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瓷器器型

淺談瓷器器型

碗類器形

碗是古代瓷業生產的太宗產品,漢代始見,魏晉流行,唐以後大量流行!

高足碗——元代創燒,造型與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龍泉窯、景德鎮窯盛燒,明清繼續燒造,品種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紅等。

宮碗」——明代宣德創燒,器物造型精巧端正,口外撇,腹部深寬。到正德時,製作更加規範化,成為這時期瓷器中的佳品。

心碗——永樂創燒,碗底心外側有雞心狀突起,故名。碗腹較深,足較小,常見有大小兩種

斗笠碗——宋代創燒,廣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過來形似斗笠,故名。

折腰碗——唐代創燒,因腰部曲折面得名。除「折腰」外,這種碗還具有足外撇、足壁厚、足內底有一凸起的乳釘等特點。另外,有部分碗壁內還印有「樞府」二字,故又稱「樞府碗」。

卧足碗——淺腹,碗底心內凹,以碗壁充當圈足,故稱卧足碗。多見於明清兩代。

孔明碗——創燒北宋,其最大的特點是由兩隻碗上下粘接而成,兩碗中間留空,外面碗底心有一圓孔相通,人們便因這「孔」而將其美稱為「孔明碗」,

凈水碗——明末清初居多。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寬圓,圈足,有的餅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題有信士弟子名稱,乞求內容、施捨時間等。品種多為青花。

注碗——創燒宋代。溫酒具,與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體呈蓮花形,使用時碗內放適量熱水,注子內盛酒置於碗中。

玉壁底碗——創燒唐代,明清少量燒制。圈足寬大,中有臍,似玉壁,故名。 古代杯子器形全解——可結合專業判斷年代

高足杯——創燒元代,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處豐滿,下承高足,高足有竹節形,圓柱形、四方形等。明、清兩代均有燒造,品種有青花、鬥彩等。

耳杯——亦稱「羽觴」。酒具。系仿漢代漆制羽觴,器身呈橢圓形,兩側有對稱的小耳,故名。流行於東漢至兩晉、南北朝,品種有綠釉陶、青瓷等。

壓手杯——宋代創燒,口平外撇,腹壁較直,自腹壁處內收,腹壁漸厚,圈足。握於手中有凝重之感,穩妥合手,故稱壓手杯。以明永樂青花壓手杯最為著名。

雞缸杯——一種酒具。敞口,淺腹,卧足。杯上以鬥彩繪畫雌、雄雞及雛雞,間以山石、蘭草、牡丹,故名雞缸杯。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曾名噪一時,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時所仿最佳,幾可亂真。

爵杯——酒具。仿青銅器造型,口沿外撇,圓腹略深,前尖後翹,下承三高足,口沿兩側有對稱的立柱,一旁有耳。明、清兩;;代均有燒造,有青花、白釉、藍釉及粉彩等品種。

鴿形杯——西晉青瓷杯之一。杯體呈圓形,一側貼塑昂首、展翅飛翔的鴿子,另一側有寬而上翹的柄,形狀酷似鴿尾。

公道杯——始見於遼代缸瓦窯產品,元青花中亦有,流行於明、清時代。杯多撇口,垂腹,圈足;杯中立一人形,(祥見百度百科)

馬蹄杯——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杯式。敞口,斜削腹,內凹小平底。倒置似馬蹄。明成化、嘉靖,清康熙馬蹄杯、雍正時期燒制的數量最多。明代馬蹄杯有灑藍、回青、孔雀藍、白釉等品種。清代多作鬥彩。

鈴鐺杯——流行於明、清時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鈴鐺。明成化、嘉靖、萬曆時鈴鐺杯有白釉、鬥彩、青花等品種。清康熙、雍正時則有青花、五彩等。

方斗杯——流行於明代嘉靖時期的一種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一方抵十圓)

套杯——多見於清代雍正至道光時期。撇口,斂腹,淺足。器倒置如同馬蹄,大小10個為一組,依次套疊合成一體,故名。

瓶的器形——年代根據專業知識判斷

蟠龍瓶——明器。因瓶的頸、肩處堆塑一條蟠龍,故名。長頸,有蓋,蓋頂,塑成虎、鳳、鶴等各種形式,圓腹、圈足。常見於宋、元明各代。

多管瓶——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鈕蓋,瓶身有圓筒式和多節葫蘆式。宋代南北瓷窯均有燒造,以龍泉窯製品較多,一般為五管。北方磁州窯系也燒制,瓶體短而渾圓,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

梅瓶——小口、短頸、豐肩,至足脛部稍狹,因口徑之小只能插梅枝,故名。宋代創製,元、明、清各代均有燒造,但梅瓶之名始於清代。

花口瓶——細頸微撇,圓腹,撇足,因瓶口有如開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鎮、磁州窯、耀州窯均有燒造,明清亦仿製。

琮式瓶——仿周代禮器玉琮燒制。圓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線紋為飾,口與足大小相若。宋代創製,以龍泉窯、官窯多見,元、明清仍有燒制。

膽式瓶——創燒宋代,直口,長頸,削肩,腹下部豐滿,器形似膽,故名。

橄欖瓶——創燒宋代,撇口,短頸,肩、頸部內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體似橄欖,故名。清代造型略有變化,頸部稍長,勻稱秀美。

鳳尾瓶——創燒康熙,喇叭狀口,長頸,鼓腹,下斂,至底又廣,形狀略似鳳尾,故名。產品多為民窯,品種有青花、五彩等。

蒜頭瓶——宋代始燒,長頸,削肩,圓腹,圈足,瓶口似蒜頭,故名。系仿漢代銅瓶式樣,明清景德鎮窯常見,品種有青花、五彩、粉彩、琺琅彩等。

棒槌瓶——瓶的一種式樣。口沿外翻,直頸,豐肩,腹似直筒狀,圈足,造型似洗衣用棒槌,故名。宋汝窯創燒,清代康熙景德鎮窯亦有燒造,品種有青花、五彩、灑藍描金等。

油錘瓶——瓶的一種式樣。小口,細長頸,圓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錘,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創製,品種以青花和顏色釉多見。

玉壺春瓶——宋代創燒,瓶的一種式樣。由詩句「玉壺先春」得名。撇口、細頸、圓腹、圈足,以變化的弧線構成柔和的瓶體。

寶月瓶——亦稱「抱月瓶」。小口、直頸,頸側雙耳,因瓶腹似圓月,故名。

天球瓶——宣德創燒,直口、長頸,腹渾圓,似圓球,故名。多為青花。清代雍正、乾隆又燒制青花釉里紅、粉彩等品種。

象腿瓶——也叫筒瓶,清早期創燒,廣口外撇,短頸,身如直筒狀,平底,造型如粗壯的象腿,故名。

柳葉瓶——康熙創燒,撇口,短頸,豐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內凹,器身細長,形似柳葉,故名。

藏草瓶——雍正創燒,小口,直頸,頸中間凸出,鼓腹,腹一側有流,腹下承以喇叭形足,造型奇特。系宮廷用器,乾隆以後不見。

轉心瓶——乾隆創燒,外瓶腹際鏤孔,腹內套裝一個可以轉動的內瓶,撥動上瓶瓶口,內瓶即轉動,故稱轉心瓶。多為官窯器。

尖底瓶——新石器時代,其主要特點是:小口、長腹、尖底,頸短,腹鼓,

傳瓶——創燒隋朝,該文物盤口,獨頸,雙龍首柄,雙腹並連。傳瓶,即傳遞之瓶;有並,指雙腹並連。此瓶造型新奇,集實用與美觀於一體

葫蘆——瓶創燒唐代,因其諧音"福祿",為民間所喜愛,遂成為傳統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時,因皇帝好黃老之道,此器尤為盛行並多有變化

多角瓶——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國、兩晉時的穀倉罐演變而來。造型為上小下大弧形台階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級裝飾多個垂直或斜直的圓錐角。

盤口瓶——因瓶口為盤狀而得名。一般為細長頸、溜肩、圓腹、圈足。

貫耳瓶——流行於宋代。器形仿漢代投壺式樣,直徑較長,腹部扁圓,圈足,頸部兩側對稱貼豎直的管狀貫耳。哥窯,官窯,龍泉窯等多有燒制。清代亦有仿製。

洗口瓶——流行於宋,以龍泉窯燒制量最大。瓶口像筆洗,洗口瓶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洗口,直頸,折肩,筒式腹,淺圈足;另一種是洗口,長頸,扁圓腹,圈足。

瓜棱瓶——流行於宋,遼時期。特徵是瓶的腹部均勻分布著縱貫的凸凹弧線,將瓶體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頸,長圓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

雞腿瓶——又稱雞腿壇,遼、金時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長形如雞腿,故名

鳳首瓶——遼代瓶式之一,鳳首張目,曲喙銜珠,首頂荷葉狀花口為冠,細長頸多飾弦紋,豐肩,斂腹修長,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圖案。

連座瓶——流行於元代 因瓶體與瓶座連為一體而得名

四方倭角瓶——創燒宣德形狀為唇式口微侈,直頸兩側貼塑獸耳,方形腹的每個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變為八棱錘形,圈足外撇。

壁瓶——創燒宣德,專為懸於壁上或掛於轎中設計的瓶式,又稱掛瓶或轎瓶,瓶體均為整體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繫繩懸掛。

活環瓶——因瓶的雙耳上套有可活動的環而得名。裝飾活環是明嘉靖以來流行的一種造型。嘉靖時期活環造型為唇沿外撇,束頸,長腹下垂,足部較高且外撇,平底,頸部貼塑雙獸耳,並套有可活動的圓環

六方瓶——又稱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體作六稜柱形而得名。

荸薺扁瓶——創燒康熙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直頸較粗,有撇口與直口之分,器腹均為扁圓,形如荸薺,圈足。

錐把瓶——創燒康熙,形如錐把的一種瓶式。小口,長頸上細下粗,溜肩,鼓腹,淺圈足。

紙槌瓶——因形似紙槌而得名。多見於清康熙。造型為小口,細長頸,豐肩,圓腹。

觀音瓶——又稱「觀音尊」,瓶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康熙一朝景德鎮窯燒制的瓶式很多,有時瓶、尊在稱呼上不易區分,一般來說,凡口小腹大的均稱為瓶。觀音瓶特徵是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修長,線條流暢。

燈籠瓶——因形似長圓形燈籠而得名。流行於清雍正、乾隆時期,造型為直口,短頸,豐肩,筒腹,圈足。

賞瓶——創燒康熙。瓶呈撇口,長頸,圓腹,圈足,多以青花纏枝蓮為飾,取其「清廉」諧音,專用於皇帝賞賜臣下,意在令其「為政清廉」。

交泰瓶——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器腹中段鏤雕成如意頭形,套鉤回紋或倒、正T形。瓶體上下於紋飾間相互鉤套、連為一體,可以活動卻不能分開,寓意「天地交泰」,為清代乾隆早期御窯廠督陶官唐英和催總老格刻意製作專供乾隆皇帝玩賞的佳器。

雙聯瓶——流行於清代,因兩瓶聯成一體而得名。通常是兩瓶的腹部粘連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體相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愛自己,如我所是
豆瓣8.8分,挑起你對水果的慾望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