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爸爸,我們家好冷

爸爸,我們家好冷

【邵長宇專欄】

爸爸,我們家好冷

原創作者|邵長宇(北京雨仁法治教育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校長傳媒專欄作者/全國生命教育形象大使)

眼前是一幅畫,描繪了原始森林的風景畫,中間被一排柵欄分割開來。近處,地理空間比較小,這邊是恐龍蛋化石挖掘現場,另一邊是用欄杆圍在一起的三具恐龍骨骼化石;遠處,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鬱鬱蔥蔥的林間是一群恐龍,原始森林的中間有一片水域,水裡住著兩隻恐龍,傍邊還有兩隻鱷魚。在挖掘的現場和森林之間有一扇大門相連,遊客們正在柵欄外欣賞眼前的美景……

這是一幅景緻別異,生機勃勃的畫作,描繪了一幅遠古時期森林裡的一個場景片段,有高大的樹木、恐龍,一片生機盎然;這又是一幅穿越歷史的畫卷,似乎眼前的考古現場,穿越時空,還原映襯了幾億年前的那個場景,今天和昨天就在眼前。

作品出自一名初一的學生——王凡。王凡是一名平凡的學生,卻是一個「不平凡」的孩子。進入初中,媽媽眼裡的王凡「麻煩」不斷。和其他初中孩子的媽媽一樣,最讓媽媽頭疼的是王凡的成績——語數英三科成績不過百。這樣的成績怎讓媽媽不上火?晚上,每當回到家裡,看著慵懶無學、無所適從的王凡,再看看家裡地板沙發上的雜亂堆放衣服、飯桌上的無人洗刷的碗筷……忙累了一天的媽媽氣不打一處來,無奈無助的怒火瞬間自燃,立馬「閃爆」整個客廳,媽媽不僅言語中傷,而且拳腳相向,這怒火燒著了自己,也灼傷了孩子,情緒的「爆燃」過後,母子兩人相擁而泣……本個學期,這樣的情景,在這個家裡持續「上映」。

媽媽急了?

「邵老師,我該怎麼辦?」

千里之外,媽媽打來電話。

王凡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三歲的時候,媽媽和爸爸離婚了,一張不足百字的離婚證明書揭開了一個家庭的命運轉折的序幕。爸爸婚姻的「出軌」也引來孩子生命成長的「出軌」。王凡判給男方,和奶奶爺爺生活在一起,爸爸不務正業,媽媽不在身邊,王凡的生命在風雨中飄搖,無法紮根,何談健康成長。該入學了,媽媽為了孩子的未來,接到身邊。媽媽苦於掙錢養家,加緊了匆匆行走的腳步,起早貪黑,更無暇照顧孩子心理的成長,把能有的一點時間都盯在了孩子的分數上。

「我經常惹媽媽生氣,媽媽看見我的成績不好就著急。」

「考試落後了,媽媽就知道打我」

「我小時候在奶奶家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媽媽看了老是埋怨我,我心裡也知道,有時改不了……我對不住媽媽。」

「我從來沒有見過我爸爸,從小沒有一點爸爸的印象。」

「爸爸,你在哪裡?我們家好冷!」

坐在我面前的王凡說著哭了,他流淚了……平時,挨媽媽打罵都強忍淚水的王凡,這次真的哭了,哭的那麼的傷心,哭的那麼的難過。他哭的或許是對自己不公的遭遇,或許是對媽媽的悔,或許是對爸爸的恨……

讓我們再回到這幅畫,其實,這是一個沙盤遊戲。我們從王凡擺放的這幅畫中彷彿看見一個隱含在畫里的孩子,他渴望親人的陪伴,內心充滿了向上生長的力量,他希望交流和溝通,內心是孤獨寂寞的。

毋庸置疑,單親家庭孩子的內心是最痛最苦的。今天,王凡在學習上已經出現了厭學抗拒的排斥,明天,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單親孩子+青春期的疊加反應,「毛病」會接踵而至,情況會變得越來越糟,後天就會是一個「問題孩子」。

如何讓問題到此為止?

單親孩子是「冷」的。這是一種孤獨的冷,冷在悲涼;這是一種心靈的冷,冷在悲憫;這是一種懼怕的冷,冷在悲哀。人是情感動物,生命成長不僅需要物質的需求,而且更不能丟失心靈的撫養。物質養育和心理撫育兩者必不可少。媽不在旁,爸不在邊,看似最普通的一句爸媽,卻是不可缺少的心理撫慰。有的孩子甚至一年都撈不得喊一句媽,叫一句爸。媽媽的一句話,爸爸的一個擁抱,一杯茶,一桌餐……這些父母的呵護更是一種奢望。聽聽爸媽的故事,講講學校的事情只能是夢中的渴望。我害怕了,能對誰說;我難過了,誰來安慰我——這些連大人都不能承受之痛,卻無情的在戳痛孩子心靈,他們甚至都無法也不能喊出一聲痛來,只能默默的承受在心。是的,單親家庭苦於這樣那樣困難,無法照料和陪伴孩子,難道這些大人的錯誤非要無辜的孩子們來買單嗎?他們真的很冷——人冷,心更冷。所以,單親孩子缺少的就是溫暖。暖,是心理療愈的最好良藥。暖發源於愛,來自於陪伴。單親往往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庭缺失溫度,親情缺乏溫暖,生活缺少溫馨。一個是家庭的生活,一個是家庭的生命,孰輕孰重,不言自明,因此,爸媽真的不能讓愛釋手,給孩子加衣驅寒慰暖。爸媽能做的只有還回曾經的愛,找回曾經的溫暖,撿回曾經的陪伴。

單親孩子是「懵」的。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特別是進入青春期以後,身心發展的困擾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加之身邊沒有大人的指導和幫助,單親孩子很容易會迷失自我,誤入歧路。這一時期,孩子很容易產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問題。自閉自卑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單親孩子遭受的打擊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們還不具備自我調整心理的能力,不願與人接觸,對周圍的人常有戒備、厭煩,表現出神經過敏的癥狀。他們總懷疑別人會在背後議論自己家庭的缺損和父母的離異,認為別人都瞧不起自己,不願向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閉,不願外出活動,不願與人打交道,表現出孤獨、內向的性格特徵。特別是看到同伴們與父母親親熱熱、幸福美滿地玩耍、嬉戲的時候,心中的悲傷、失落使得他們產生憂鬱和自卑的心理,孩子們找不到自己的快樂,看不到自己的快樂在哪裡,於是拒絕快樂,沉浸在憂慮、悲傷中。單親孩子更容易逆反。由於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為別的孩子奚落和欺負的對象。然而他們也渴望尊嚴,渴望被人欣賞,於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現出與眾不同,有時甚至喜歡「頂牛角,對著干」,以顯示自身的存在價值。自閉自卑和叛逆造就了單親孩子「懵」的生命狀態,這是一種混沌的生命狀態,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誰我在哪裡?他也在極力的定位自己,尋找生命的方向。他和平常孩子唯一不同的是:單。在這個生命漩渦里沒有人能給他指指方向,沒人能給他伸出一隻手,沒人能在背後推他一把,更沒有人能對著他喊一聲:孩子你真棒!「懵」最需要的是「醒」,喚醒這個懵懂的生命。爸媽能做的就是喚醒眼前的這個陷入漩渦里的生命,給他一個向上生長的生命力量。

單親孩子是「懦」的。「你也許不能控制你的環境,但你可以控制你對環境的反應。」康多莉扎?賴斯曾經說過。「懦」最需要「強」。是的,單親孩子沒有別的選擇,唯一能選擇的就是改變。這種改變需要內力的驅動,源自內心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是附加的,而是萌發於自我。是自我的革弊,自我的覺醒,自我的爆發。這種自我起始於自信。所以,變強是從自信開始的。爸媽要做的是一點一滴的長養孩子的自信。單親爸媽極易犯的一個錯誤是滿眼都是孩子的缺點和不足,瞧不見孩子一點的優點和進步。張嘴都是你怎麼怎麼樣,開口就會不能這不能那,孩子整日在否定和批評的環境里,哪來的自信自強。改變要用欣賞的眼光,讚譽的角度,發現美的方式去肯定認可孩子,放大孩子的優點,為孩子開啟一條自信陽光堅毅的生命成長大道。

話又說回來,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單親孩子具有獨特的優勢,這種突來的變故讓他們逆風飛揚。古今中外教育史表明,單親家庭子女成才,是歷史上不可忽視的現象。也就是說,對於子女成才來說,單親家庭不僅有負面的因素,同時也有正面的因素。首先就表現為,這樣的家庭讓孩子從小就面對逆境,在逆境中成長,逆境中更容易形成有利於成功的品質。溫斯頓丘吉爾曾說:「著名人物通常是不幸童年的產物。在缺乏對目標的無情恪守和不息的天生智慧的情況下,宏偉大業是很少能實現的,為了這種恪守和智慧,童年環境的強烈壓抑、不幸的悲痛、輕視和奚落的刺激都是必需的。」丘吉爾本身就出生於一個不太正常的家庭:他母親第一次再嫁,繼父比丘 吉爾只大兩個星期;第二次再嫁,繼父比丘吉爾倒小三歲。 其次,單親家庭環境,對兒童形成某些特殊的心理品質有所助益。這些都是單親孩子的天然優勢,因此,爸媽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勢,利用好孩子的優勢,順「勢」而為,借「勢」生長,「單」同樣可以綻放更美精彩。

「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單」的態度!

春暖花開,希望王凡的家庭今天不冷!

▲作者邵長宇近照

(本文為邵長宇老師原創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校長傳媒 的精彩文章:

我們對世界說「再說」,世界對我們說"再見」

TAG:校長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