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帕金森病,你真的了解嗎?

關於帕金森病,你真的了解嗎?

說起帕金森病,我們多數人的印象都停留在「控制不住的手抖」「身體僵直、麻木動不了」,以及知道這是一種發展到最後,需要輪椅幫助的疾病,高發人群是中老年人。但它在醫學上到底是什麼病呢?患這種病的表現都有哪些呢?今天就圍繞著這兩個小問題,和大家簡單的聊一聊。

「帕金森病」名稱的由來

帕金森病最早是在黃帝內經中,有將帕金森病作為「震顫」病症的記載和描述。等到了1817年,英國的外科醫生James Parkinson率先報道了「震顫」病症的6個病例,後來為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該病,也就是叫帕金森病。又因為呢,4月11日是他的生日,所以將每年的4月11號命名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是什麼?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 變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為腦內黑質多巴胺(DA)能神經元變性死亡,但是,究竟是什麼引起的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死亡 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前不久,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張振馨教授最先報道了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為1.7%,而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患病率將進一步攀升。

帕金森病的癥狀

患病率這麼高的疾病,在得病後,會有一些什麼樣的癥狀表現呢?就像當你咳嗽、發熱就會聯想到感冒,噁心、嘔吐、肚子痛或腹瀉就會聯想到腸胃炎一樣,每種疾病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臨床表現,帕金森病的表現呢,一般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運動癥狀,另一部分是非運動癥狀

運動癥狀

雖然統稱為運動癥狀,但是請注意的是在運動癥狀中,少動才是最核心表現:在帕金森病的初期,患者總覺得沒力氣;動作笨拙;不靈活;走路時身體會向一側偏;腳拖地;上肢沒有擺動;一側肢體活動較為僵硬;不愛笑;表情少;臉僵硬,有人稱為「面具臉」;書寫字體變形不規範、一個字比一個字寫的小,也稱為「小字症」;日常生活中不能擀餃子皮和不能用筷子自如進食。

靜止性震顫也是帕金森病的常見表現,一般多見手指類似於搓丸樣的動作,震顫頻率約為4~6次/秒,在靜止時出現,當患者緊張、焦急時震顫加重,隨意運動時減輕,在睡眠狀態下可消失,它雖然可以被人為的一時控制,但過後還是會情不自禁的抖動,而且程度會比人為控制之前重一些。

非運動癥狀

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表現各異,早期常見有焦慮、抑鬱、嗅覺減退或喪失、、睡眠質量差,多夢、夜裡常有快速眼球運動行為障礙(RBD)即表現為睡眠中大喊大叫、拳打腳踢、時有翻身墜床,可以把老伴兒打醒,遺憾的是次日醒來病人否認夜裡所發生的一切,僅記得做過惡夢,尿頻、尿急、便秘和認知功能減退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非運動癥狀並不能作為帕金森病的最終診斷依據,但是作為診斷的重要砝碼,它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帕金森病人是先有非運動癥狀,隨後慢慢出現了少動等運動癥狀,最後被診斷帕金森病。

實際上,帕金森病臨床診斷遠遠落後於病理改變,平均晚10-15年。目前對於帕金森病我們提倡的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獲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斌大夫 的精彩文章:

TAG:秦斌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