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花撞上瓷,竟盛開出千姿百態的美麗!

當花撞上瓷,竟盛開出千姿百態的美麗!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 何似諸仙瓊蕊漿。」

在流傳下來的眾多瓷器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花」,形態各異的各種花朵躍然瓷上,或淡雅脫俗、或如熏如醉...

一至十二月花神說法各不相同,其一為

一月梅花——北宋詩人林逋

二月杏花花神——燧人氏

三月桃花花神——楊延昭

四月牡丹花神——李白

五月石榴花神——鍾馗

六月荷花花神——西施

七月玉簪花神——李夫人

八月桂花花神——竇禹鈞

九月菊花花神——陶淵明

十月蘭花花神——屈原

十一月水仙花花神——洛神

十二月臘梅花神——蘇東坡及黃庭堅

梅花

梅花,在古代時就是傳喜、吉慶的象徵,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並與松、竹被稱為「歲寒三友」。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給人以一種堅韌的品質,另外,梅花也象徵著高潔、謙虛的品格,是吉祥之物。

清朝,景德鎮制瓷業水平達到頂峰,梅花紋飾的運用活靈活現。這時期的陶瓷綜合了前朝制瓷的各種代表性工藝,還有了舉世矚目的創新,粉彩、琺琅彩的產生使瓷器更加精美。雍正時期的粉彩梅花紋的技法空前絕後,其工藝精細,色彩豐富,在彩色釉地上進行繪製,增強層次感。

杏花

清乾隆御制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

該碗造型秀美,白釉溫潤,工藝精湛,乃為乾隆琺琅彩瓷器傑作。

盛開時的杏花,艷態嬌姿,繁花麗色,胭脂萬點,佔盡春風。因春而發,春盡而逝,既有絢麗燦爛的無限風光,也有凋零空寂的凄楚悲愴。

桃花

清康熙手繪粉彩葫蘆賞瓶

桃花盛艷繁茂,枝蔓窈窕,一派繁榮之景,喜鵲盈盈靈動,呼之欲出,滿眼歡樂之象,寓意歡歡喜喜,家和業興,喜氣臨門。

牡丹

清雍正青花牡丹紋盤

早於公元前九世紀,中國已有牡丹的記載。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深受藝術家與詩人喜愛,也與皇室貴族極有淵源,自唐代(618-907)起便廣種於御花園內。牡丹象徵富貴榮華,也會用來表達愛意或用作臨別之禮。

石榴

清十九世紀粉青地粉彩「石榴花果」圖石榴尊

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節,於是中國民間傳說的「鬼王」鍾馗 ,便成為人們信仰的主要對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鐘馗 ,死後更誓言除盡天下妖魔鬼怪。

該瓷器石榴開花結果,石榴籽晶瑩剔透,春華而秋實,石榴果飽滿圓潤。

荷花

綠地粉彩荷花紋花盆

故宮博物院藏

荷花(亦即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密切,既代表清麗脫俗,也由於出於泥而不染而被奉為聖潔之花。在普通話中,「荷」與「和」同音,「蓮」則與「連」同音,因此手持荷花的童子便寓意年生貴子。而取名「青蓮」則希望孩子為人清廉、品行端正。

綠地粉彩荷花紋花盆,清光緒,高5cm,口徑18cm,足徑15.8cm。

花盆圓形,敞口,淺壁,平底下承5足。內施松石綠釉,外通體施綠釉,釉上以粉彩繪荷花紋飾,花間襯以蜻蜓等昆蟲。裝飾圖案色彩雅緻,清新自然。外壁口沿下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旁邊鈐橢圓形紅彩印章,印章內雙龍環繞 「天地一家春」5字篆字款,器底紅彩書「永慶長春」4字楷書款。

玉簪花

明成化青花梔子花卉紋盤

台北博物院藏

玉簪花同蓮,生泥土而不染,高雅純潔。

此盤,侈口窄唇,外壁繪青花轉枝牡丹,圈足飾波濤紋一周。盤心繪玉簪花,內壁繪變形纏枝花卉一圈。內外飾青線九道。底青花書「大明成化年制」雙圈六字楷款。

桂花

清康熙五彩「八月桂花」花神杯

桂花代表十二月令的八月,由於八月桂花開,桂花又稱月桂,開花正值中秋前後,月亮又被稱為桂宮,因而以桂花指代十二月中的八月就顯得很貼切。

杯的一面繪製桂樹一株,綠葉中布滿紅花點,樹下的草叢中隱約可見一隻小白兔。

菊花

黃釉刻折枝花圓花盆、奩

故宮博物院藏

梅、蘭、菊、竹合稱「花中四君子」,其中「菊」與「久」因讀音相近,其花瓣更可入葯,故成為長壽與財富的象徵。菊花是秋天的代表,與牡丹一樣早於公元前九世紀已有文獻記載。

黃釉刻折枝花圓花盆、奩,清光緒,盆高10.9cm,口徑16.9cm,足徑11.5cm;奩高3.5cm,口徑16.9cm,足徑13.2cm。

盆板沿,直壁,圈足。盆內施白釉,底開兩圓形小孔。外通體施淺黃色釉,飾暗刻花卉,口沿處暗刻卷枝朵花紋,腹部暗刻折枝菊花、玉蘭圖案兩組。底暗刻「體和殿制」4字篆款。

奩板沿,淺腹,圈足。內施白釉無紋。外通體施淺黃色釉,飾暗刻花卉,口沿處暗刻卷枝朵花紋,腹部暗刻折枝菊花、玉蘭圖案兩組。底暗刻「體和殿制」4字篆款。

蘭花

德化窯白釉刻花玉蘭紋尊

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德化窯白釉刻花玉蘭紋尊,高33.5cm,口徑12cm,底徑16.2cm。

尊廣口,圓唇,短頸,豐肩,肩下漸收斂,圈足淺而寬,略向外撇。通體施乳白色釉,俗稱豬油白。外壁暗刻玉蘭兩枝,或含苞,或怒放。

此尊造型古雅,釉質如象牙般溫潤,紋飾構圖別緻,玉蘭素雅俏麗,增添了純白釉瓷的風韻。德化窯白瓷一般均小巧玲瓏,如此大件琢器是明德化白瓷中罕見的精品。

水仙花

青花花卉紋水仙盆

故宮博物院藏

青花花卉紋水仙盆,長21.5cm,寬16.5cm。

盆長方形,口微撇,直腹,平底,底四角各有一小足。口沿上繪變形回紋一周,沿邊繪卷草紋,腹部四面各繪一組水仙花。底心寫有青花篆書「體和殿制」四字款。

此盆胎骨厚重,青花發色淡雅,花卉描畫細膩柔和,花朵、枝幹脈絡清晰,幽雅清淡,是清同治朝宮廷用器的精美之作。

臘梅花

臘梅花樹盆景

故宮博物院藏

臘梅花樹盆景,清中期,廣州造,通高42.5cm,盆高8.9cm,盆徑25-16.5cm。清宮舊藏。

畫琺琅委角長方盆,盆外壁繪折枝花卉。主景臘梅樹以染銅為葉、染牙為花瓣。周圍襯以染石山子和水晶海棠花、乳白色玻璃茶花、銅片小草等,枝幹蒼勁,花草鮮美,景緻優美典雅。

臘梅盆景寓意「春光長壽」,清代南方盆景多用此式樣。據清代《宮中進單》記載,乾隆十三年(1748年)八月初二日,廣東巡撫岳浚進象牙盆景四對,這件盆景即其中之一。

所謂各花入各眼,你最中意哪一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鑒 的精彩文章:

探秘一枚錢幣的前世今生,原來有這麼多故事

TAG:遇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