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陵潮·文藝 福滿鳳城河

海陵潮·文藝 福滿鳳城河

編者按:

微海陵各位微友,微海陵公眾號不定期推出海陵潮·文藝。以海陵區《花叢》刊物為依靠,通過文學、書法、美術、攝影等文藝作品的展示,與廣大微友一道縱覽海陵文化歷史淵源,解讀海陵文化個性特質,傳承海陵文化人文精神。花叢開處,萬紫千紅總是春,歡迎各位微友賜稿。

詞:李 春  曲:吳小平  演唱:張丹丹

福滿鳳城河

龐余亮 | 文

濱河廣場

這是一座水做的城市。

城曰泰。泰,有美好的安定,有蕩漾的溫情。水土依偎成的天然古城河,竟孕成了鳳凰之形。

城曰鳳城,河曰鳳城河。

河擁著城,城愛著河。河城之戀,足以成人世幸福的範本。

義大利人馬可·波羅沿吉祥腰帶般的鳳城河走過一圈,其考察結論為:「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

鳳城河當時還很年輕,剛200歲。

如今,900多歲的鳳城河波光粼粼依然,依為系在海陵古城那眾多皮包水肚皮上的腰帶,是泰州人驕傲的福根。

望海樓

鳳城河這根綠腰帶上的玉佩為望海樓。

望海,是海陵人的感恩。昔日的大海如咸苦日子退向遠處,留下的是如鳳城河甘甜的好日子。

感恩,是幸福之源。

來到這座可以載入中國文化史的江淮第一樓。登樓的足音沉實抑或輕盈,探親的陸遊。巡遊的歐陽修。抗金的岳飛。寫書的施耐庵。吟詩的鄭板橋……高台,高人,鳳城河寵辱不驚,靜靜接納那些憂樂的目光。

於是,屢毀屢建的望海樓有了歲月和文化的雙重包漿。

望海樓邊是文會堂。

文會堂里有用鳳城河水磨好的墨。

可寫,可畫。

「君子不獨樂,我朋來遠方。」這句很溫暖的詩出自《書海陵滕從事文會堂》,作者是當時在泰州做鹽監的范仲淹。後來,范仲淹寫《岳陽樓記》,那憂樂的種子就萌自泰州,「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更是移植和複製了范仲淹心中的鳳城河。

登高望遠,遠方,或者天下。

憂,或者樂,全在泰州人如水般綿長的思念中。

泰州學派紀念館中王艮講學雕像

更為綿長的是運糧和運鹽的帆影。

血紅的粟米,銀白的海鹽, 2200年來,其飽滿之色在歷史的深處永不褪色。

鹽稅曾天下半。

始建於宋淳熙十一年的稅務橋,見證了海陵泰州對鹽稅文化的貢獻。

鹽工王艮,亦在煮鹽的日常中悟出了幸福的秘密。

聖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王艮把思想的波瀾都收斂到一粒海藍的晶瑩中,並用其哲學之鹽調出了日常的鮮味。

百姓日用即道。王艮創建的泰州學派是中國哲學的高山。

高山適配流水,枕著鳳城河水的人都是王艮的知音。

即事是學,即事是道。人人即君子。有了幸福定心丸的鳳城河有如鄰家的巧媳婦,呈樸素之美,散煙火氣之香,現家常之親。

梅蘭芳紀念館

有水就有船。

從鳳城河的三水灣出發,沿鳳城河繞城一圈。夜晚的橋,樹,河,塘,如古典屏風。月光、星語,水花的清香,隔在彼岸的市聲,妙不可言的槳聲燈影里的鳳城河。

船離開了岸,還會回來。

戲曲「三棵樹」成了岸邊最結實的纜樁。

第一棵是梅園的梅。梅蘭芳先生是感恩故鄉的榜樣,他早聲明自己為海陵泰州人。1956年3月7日,鳳城河正是初春,河畔的人民劇場剛剛裝修好,梅蘭芳返鄉。可能是鳳城河的水太甜了,梅蘭芳先生演完了《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鳳還巢》、《宇宙鋒》和《奇雙會》,特地又為鄉親們加演一場《霸王別姬》。臨別約定肯定再次還鄉。怎料5年後梅蘭芳先生因病辭世。

因為思念瀰漫,梅園裡的梅,年年爛漫。

第二棵是柳園的柳。從小貧苦,出過天花,被人稱為「柳麻子」 的曲藝鼻祖柳敬亭,最喜愛的是鳳城河釀造的米酒,喝至微醺,把一肚子鳳城河的水化作了一肚子的故事。

第三棵是桃園的桃。「自笑南征緣底事,三年結社稿成函。」官場失意的孔尚任白天治河,晚上在河邊的陳庵修改《桃花扇》。孔先生偷偷試演《桃花扇》的古戲台還在,春天的桃花,總是把鳳城河點晴成繡花的綢緞。

是三棵樹成就了鳳城河,還是鳳城河成就了三棵樹?

水花不語,安謐,清涼,這長三角最佳城市中央休閑區,為人間幸福入眠處。

光孝寺

霞光的鳳城河,如鳳凰緩緩展出的翅影。

鳳城河有一雙鐘聲的翅膀。

光孝寺和南山寺的晨鐘在作鳳城河二重唱。

「是邦巍然千柱宮,中有廣殿奉大雄」。

江淮名剎光孝寺有陸遊《報恩光孝禪寺最吉祥殿碑記》,董其昌真金手書《心經》,大清龍藏。南山寺則有廡殿重檐的大雄寶殿。

所以,光孝寺和南山寺成了泰州人的兩座精神驛渡。

渡吟誦經文的高僧,亦渡拜謁高僧的百姓。

國泰民安。四季太平。吉祥如意。功德圓滿。太陽和鐘聲一起升起,又在合攏的十指之間重新銘記。

古寺鐘聲悠揚,莊嚴恆遠,虔誠滾燙。

108響鐘聲,鳳城河綻開了108朵水蓮花。

老街 草爐燒餅

清晨的第一朵水蓮花是被老木桶和老扁擔共同請上來的。

沿老碼頭拾級而上,第一擔水清澈,甘甜,最適合滋潤睡了一個好覺的老泰州。

慢慢蘇醒,慢慢品味。皮包水,講究的就是一個慢字。

速度再快的都市疲憊,脾氣再急的現代焦慮,都可用傳統的泰州早茶給予有最溫和的糾正。

燙乾絲,煮乾絲,魚湯麵,沒有哪一樣會離開鳳城河的水。

鳳城河水沉澱了一個甜蜜的夜晚。早茶的竹籠在一旁侍候,水汽和親情瀰漫,茶葉和心境優雅,嘮嘮家常,說說兒女,不經意間,拂去了疲憊和焦慮,舒緩得如樓下的靜流。

從味覺而言,桂花小湯圓和麻油豆腐腦都為麻石老街的小吃代言,但所有的舌尖都不約而同欽點了草爐燒餅。取面,包酥,擀平,豆沙糖餡,蔥油餡,蘿蔔絲餡,再包圓,擀平,塗糖稀,撒芝麻,貼爐,烘烤。金黃麥秸燃燒,微微焦香溢出,口水盈齒。

生活幸福,評書驚險,老街的經驗是,可執一隻剛出爐的草爐燒餅做暖暖的護身符。評書散場,做燒餅的爐膛依舊滾燙,我們變回自己,化為鳳城河岸邊的草或樹。

在一旁等候的還有其河鮮宴,白魚肉質細嫩,螺螄味道鮮美,青蝦營養豐富。

用鳳城河的大螃蟹佐酒,品鳳城河的秋之藍。

回到幸福的原點,回到市井和味覺的故鄉。

鳳城河

泰州古樂,古樂非南方絲竹,非北方打擊樂。這是抵達到藝術界限的古樂。

傾聽有著鳳城雅韻的古樂,探求其越界之美,如同探求老街上的古井,古井和河流之間總有一條秘不示人的通道。

喧鬧的街頭,會因老手藝人的身影頓時安靜了許多。虎頭鞋。磨剪刀。制秤。木雕。捏面。吹糖。這些在都市裡遠去的生活風景,卻與鳳城河的風景渾然天成,妥貼,暖心,被時光有意無意遺忘了的,敦厚的鳳城河一一把它們送到了我們的眼前。

河脈脈流淌,城緩緩滋潤。

夕照鳳城,碎金閃耀,鳳城河的黃昏里,天上的鳳凰為這人間馱來了一部慢生活的教科書。

如一根臍帶的鳳城河,一頭系過去,一頭連著未來,眺望對岸,一樣清亮,一樣自信。

一如這條滿載幸福的鳳城河。

龐余亮

龐余亮,男,1967年3月生,畢業於揚州師範學院。做過教師和記者。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十月》等刊發表小說、詩歌300多萬字作品。先後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等選載。著有長篇小說《薄荷》《丑孩》《有的人》、詩集《開始》《比目魚》、小說集《為小弟請安》《鼎紅的小愛情》《出嫁時你哭不哭》,《頑童馴師記》,童話集《銀鐲子的秘密》等。有部分作品譯介到海外。獲得過1998年柔剛詩歌年獎,第五屆漢語雙年詩歌獎,江蘇省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紫金山文學獎,第二屆揚子江詩學獎,江蘇省第六屆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參加《詩刊》社第18屆青春詩會和魯迅文學院全國第三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理事。泰州市作家協會主席。

本期來源:《花叢》

文中插圖:一凡 淡如水

點贊轉發,支持微海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海陵 的精彩文章:

海陵潮·文藝 海陵紅粟

TAG:微海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