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小時鏖戰眾議員,扎克伯格如何收拾爛攤子?

5小時鏖戰眾議員,扎克伯格如何收拾爛攤子?

一面處理AI留下的爛攤子、一面繼續發力AI ,在用戶數據保護與讀取、第三方應用及研究型應用中找到平衡,應該會是Facebook未來更要努力的方向。

文/張瑞 億歐專欄作者

Facebook數據泄露事件自曝光以來,一石激起千層浪。社交網路巨頭Facebook、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美國總統特朗普、被指操縱美國大選的俄國還有深陷隱私泄露危機的美國民眾。

事件不斷發酵,這下美國政府坐不住了,開始召扎克伯格參加美國國會聽證會。而扎克伯格,也要就Facebook用戶數據泄露一事接受議員連續兩天的「庭審」。

GIF

扎克伯格最難熬的5小時

「開審」第一天,扎克伯格就面臨了連續5個小時的盤問,尖銳的提問接踵而至:

「你有沒有考慮過辭職?」

「用戶離開平台後數據還會保存多久?」

「是不是得給你錢,才能保住我自己的信息?」

「你們在用手機麥克風監聽用戶?」

全場燈光彷彿都打在扎克伯格身上,他穿著正裝,一遍又一遍嘗試用語言化解Facebook史上最大的危機。

「我不知道。」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對不起。」

「靠AI審核內容,還得5-10年」

首先,對於劍橋操縱美國大選這一嚴重問題。扎克伯格洋洋洒洒說了很多,但總結起來就是幾句話:Facebook沒有因為劍橋分析事件開除任何員工,所有的問題扎克伯格自己承擔。當然,扎克伯格本人也並不會辭職。

另外,對於用戶極為關心的隱私問題,以及Facebook是否將數據賣給了廣告主。扎克伯格依舊是老態度,我們並沒有不經用戶同意收集他們的數據,我們也沒有把數據賣給廣告主,是廣告主通過軟體自己讀取並推送廣告的。這是一種廣告投放策略。

而當議員質疑道,「昨天我在Facebook上跟朋友聊天時,提到喜歡某種吃巧克力,接著突然我開始收到各種巧克力的廣告。是不是得給你錢,才能保住我自己的信息?」時,扎克伯格也表示,會推出屏蔽廣告的付費版本Facebook。言下之意,就是要保護自己的信息,不受廣告打擾,你還是要付費。

對於如何用AI來改善內容審核,扎克伯格自己也承認,現在這種方法還不可靠:儘管Facebook已經開發了可以識別仇恨言論的AI,但是目前錯誤率實在是太高了。

想要依靠AI審核內容,可能「還需要5-10年」。

GIF

AI扮演了什麼角色

大幕拉開,這是扎克伯格又一次在公開場合談起數據泄露。在Facebook數據泄露中,AI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在國會演講中,扎克伯格又講了一遍這個故事:

「2007年,我們推出了Facebook平台,當時的願景就是打造更多社交化的應用。你們的日曆應當能夠顯示出你們好友的生日、你們的地圖應當能夠顯示出你們好友生活的地理位置、你們的地址薄應當能夠顯示出他們的照片。為此,我們讓用戶登錄應用並分享他們好友的身份以及有關他們自己的一些信息。」

而2013年,劍橋大學研究員亞歷山大-科根創建了一款個人性格測試應用。這款應用後來被大約30多萬同意分享他們Facebook信息以及部分好友(這些好友的隱私設置允許分享)信息的用戶下載安裝。從我們平台當時工作的方式來看,這就意味著科根能夠獲取用戶的一些信息以及用戶數千萬好友的信息……」

扎克伯格的說法很美好:為了提供更好的社交應用Facebook而讀取用戶信息,而應用研究人員,為了服務「共享」了這些信息。但不幸的是,劍橋大學教授科根將數據轉手給了第三方:SCL和劍橋分析公司。

劍橋分析公司用這些數據,搭建起了一個可以剖析美國選民的數據模型,並且針對性地推送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政治廣告——特朗普的數據運營團隊,將此用到了2016年的大選中。

此外,劍橋分析公司的數據模型,也被用於拆台——通過自動化機器人進行反希拉里宣傳。光在傳播選舉信息方面,特朗普的自動化機器人實現的信息量,就五倍於希拉里·柯林頓。

並且,演算法和資料庫一起構成了強大的政治工具,這個工具能夠在大選中儘可能找出中間選民,並製造更多的「共鳴信息」成功打動他們。

在衛報報道中,這個資料庫中包含11個州的200萬個匹配文件,所謂匹配,就是個人信息與選舉登記簿匹配。而整體5000萬的數據檔案,佔據Facebook北美活躍用戶的1/3,其中差不多1/4都可能是美國大選中的選民。

而不得不說的是,數據挖掘和演算法模型的構建方法,都很人工智慧。

實際上AI能做的還不只是這些,尤其在社交環境中,人們更可能會被控制:

AI還可以進行身份強化,只讓你看到你想看到的;消極的社交強化,將你的帖子呈現給那些更易持有反對觀點的人,從而糾正你的觀點;積極的社交強化:將你的帖子呈現給那些更易持有讚賞觀點的人,從而強化你的觀點;取樣偏差:向你呈現你朋友(更可能是媒體)發布的希望你持有的觀點的帖子……

慶幸的是,這些AI帶來的問題我們還沒有大規模看到。

而對於AI會帶來的種種問題,Facebook並非完全不知。

在演講中,扎克伯格說道,Facebook在2014年發現了科根的應用在利用AI竊取信息,並對平台進行了調整。2015年,Facebook從英國《衛報》的記者那兒了解到,科根已經將其應用中的數據分享給劍橋分析機構。Facebook隨後禁用了科根的應用,並要求其刪除數據。但直到上個月才獲悉,劍橋分析公司並沒有做到。

實際上,Facebook雖然並非故意縱容,但肯定也不可能一直「純良的」後知後覺。

GIF

如果沒有AI,Facebook就不可能存在

如此看來,AI的數據挖掘和演算法控制確實十分可怕。但雖然「深受其害」,Facebook卻也是這一技術的資深信仰者。

Facebook的應用機器學習(AML)團隊負責人Joaquin Candela曾經表示:「人們使用Facebook全系列產品的體驗主要取決於人工智慧技術,如今,如果沒有人工智慧,Facebook就不可能存在。」

在扎克伯格眼中,擁有15.5億用戶的Facebook,擁有全球最大的跨文化、多模態、結構化、有組織的人們互動的資料庫,所以必須更有效率地將研究社區中討論過的東西變成更加普及和商品化的技術,竭盡所能來用AI改善生活。

在Facebook的AI戰略中,AI驅動的照片濾鏡正幫助它擊敗Snapchat的挑戰。Facebook的AI能夠識別照片里的東西,還能決定推送哪些內容,這可以為它提供用戶體驗,增加用戶回購率。而且類似的技術還被用於監控騷擾、恐怖和色情內容,並將這些內容標記下來再進行清除。

而在Facebook的AI戰略中,「利用AI來預測用戶自殺傾向」就是其中被廣泛宣傳的一項。

Facebook表示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圖形識別來掃描Facebook帖子和在線視頻,及時聯繫相關人員並與當地緊急熱線組織取得聯繫。

Facebook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表示:「人類總是畏懼人工智慧在未來會失控而傷害人類,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另一面人工智慧真的能夠挽救人類的生命。」

另外,扎克伯格也相信,雖然現在還不能完全實現,但用AI識別Facebook平台上的仇視言論,也是其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

但發力AI,如今卻被AI竊取數據打了自己的臉,扎克伯格想必也十分尷尬。Facebook在數據的挖掘和對用戶隱私的保護間顯然做得不夠好,這也讓其之前畫下的AI大餅,看起來並沒有那麼樂觀。

不過在演講中,扎克伯格雖然並沒有更有力的舉措,但也做出了一些承諾。

扎克伯格提出Facebook要大幅限制開發者能夠獲取的數據數量,積極審查平台上的各種應用。如果用戶在三個月之內不再使用開發者的應用,刪除開發者的這些應用連接方式、減少用戶給應用提供的數據量、要求開發者不僅要獲得授權,而且還要簽署合約等,並且關閉虛假賬號、加強對政治廣告的管理等。

如此看來,一面處理AI留下的爛攤子、一面繼續發力AI ,在用戶數據保護與讀取、第三方應用及研究型應用中找到平衡,應該會是Facebook未來更要努力的方向。

作為一把鋒利的刀,AI被「誰」握著成了重要的問題。AI帶來的數據泄露問題和數據挖掘應用開發,可以說就如同硬幣的兩面。而現實會將技術轉到哪一面,希望對於以Facebook為代表的行業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賭局。

緊跟「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億歐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在安防行業的應用落地,推出《安防創新百人會》欄目,我們將採訪100家安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同時,億歐將於2018年5月25日在北京舉辦「億歐GIIS·安防AI創新千人峰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獵豹移動CEO傅盛確認參加
G7不造車,通過「物聯網+AI」讓資產管理更智能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