子的自信心大增,久而久之,有可能讓他懷疑你的真誠。更糟的是,習慣了接受讚美的孩子,面對批評和挫折時,容忍度也會降低。

這還不是關鍵,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的前提錯了,鼓勵和讚揚就一定讓孩子自信嗎?

這就像你前面有一隻老虎,有人對你說,「我相信你!你能行!你很棒!」這樣你就不害怕了嗎?不會的,還是害怕。那怎樣你才不害怕?如果你有一把槍,能一槍打死老虎,你還害怕嗎?

同理,孩子的自信不是來自於鼓勵和讚揚,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對真實能力及狀況的掌控感,也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緒的表達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情緒只會吞噬問題本身。社會事件中的情緒還容易將人裹挾,迫使人不得不採取某種明確的態度,這就造成了更嚴重的情緒對立。

如果任由情緒主導發散,慢慢我們會發現,到頭來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轉變成了情緒的較量。

心理學認為,情緒和情感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映,外界事物符合主體的需要就會引起積極的情緒體驗,否則便會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

這說明情感背後隱藏著需要和欲求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全球教育領域非暴力解決衝突的最佳實踐之一,而其核心靈魂即是看穿語言背後的需求。想要有效的解決問題,洞悉需求,表達訴求。

當我們識別一個人是否成熟時,就看他是在表達情緒還是在表達訴求。

-END-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記分享到朋友圈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課堂 的精彩文章:

放心,那個給不了你錢的男人也給不了你愛
想用生個孩子來拯救岌岌可危的婚姻?

TAG:兒童心理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