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航天日:我們的征途是星辰

世界航天日:我們的征途是星辰

______________SUPER A 科學探索中心 「 航 天 日 」______________

圖片來源: unsplash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

最近小編看了一部叫《泰坦》的科幻片,講的是給星際移民進行各種訓練與實驗的故事,雖然電影沒有太多的看點,但卻勾起了小編小時候的飛天夢想,但小編最近接收的天文知識還是來自於《三體》,實在是匱乏,於是就向見多識廣的H博士來請教。

首先小編拋出了最關心的問題「你看我能當宇航員嗎?」

H博士眯著眼打量了好一會兒,丟出一句越前龍馬的口頭禪:「まだまだだね(MA DA MA DA DA NE—你還差得遠呢)」。

接著就搬出了美國選拔職業宇航員的標準:

1.必須要有一所正規大學授予的本科學位專業是工程、物理和數學三大類,學位越高越好;

2.至少1000個小時的噴氣機飛行經驗,最好有基本航天飛行測試經驗;

3.身體條件:關於視力(標準視力—不能近視遠視)、血壓(坐姿血壓不超過140/90)和身高要求(157-190cm)

小編一看,除了身高和血壓沒有一個符合的,有點心灰氣冷,「怎麼宇航員和考公務員一樣還有專業要求的呀。」

GIF

「即使符合要求,你還得接受各種訓練,比如,飛機飛行訓練、大型離心機上的超重耐力訓練,水下失重模擬訓練等,那可是很辛苦的。」H博士嘿嘿一笑:「不過,不要灰心,你還有機會的。」

國際空間站曾經在2001年到2009年期間推出了「旅遊」和「體驗」類服務,這些人的選拔基本上條件很寬鬆:身體健康。

正當小編的眼睛開始閃光的時候,H博士接著道:「不過還有一個隱性條件,有錢,非常有錢,因為要在國際空間站過一段時間宇航員的生活需要花費2000-4000萬美元。這實在是太貴了,所以現在這項服務已經關閉了。不過最近有報道稱另一項太空旅館的計劃已經擺上日程,大約2022年開始迎客,這次價格要便宜點,950萬美元。」

「這麼貴,看來此生無望了。」小編算了算每月的盈餘,並估算了一生能賺的錢數,發現差距比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還要遠,「看來肉體的太空旅行是指望不上了,只能在精神上神遊太空了。」

GIF

「這已經很好了,與古人相比,我們對宇宙的了解要豐富得多,而且我們的航天事業發展得很快,說不定有生之年能到太空一游呢。」H博士不無憧憬地說。

「航天業是怎麼發展的?你說說唄。」小編道。

「好,快到世界航天日了,那就從它說起。」H博士爽快道。

每年的4月12日,都是「世界航天日」。該節日之所以設立在4月12日,是因為在1961年的4月12日,27歲的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實現了人類首次遨遊太空的壯舉。

其實在此之前人類已經對飛天做出了許多探索。

比如,1926年美國火箭專家戈達德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液體火箭飛行試驗,雖然火箭只飛了12米高,56米遠,可能還沒有我們過年放的煙花飛得高,但以液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裝置的火箭的第一次成功飛行具有深遠的意義。它是我們飛出地球,飛向宇宙的關鍵。

但推動液體火箭的發展的不僅有人類對飛天的渴望,還有戰爭,因為液體火箭裝上彈頭和制導系統就是導彈。

液體火箭

1942年德國研製的V-2導彈飛行了180公里,是歷史上第一枚彈道導彈,而V-2火箭便成了人類擁有的第一件向地球引力挑戰的工具。

不怪當時德國牛,他們的科技確實是厲害,不過仍然招架不住其他國家的群毆,德國戰敗。

V-2導彈

1957年10月年蘇聯用「衛星」號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雖然這顆衛星沒什麼大用,但它意義重大,是第一個被人類送入太空的航天器,開創了人類的航天紀元。

「衛星」號

因為在冷戰時期,前蘇聯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給美國帶來了很大的恐慌,迫使美國加大了航空的研究。1958年1月,美國成功發射了自己的第一課衛星「探險者」1號。

「探險者」1號

之後載人航天的發展使航天技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當然,在載人之前,必須進行動物實驗,50年代後期,出現了攜帶動物的人造衛星,對各種技術進行了全面試驗,1961年4月,還是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在太空圍繞地球一周飛行108分鐘後返回地面,完成了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的壯舉。

「東方1號」飛船

這同樣極大的刺激了美國,1961年美國提出將人送上月球的「阿波羅」工程。經過8年努力,1969年「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成功,這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成就,當然也有人懷疑這是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謊言。

阿波羅11號

特別是蘇聯人,因為它們在與美國登月的太空競賽中落敗了,因此轉向了其他方向,比如空間站。前蘇聯的禮炮1號於1971年成功發射升空,它是人類歷史上首個空間站。但不幸的是同年,3名航天員乘禮炮1號上的聯盟號飛船返回過程中,發生事故,導致3名航天員全部死亡。

美國不甘示弱,1973年發射了天空實驗室號空間站,雖然空間站在展開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例如太陽板脫落等小毛病,但同年登陸的三名宇航員都順利完成了任務並安全返航。

之後又有平號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陸續升空。

空間站

中國在2011年發射了天宮1號目標飛行器,2018年4月安全回收。2016年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

天宮一號

「咳咳,說得累死了,給倒杯水啊。」H博士捏著喉嚨說。

小編連忙照辦,並催促道「還有呢?」

「累了,不講了,自己看書去。」說著H博士隨手甩給小編幾本書。

《時間簡史》——鼎鼎大名的科學家霍金的科普巨作,講述的是探索空間和時間核心秘密的故事。

《宇宙的歷程》——一個關於宇宙、地球和人類演化的史詩故事。

《量子宇宙:一切可能發生的正在發生》——用生動、直觀的方式描述了艱深的量子力學。

當然除了這些書籍,從小養成孩子們的航天夢想,也是值得大人們去思考的事情。

「夢想能到達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會到達」

給孩子們的航天福利:Super A 好奇心探索中心:給孩子的第一堂宇宙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nR新升力 的精彩文章:

聽過很多減肥的道理,為什麼還依然是枚胖子?
4500萬顆水晶打造的奧斯卡頒獎舞台到底有多壕?

TAG:HnR新升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