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尋史之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尋史之旅

自到舟山之日起便立誓半年內玩邊舟山,沒想到時不我願,經歷了19天每天往返4個小時的車程上下班、從15號開始便每天白天跟著甲方爸爸上班晚上跟著乙方爸爸上班的生活後,一個月就只去了一次桃花島,還是早出晚歸,爬了個山小腿疼了好幾天,感慨年紀大了體力真的是受限,想當年丹霞山徒步50公里眼睛都沒眨,換成現在簡直不敢想像。

丹霞山日出 and 丹霞山日落。時間倒退兩年,老子也曾是一條好漢。

清明節來臨之際,計划去東極島看日出——來舟山,怎麼能不去中國最東邊(的海島)看一場最早的日出呢。

然後、沒訂到船票。

別說了。我熱愛我的工作。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開始了。之所以選擇紹興,是因為——它可能是除了寧波以外、最靠近舟山、且又有的玩的城市了。說走就走,沒有提前訂汽車票火車票、沒有提前訂酒店、甚至沒有想好下車之後去哪,就出發了。

因為沒有任何的安排,所以輕裝上陣,只背了一個雙肩包就出門了。現在想想真是大膽,清明節小長假「」的情況下居然背著包就走了。還好運氣好,一路很輕易的就買了汽車票、火車票,於是經歷了4個小時的車程(等大巴30分鐘,坐大巴90分鐘,等火車40分鐘,坐火車40分鐘)後到了紹興。

【關於紹興的行程】

Day 1:魯迅祖居 - 魯迅故居 - 三味書屋 - 沈園 - 倉橋直街 - 咸亨酒店

Day 2:安昌古鎮 - 蘭亭

【魯迅祖居 - 魯迅故居 - 三味書屋】

關於魯迅先生生前的種種,總是吸引眾多遊客到訪的原因——沒有之一。而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和孔乙己的茴香豆,百年後依然在茶餘飯後被津津樂道。

今天,來到魯迅故居,和孔乙己,一起吃一份茴香豆。和魯迅一起思考人生,也是要有的。

走進魯迅祖居和故居的時候不由得由衷的感慨:這宅子真他媽大啊!

一起排隊同行的其他遊客也在不停的感慨。

我想這也是魯迅能夠棄醫從文的原因之一吧。

百年前,他憤怒於中國人的麻木不仁,恍然大悟從醫只能醫得病人的身體,卻醫治不了他們麻木的內心。

他的一支筆,影響了我們整整一個世紀。

百年後,中國已經不再是東亞病夫,而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超愛這種木質的窗框,離遠了都能聞到原木的清香。

我家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做百草園。

時至今日,百草園依舊草長鶯飛。恰是應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光景。

一條通往三味書屋的路。

三味書屋,扁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

已經看不見「早」字在哪裡,想來,已經被當作文物保存起來了吧。

此刻,不知是悲是喜。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幾經浮沉。我們從四大文明古國,淪為西方殖民地。我們封固千年,迎來了改革開放。

【沈園】

記得年少時愛賦詞,其中又最愛辛棄疾的《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沈園則是而今的秋。

陸遊和唐琬的愛情,如悲如泣。愛情里的人兒,眼中本就容不得半粒沙,卻不得不各結新歡,躲在世俗的風言風語後,只得把淚洗面。

居然有人在沈園求永結同心。

陸遊,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唐琬。陸遊的妻子。

他愛她,卻不能與她常相廝守。

她愛他,卻不得不嫁作他人婦。

她的手低垂,和他近在咫尺,卻遠似天涯。

越是精工巧築的山水園林,越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唐陸二人多年後沈園一遇,泣血書寫《釵頭鳳》。唐琬也自此抑鬱成疾,傷心至死。

古代的女子終是有太多的牽絆,如此看來,還是我們活得自在。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罷了!罷了!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奇怪的是,我從未曾刻意留意過這首詩,一個字一個字打下來的時候卻信手拈來。

換君明珠雙淚垂,消逝的生命,恰如這遍地的殘花。

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吧、反正一生也沒多長。

【倉橋直街】

嗯..就是一條商業街,我只是來吃奶油小番的。

順便摸一摸老城牆。

【咸亨酒店】

我從12歲起,便在站口的咸亨酒店裡當夥計,掌柜說,我樣子太傻,怕伺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所以過了幾天,掌柜又說我幹不了這事,便改為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了。

百年前。咸亨酒店。四文銅錢,溫一碗酒,多花一文,買一碟茴香豆,做下酒物。

茴香豆真的不好吃,倒是鹽水煮花生很下酒。

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像樣的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門口喝酒的短衣幫。

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整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櫃檯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盼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就要好。」

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嗎?

願世上再無孔乙己!

【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是紹興的四大古鎮之一。回到江浙滬之後一直醉心於各種各樣的古鎮,所以到了紹興,自然是安排了古鎮的行程。

到古鎮的時候恰好碰到小販推著車子從身邊過,行色匆匆。抓住他問買餅,小販一邊急匆匆的和我說話,一邊推著車子走:「你快一點,城管趕我走,再不走要罰錢了...」真是個可愛的人。梅菜鮮肉餅也很好吃。

走進古鎮,即走進了溫婉的江南水鄉。到的時候時間還早,遊客不是很多,恰是拍照的好時節。這樣乾淨的照片,在烏鎮、西塘,應是很難見到的吧。

安昌古鎮的商業氣息很濃郁,卻不引人厭煩。想來其他的景區售賣的無非是老酸奶糖葫蘆紀念品,而安昌古鎮兜售的更多是臘腸、臭豆腐、扯白糖,以及有當地的很多手藝人都會駐在安昌古鎮,看來來往往的行人,低頭做自己的手藝。

安昌古鎮依水而建,北側為商業,南側為民居。

藏在樹下的小鋪,不一定哪一位就上過央視。

說起上過央視,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仁昌醬園——舌尖上的中國的拍攝地了。據說他家的醬油很好吃——但是我沒買。覺得再好吃的東西,買來不吃,也是一種浪費。

在釀醬油。

春天真好啊,彷彿來到了桃花源。

在古鎮里。在橋頭。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這時候有一碗熱氣騰騰的小餛飩,真的是美的不要不要的。而且這小餛燉也不貴,10塊錢一碗。坐在小河邊,聽商販叫賣,看女子笑顏,這樣消磨自己的時間,也不算浪費吧。

一大波美圖即將來襲。

如果再看你一眼,是否還會有感覺?

答案是:會的。

【蘭亭】

蘭亭,曾經是充滿史詩般故事的地方。大禹治水的行跡遍布周遭,越王勾踐在這裡優雅的種植蘭花,秦始皇詢價東南過境於此,二十歲的司馬遷漫遊附近尋訪史跡。經過1600多年前那次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時空交錯,蘭亭又成了天下第一風雅之地。

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在那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上巳節,一群衣冠南渡的縉紳士夫在這裡雅集興會,用清流蕩滌塵垢,用詩酒表達快意。雅集接近尾聲,人們公推位重才高、調清詞雅的王羲之為大家現場吟成的詩集做一篇序文,王羲之欣然走筆,一氣呵成,一篇驚世鴻文誕生,並從此開始了它漫長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流波生涯,這就是詞翰雙絕的《蘭亭集序》。

遊目騁懷,信譽所欲,《蘭亭集序》把中國士人對於自然的摯愛、對於生命的參悟引入了話境:霞舒雲卷、煙霏露結,《蘭亭集序》更是把書法筆墨的神明變幻推向極致。而撰書者王羲之,從此便在書法史上確立了震古爍今的「書聖」地位,蘭亭也成為歷代書家心中的「聖地」翰墨千秋,無出其右。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欲,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將至。

死生亦大矣!

竹,以其清秀俊逸、正直清高的品性,深受我國文人雅士只愛。本次紹興尋史之旅,已分別在魯迅故居、沈園,多次見到。

相較於書法聖地蘭亭,我更喜歡這個天朗氣清、古樸風雅的蘭亭。

草長鶯飛的季節,很難忽視這一抹開的艷麗的純色。近年來一直生活在海邊的我,見慣了碧海藍天,見慣了朵朵白雲。對細膩的沙,清澈的海,有一種原生態的眷戀,也有一種司空見慣的漠然——直至回國後看到了寧波的天、舟山的海,才恍然大悟原來藍天白雲碧綠的海如此稀有。

久住海邊,看蒼天的樹、碧色的海、藍色的天,似乎對除此以外的顏色不再敏感了——直至這一抹久違的春色,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四季的變化,感受到春的美好。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蘭亭序》真跡傳唐太宗死後被殉葬於昭陵,傳世的各種《蘭亭序》摹本,現在能夠看到的有唐虞世難、諸遂良,馮承素等摹本。其中以馮承素臨摹的神龍本最接近真跡。在《蘭亭序》石刻中,後人認為最好的拓本是歐陽詢的「定武本」。經過輾轉流傳和翻刻,現各種版本不下數百種。王羲之在修褉時寫的蘭亭詩序文,原無題,今題詩後人所加,所以有《臨河序》、《蘭亭序》、《修褉序》等名稱。本祠陳列的《蘭亭序》僅為部分版本。

所以你們打卡的《蘭亭序》臨摹並非真跡。

相較於蘭亭的雅,我更熱愛蘭亭的湖光春色。

還有冒尖的春筍。

【完】

什麼?你問我清明三天假為什麼我只出去了兩天?因為——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vian的生活日記 的精彩文章:

TAG:Vivian的生活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