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帕金森盯上年輕人,3大信號別忽視!

帕金森盯上年輕人,3大信號別忽視!

【本文來自長江日報】

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也稱震顫麻痹,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我國65歲以上帕金森病標化患病率為1.66%,該病由黑質、蒼白球、紋狀體和藍斑處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腦內多巴胺含量顯著減少、與膽鹼能系統不平衡所致。

帕金森呈現年輕化趨勢

在很多人印象中,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的專利,實則不然。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徐艷副教授坦言,自己剛參加工作那會兒,一天只能看1—2個帕金森病人,都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現在一下午就可以看二三十個,四十多歲的年輕患者不少見。

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帕金森學組組長張忠文副主任醫師說,該病近年來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目前40歲以下患者已佔到10%左右。過去門診一年碰不到一例40歲以下患者,如今一年可遇到十多例。

張忠文介紹,帕金森發病原因不明,普遍認為與遺傳、環境污染、感染、藥物、長期接觸農藥、化學溶劑或重金屬有關。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平則表示,臨床有不少夫妻共同發病的情況,而夫妻間有著共同的飲食習慣,因此也有新觀點認為,該病有可能起源於腸道,進而擴散到大腦。

三類預警信號早期發現「帕金森」

令人遺憾的是,帕金森病至今尚無根治方法,藥物(森福羅 鹽酸普拉克索片)治療目前是控制癥狀、延緩病情進展的主要手段。

帕金森從發病到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平均經過17年左右的病程:一部分比較「幸運」的患者,患病20—30年後才會影響生活質量;另一部分患者則有可能迅速進展,5—10年後便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帕金森有三大預警信號,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理想。」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旃培艷介紹。

1、「震顫」是帕金森最常見的首發癥狀,70%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手、腳或身體其他部位不由自主的顫抖;

2、第二個信號表現為肌肉關節僵硬,走路邁不開步子,身體前傾容易跌倒,在進行刷牙、系紐扣等精細動作時緩慢而吃力。

3、需要特別警惕的是十分隱匿的一類信號,當患者反覆出現以下情況,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表現:嗅覺減退,氣味辨別、氣味識別等受損;夜間失眠、多夢;排便不凈感、嚴重便秘;思維遲鈍、記憶減退、抑鬱;尿頻尿急等。

九項訓練改善運動功能

帕金森患者除了規範用藥以外,根據不同的行動障礙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有助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運動功能。

1,放鬆和呼吸鍛煉:閉眼,深而緩慢地呼吸,放鬆全身肌肉

2,面部動作鍛煉:對著鏡子,讓面部表現出微笑、大小、露齒而笑、撇嘴、吹口哨、鼓腮等

3,頭頸部鍛煉:頭部上下運動、左右擺動、左右轉動

4,腰部鍛煉:站立,雙腿分開與肩同寬。左臂彎曲放在腰上,右臂高舉慢慢向左彎曲保持5秒,接著換右側

5,上肢及肩部鍛煉:站立,兩臂向上甩起,至頭部上方時屈肘,雙手搭肩,然後兩臂伸直,往下甩,放在體側

6,步態及平衡鍛煉:步行時雙眼直視前方,起步足尖抬高,先足跟著地再足尖著地,跨步盡量慢而大。雙足分開,分別向左右、前後移動重心,並保持平衡

7,下肢鍛煉:站立,背靠牆,原地高抬腿,連續踏步

8,手部鍛煉:反覆練習手指分開和合併的動作,也可以反覆練習握拳和伸指的動作

9,語言訓練:如重複伸舌、反覆張嘴閉嘴,朗讀詩歌、唱歌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藥師 的精彩文章:

TAG:好藥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