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足口病高發季,寶媽寶爸注意了!

手足口病高發季,寶媽寶爸注意了!

即刻關注我們

湯湯播報開始了!

隨著氣溫升高,手足口病這種嬰幼兒常見疾病又出現在人們的關注中……

每年4—9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遠離手足口病呢?

今天,讓三門峽市中心醫院兒童醫院副院長、普兒一病區主任醫師馬春英為我們講講手足口病的那些事……

(馬春英義診時為小朋友送上小禮物)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一種,一般全年均有發生,4—9月為高發期。

得病後有什麼表現?

手足口病一般癥狀較輕,患兒往往先出現發燒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痛等癥狀。

少數患兒病情較重,可並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如何傳播?

人群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

患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

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哪些人易患手足口病?

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3歲及3歲以下嬰幼兒更易感染。

由於成人的免疫系統比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發病,也無任何癥狀。但感染後會傳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護,避免傳染給孩子。

出現可疑癥狀怎麼辦?

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同時要密切觀察,不要去幼兒園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玩耍。

一旦突然出現高燒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體抽動、呼吸困難等,應立即送孩子到醫院就診。

一般家庭如何預防?

堅持十五字方針,遠離手足口病:勤洗手、勤通風、喝開水、吃熟食、晒衣被。

最應該教給學齡前兒童的,就是「六步洗手法」。

GIF

來認識一下咱家門口的兒科專家吧……

馬春英

三門峽市中心醫院

兒童醫院副院長

普通兒科一病區主任

主任醫師

履歷資深:河南省醫學會兒科呼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三門峽分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持多項省、市級科研項目。

一技絕塵:擅長診治兒科危重症、疑難病、呼吸系統疾病、手足口病、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等。

(三門峽市中心醫院兒童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祝願寶寶健康成長)

每年4-9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3歲及3歲以下嬰幼兒更易感染。

如果孩子出現了手足口病癥狀,請及時到三門峽市中心醫院兒童醫院就診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門峽市中心醫院 的精彩文章:

TAG:三門峽市中心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