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年絕響 萬世樂表:曾侯乙編鐘

千年絕響 萬世樂表:曾侯乙編鐘

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它是中國古代 大型打擊樂器。

在古人心目中音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周禮·春官》中記載著當時的音樂美學理論:音樂是「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百物之產,以事鬼神,以諧萬民,以致百物」的一種精神活動。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認為在人格修養中,樂起到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孔子還說:「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這是他對音樂的極高評價。

音樂是古人生活的必須,那承載音樂的媒介就是各種樂器了,在各種樂器之中,編鐘算得上是中國禮樂文化象徵了。

著名考古學家鄒衡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什麼能夠代表中國?在我看來無外乎兩者,一是秦始皇兵馬俑,二是曾侯乙編鐘。」

1977年9月,湖北隨州城郊的一個小山包上,沉睡於地下2430年後,曾侯乙編鐘得以重見天日。

那一天,隨州城郊擂鼓墩駐軍擴建營房過程中, 偶然發現了曾侯乙墓。這是個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6倍的「超級古墓」。 當勘測小組趕到現場時,部隊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頂層僅差80厘米,只要再放一炮,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會永遠不復存在。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時,墓室積水抽干後,雄偉壯觀的曾侯乙編鐘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場的人都被這座精美絕倫的青銅鑄器驚呆了:歷經二千四百多年,重達2567公斤的65個大小編鐘整整齊齊地掛在木質鍾架上。

編鐘出土後,文化部的音樂家黃翔鵬、王湘等人趕到現場,對全套編鐘逐個測音。檢測結果顯示:曾侯乙編鐘音域跨越5個半八度, 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

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曾侯乙墓編鐘的鑄成,表明中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中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文明古國」的歷史輝煌。

小國奇蹟:「古代樂器之王」為何出在曾國?如此宏大的樂器,為何出現在不為人知的曾國,而不是其他諸侯大國?

其實,不只曾侯乙對音樂有特別喜好,在禮樂制度下,歷代曾侯都重視音樂。據考古記載,曾侯是周朝重臣南公之後,曾國就是周王朝正統的代表,自然重視貴族教育「六藝」之「樂」,也格外維護當時堪稱周朝治國基礎的禮樂制度。當然,曾侯乙墓地出土如此宏大的編鐘,與歷代的積累、沉澱也不無關係。

曾侯乙編鐘出土至今只公開演奏過三次。

第一次奏響是1978年8月1日,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重新向世人發出了它那浪漫的千古絕響。編鐘演奏以《東方紅》為開篇,最後以《國際歌》的樂曲為落幕。

第二次奏響是1984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省博物館演奏人員被特批隨編鐘進京,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為各國駐華大使演奏了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創作曲目《楚殤》以及《歡樂頌》等中外名曲。

第三次奏響是1997年,著名音樂人譚盾為慶祝香港回歸創作大型交響樂《交響曲1997:天·地·人》時,由國家特批再次敲響了編鐘。

三次之後編鐘再也沒有敲響了。

兩千多年的古老編鐘,在新時代下被敲響,展示了它原本就有的強者之音,盛世之音,正統之音。

GIF

關注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到家 的精彩文章:

米上刻字——傳統絕技竟然是古代考生作弊的工具
奇珍異寶:董爺南紅珍寶

TAG:慧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