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汽車大產業&激光智能裝備大市場

汽車大產業&激光智能裝備大市場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不久前發布數據,2017年我國全年累計汽車銷量為2887.89萬輛,同比增長3.04%。乘用車銷售層面,12月份乘用車銷售265.3萬輛,環比增長2.5,同比下降0.7,全年累計銷量2471.8萬輛,同比增長1.4%,低於行業增速1.6個百分點。

新能源汽車領域方面,2017全年銷量為77.7萬輛,同比增長53.3%。累計保有量達到180萬輛,佔全球市場保有量50%以上。我國不僅是全球汽車大國,還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

這樣的成就是非常偉大,回看我國過去幾十年的交通工具發展歷程,在七八十年代,外國記者來到中國北京,在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自行車如潮水一般,「自行車王國」是歐美對中國的印象;在90年代至2004年,摩托車在我國迎來了黃金髮展時期,家家戶戶至少擁有一台;2004年至今,汽車產業迅猛發展,如今許多普通家庭也有了小汽車,還經常出現馬路擁堵問題,中國已逐漸成為「汽車王國」。

一直以來,美國被稱為「汽車上的國家」,因為美國有3.2億人口,卻擁有2.53億輛汽車。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7年3月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2億輛,實現歷史性跨越。推算將於2019年超越美國,成世界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再看另一發達國家德國,8200萬人口擁有4400萬輛汽車,我國超過13.5億人口,因此筆者預估我國汽車增長還會維持較長一段時間,也許在4億輛後年均增量才會緩慢下來。如今我國主要城市交通擁堵日趨嚴重,汽車銷量增長已經出現緩慢甚至下降。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生活質量的提高,在未來5年內將掀起農民購車熱,將拉動我國汽車行業發展速度和激光應用市場的火爆,就如當年家電下鄉的場景,我國廣大的農村購買力將進一步爆發並且維持汽車銷量增長。

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是汽車整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決定因素

從整車製造行業來看,我國的整車行業在經歷了近十年的快速發展之後,回歸到穩定增長狀態。從中長期來看,以國家政策為導向的市場消費需求影響相對短暫,並且由於汽車工業對 GDP 的增長貢獻度較高,其對經濟有巨大的拉動作用,在穩增長的前提下,刺激或抑制汽車行業的政策均較難出台,而地方性限購政策對汽車行業整體銷量的影響有限,故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是汽車工業持續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從目前市場走向來看:一是市場前景依然廣闊,新興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二是全球化速度進一步加快,汽車產業鏈加速向新興國家轉移;三是汽車產業與電子信息產業結合將更加緊密;四是新能源汽車正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

激光為汽車製造業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突破

隨著激光技術快速發展,激光設備應用領域已非常廣泛,幾乎覆蓋了全部的加工製造業。如汽車行業、動力電池行業、手機通訊及3C電子、廣告字牌、管材加工、廚具衛浴、鈑金加工等多種行業。在具體應用中,激光加工具有傳統加工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在激光切割設備、激光焊接設備、激光微加工設備和自動化設備在內的四大產品線的融合作用越來越突出。

汽車製造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一系列工藝技術合力完成。以激光加工、工業機器人、數字化控制為代表的先進技術正在不斷推動汽車製造業的升級,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機焊接車身和車頂。而激光作為一種先進加工方式,註定將為汽車製造業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突破。德國的奧迪、賓士、大眾、瑞典的沃爾沃等歐洲的汽車製造廠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就率先採用激光焊接車頂、車身、側框等鈑金焊接,90年代美國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公司,瑞典的沃爾沃汽車公司將激光焊接引入汽車製造,激光實現車身無縫焊接最顯著的優點是焊接速度快,外形美觀。

近年來中國國產車從走低價路線向高端車邁進,先進激光工藝的應用也成趨勢,目前已經有江淮、東風神龍、一汽集團、奇瑞等生產商已經或考慮使用激光焊接技術。近十年來我國的白車身的焊接,在亞洲已經走在日韓車系的前面。

新能源汽車一枝獨秀

隨著個人汽車增量進入平穩發展,傳統燃油汽車已經無法持續高增長,而過去兩年新能源汽車爆發性增長,加上前一陣歐洲的荷蘭、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國家紛紛宣布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中國工信部也表態已在研究我國禁售燃油車可行性和時間表的問題,一時間公眾和汽車商更加堅定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大趨勢。

2014~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分別是8萬輛、33.5萬輛、48萬輛和78.6萬輛,近三年的同比漲幅分別是318.75%、43.28%、63.75%,呈現了較為高速的增長。預計三年內,新能源汽車年售量可達200萬輛。

目前國內新能源車生產商比亞迪是領頭羊,而江淮、吉利、奇瑞等紛紛加入,不久前,廣汽聯手上海蔚來汽車共同研發新能源汽車。家電女強人董明珠力推格力收購珠海銀隆實現造車夢失敗後,以個人名義執意入股銀隆;連搞物流、金融和地產的寶能集團也宣布投資300億元建設新能源產業園,首期規劃產能50萬輛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配套項目,繼之前收購萬科失利後,寶能將目光轉向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入股觀致汽車將為寶能獲取乘用車製造牌照。

而外資品牌早已是摩拳擦掌,布局中國市場,雷諾聯手東風汽車,福特和眾泰汽車合力開發純電動乘用車,戴姆勒找到的是北汽集團。在過去兩年時間內,國內共有200多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涉及投資金額為超10000億人民幣。

激光焊接動力電池已成行業新寵

大族激光、海目星激光、聯贏激光、光大激光、逸飛激光等在汽車電池焊接方面取得不少的市場份額。在過去的幾年裡,大族激光加大動力電池各個環節激光焊接設備的研發投入和產品更新換代。在動力電池激光焊接系統方面,非常注重自動化模塊植入,為客戶提供整個動力電池激光焊接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目前,大族激光已推出電芯頂焊自動化解決方案、電芯側焊自動化解決方案、電池模組焊接自動化解決方案、電池電芯封栓焊接自動化解決方案、電池軟連接自動化解決方案,電池電芯防爆閥自動化解決方案等,已做到了設備全程無需人工干預,大幅減少了人工成本。未來幾年,自動化集成設備在新能源行業中的運用將會成為趨勢,無縫銜接客戶上下游的工序,都將實現無人操作的智能化的高效管理。

聯贏激光是國內第一家專註於激光焊接的企業,早在2007年就涉足鋰電行業,是國內較早進入鋰電研發和市場布局的企業,當時很多電池廠家的產品部都處於驗證階段,產品多以銅、鋁材料為主。得益於獨特的能量負反饋技術及全方位的工藝設計,聯贏激光的激光器在焊接銅鋁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並奠定其在早期電池焊接行業中的領先地位。聯贏激光董事長韓金龍認為:一個好的系統解決方案不能僅靠設備的硬搭,必須在對產品充分了解,並對焊接工藝有準確把握的情況下,才能提供一個好的激光焊接系統解決方案。韓金龍進一步解釋說,激光焊接屬於精密焊接,焊點小、焊接尺寸精度高。相比於傳統電弧焊、電阻焊等焊接技術,激光焊接對材料及產品的要求相對較高,且目前市場對焊接效率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引入自動化設備。但是,單純的自動化並不能獨立完成高質量產品產出,需要有工藝的介入,所謂的工藝又包含客戶產品的生產工藝、焊接工藝和自動化工藝,三者缺一不可。

海目星激光成立於2008年,是國內激光及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領先提供商,其創新的激光&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動力電池智能製造、鈑金智能裝配、3C行業等。近年海目星公司的激光智能裝備迅速開拓了動力電池的應用市場,該公司的動力電池智能製造設備覆蓋了從激光製片到烘烤乾燥整個生產過程,高速激光製片機作為行業創新設備,使用激光切替代傳統模切,以可靠性、可維護性、柔性生產能力為基本設計理念,達到VDA動力電池快速低成本換型,極大降低企業製造成本。

激光焊接是目前動力電池領域的焊接標配,是生產線上的關鍵環節之一。考慮到國內新能源車產量在未來幾年有望迎來快速增長,動力電池的需求也有望持續高增。根據GGII的預測,國內2020年動力電池需求量有望達到146GWh,為2016年31Gwh的3.7倍,此外,根據中國投資諮詢網的數據,國內動力電池的產能在2020年也有望達到250GWh。因此,以電動汽車的需求端為出發點做出相應測算,預計未來3年動力電池激光焊接設備有望迎來68.18億元~70.78億元的市場空間。

激光機器人加工系統是高端自動化完美體現

隨著國家陸續出台多項扶持智能製造技術發展的政策,近年來一些加工技術也逐漸升級,包括激光加工也從傳統簡單的加工變為更加高效率、更加靈活的多軸、多維加工,利用工業機器人可較好實現自動化與激光的高度結合效果。激光加工機器人系統的出現不僅突破了原來二維加工的局限,還發展了三維加工的更多產業應用,尤其是對一些大型部件的加工效果顯著,大大拓展了激光加工的適用範圍。

製造業的未來趨勢是智能化、自動化,而以機器人、3D列印、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為核心的智能製造將是未來製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並將在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性調整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機器人激光加工系統既具有機器人運動靈活、柔性高的特點,又具有激光的加工速度快、質量好、熱影響小等優點,很好地滿足了現代製造業發展的要求。激光機器人智能加工涉及到激光、光學、自動化、運動控制等多個領域,在汽車工業、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工程機械等均有較大發展潛力,無論是切割、焊接還是熔覆工藝都是常見應用。

激光機器人在汽車製造工業中主要用於車身拼焊、焊接和零件焊接。其中激光拼焊是在車身設計製造中,根據車身不同的設計和性能要求,選擇不同規格的鋼板,通過激光切割和焊接技術完成車身某一部位的製造,例如前檔風玻璃框架、車門內板、車身底板、中立柱、行李箱、天窗底蓋等。而目前國內激光企業普遍藉助光纖激光器在激光市場的主導性和影響力,大力開發激光焊接在白車身、車頂、汽車座椅、車門板、行李箱等的應用。

在人工成本及物價不斷上漲的今天,人們對汽車性能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而希望價格越來越低,這兩者貌似相互矛盾而又是消費者實在的要求,那企業如何實現並擁有自身競爭力呢?唯一的做法就是管理成本、人力成本的降低,以及新生產工藝的引進與效率的提升,現階段激光加工技術能助力企業實現這一點。

輕量化是我國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我國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交通、環保、能源等一系列社會問題。2016、2017連續兩年的冬春季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面積重度霧霾,給我們空氣污染問題敲響了警鐘。我國汽車保有量超過2億,汽車尾氣成為了霧霾產生的重要原因。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節約資源、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政策指引下,除了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汽車輕量化也成為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一般家用轎車成本里,油費是最大的成本開支,因此很多普通家庭購車優先考慮汽車的油耗,其次是安全性。汽車輕量化在過去幾年在汽車行業頗受關注,新材料和新加工技術的應用也是一大趨勢。據了解,汽車車身約佔汽車總重量的30%,在空載情況下約 70%的油耗用在車身重量上,若汽車整車重量降低 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整車重量每減少 100kg,其百公里油耗可減低 0.4-1.0L,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將相應減少7.5-12.5g/km。汽車輕量化後車輛加速性提高,車輛控制穩定性、噪音、振動方面也均有改善。因此,車身重量的降低將對整車的燃油經濟性、車輛控制穩定性、減少廢氣排放都有顯著效果。

汽車輕量化已在車企中得到日益重視,使用更多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已成為汽車尤其是未來純電新能源車在輕量化設計中的重要方案之一。公司在鋁材電池的激光焊接工藝和技術有十餘年積累和應用,焊接良率及整體方案設計在業內處於領先地位,並推出了對鋁材等高反材料焊接效果更好、良率更高的複合激光焊接,以及激光飛行焊等汽車激光焊接的核心產品,代表客戶包括了一汽、上汽、比亞迪、長城汽車、億邁齒輪等,未來有望在激光焊接對國產車的普及、以及新能源車白車身和零部件對鋁合金使用佔比不斷提升的趨勢下充分受益,成為繼動力電池業務之後的第二大業務增長點。

激光加工技術是實現汽車輕量化的重要工藝手段。就激光焊接來說,激光焊接是無接觸性的,在加工過程中,可以不觸碰產品就能實現精密焊接,而傳統的連接方式,有的是靠螺絲緊固,有的是靠膠粘連接,並不能滿足現代汽車製造中對精密性和堅固性的要求,並且傳統的方式也不適用於連接新材料。比如激光焊接車頂就可以免除原來車頂的兩條封口皮帶,並且整車車身強度提升了許多。激光焊接在連接的堅固性、無縫性、精密性和清潔性上都實現了工藝的跨越式進步,將成為未來重要工藝方式。

結 語

汽車僅僅有100多年歷史,然而無疑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汽車產業規模超過30萬億元,汽車產業在主要的經濟體例如美國、中國、德國、日本等均佔有重要地位。這是一個龐大的產業,其牽涉到數十個行業的產品,是一個工業體系,也是許多新技術、新工藝首先得到應用的領域,這就是為什麼汽車製造市場成為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爭取的目標的原因。

激光技術不容置疑會在新一代智能汽車上發揮重要作用,除了激光切割、焊接、清洗等加工外,還有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的應用,以及激光光源作為車燈。目前歐美車系生產中50%以上的工序應用到激光,國內汽車製造也必然追隨國外的步伐,激光自動化生產線將逐步進入國內汽車製造商,隨著機器換人的深入推進,激光智能裝備將在國內汽車生產中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

激光企業如何掌握這一大市場?首先是要抓住不斷創新,掌握激光自有技術和核心技術;其次是要真正將激光工藝融合到工業自動化中,同步協調發展,搶佔市場制高點;再三是抓住時間節點和市場節點,從戰略著眼,從現實入手掌握髮展趨向,做好市場布局;第四是利用政策桿杠,藉助政府無形之手,助力企業增加後勁,打造品牌,推動激光上下游產業鏈發展。

來源:激光製造商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激光製造商情 的精彩文章:

鑽石為第一種實用微波激光器鋪路

TAG:激光製造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