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大女學生舉報教授強行擁抱還掐臀部,教授回應「專心做學問」

人大女學生舉報教授強行擁抱還掐臀部,教授回應「專心做學問」

每日人物衛詩婕、張毓婧報道

4月11日17時左右,一匿名用戶回答知乎提問「大家怎麼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顧xx教授」時,稱其曾多次遭顧某性騷擾。

該用戶自稱人大女學生,她提到的顧某具體性騷擾行為包括:深夜以研究學術為名將其單獨約至明德樓十層辦公室,並於離別時索要擁抱;以「和師哥師姐吃飯」為由邀其校外,試圖產生肢體接觸,離別前強行擁抱且掐其臀部。

跟帖中也有多名自稱人大女學生的匿名用戶稱曾遭到該教授的性騷擾,經歷描述大致相同。

一人大女碩士告訴每日人物,自己和顧某初次見面時被單獨約至辦公室,並在離別時被要求擁抱, 「當時稍有遲疑,想要拒絕。」但在顧「就是抱一下,這沒什麼」的勸說下,「以為禮節性擁抱是老師的傳統」。

直到第二次從辦公室離開時,顧某將其「抱起來了」,且「面紅耳赤」,她才發覺不對。經師姐提醒「老師這方面有點問題,喜歡占女生便宜」後,她選擇「盡量避免與老師接觸」。

另有一名人大在讀本科生接受每日人物採訪時,稱其曾深夜被顧某要求微信視頻,且在外出吃飯時被「挽著胳膊,順勢拍了臀部」。

目前,知乎上有關「顧某疑似性騷擾」的相關問題及回答全部被刪除。

對此,顧某並未正面回應,簡訊回復每日人物 「專心做學問」。

網傳教授和學生的聊天記錄。

每日人物對話了在網上稱「顧某性騷擾」的舉報者。

每日人物: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

舉報者:一次大概是2016年的春夏,那時我大一下學期;另一次是這一年的5、6月吧。事件出了之後,我給一個比較好的朋友說了,她和我說這不算大事,也許這個老師就這麼開放的一個人。

每日人物:以「和師哥師姐吃飯」為由邀你去校外是怎麼回事?

舉報者:在北外附近地下建築的ktv里,他本來叫我吃飯,暗示了我還有其他的師兄師姐。我當時發現只有我一個人,就一直在推推搡搡。他把我帶到了北外附近,那邊沒有合適的飯店,他說「要不我帶你去唱歌吧「,他說了很多理由,什麼有益於身心健康啊,符合他的性格啊。我不好意思駁老師的面子,就去了,但潛意識上是很害怕。

到了KTV里,顧老師就一直在唱,邊唱邊往我身上靠,我就一直在躲他,我從沙發的一頭躲到另一頭,就說老師我們快點走。他當時就感覺比較掃興,他就和我說,在這個社會中女性要想提升自己就要運用手段,我既沒有贊同也沒有反對。他還和我說了非常多的讓我不舒服的話,我感到很彆扭,聯想到很多之前聽到的案例,心裡很慌。那個地方是個密閉空間,在地下,考慮到人身安全,我就很快提出離開,不是那種奪門而出,而是和他一起走出KTV打車回學校了。

每日人物:你指的聽到的案例是什麼意思?

舉報者:高校老師猥褻自己的女學生這種案例。之前聽到過,就算沒有聽到過,本能也會想到。

每日人物:為什麼在網上沒有說是去的ktv?

舉報者:一開始我考慮到知乎畢竟是個比較公開的平台,怕洗地的人抓住(KTV)這個攻擊我,就避重就輕沒講具體的地點。我匿名是因為不想自己的生活被打擾,也怕相關利益方看到對學校施加壓力。

每日人物:他提出要抱你時,為什麼沒有拒絕?

舉報者:還是太年輕。當時是覺得,第一,這個老師上課時提到了他得過胃癌,也提了非常多自己的學術觀點,我在網上也得到了印證,覺得這位教授確實是個大牛。我當時非常幼稚,覺得一個人的道德和才華是成正比的。第二是,當時比較害羞,不好意思駁老師的面子。第三,害怕老師生我的氣。倒不是怕影響我的成績,真的只是當時太年輕,更多地考慮到這個老師一定是個很善良的人。

第二次發生時,他摸了我的屁股我覺得很噁心,但是我內心第一反應還是為他開脫,會想這也許對他來說是一件小事。大概過了半年,我和父母避重就輕地說了這件事,我的父親表示非常生氣,想和他理論,我就覺得沒有必要,不想給家裡人惹事,而且我對於這個老師的背景也不是很了解,也想自己能順利地畢業。所以沒有再追究,父親就尊重我了。他教育我,遇到這種事一定不要害怕,不要慫。

每日人物:為什麼最近想要把這件事寫出來?

舉報者:那天我非常偶然地看到一個知乎上的帖子,問大家怎麼看待中國人民大學的顧某。有兩個回答令我非常生氣:這個老師是個非常好的老師,對大家又關懷又怎樣,我非常生氣,大家居然一點都不知道他的真面目。我就用了半小時寫了一個最初的粗略版。

很多人在評論中表達了和我一樣的經歷。我還註冊了一個新的郵箱,希望相似經歷的人把自己的證據和經歷發送到這個郵箱。這兩年我也想通了,我應該勇敢一點,不應該為這種壞人保留清白。

我也在和校方聯繫,希望用正規渠道解決。最近校方在稿師風師德,所以我選擇相信校方。

每日人物:最近頻出的高校性騷擾事件的報道有影響到你嗎?

舉報者:我也留意到了最近頻出的類似事件,越來越多的受害者選擇站出來。我個人覺得是壓制太久,終於有了個輿論的閘口放開,我們才選擇站出來,如果在2016年就有這樣的輿論閘口,我那時候就會站出來。但那時候的風氣反而是大家非常害怕因為自己站出來而利益遭到損害。

每日人物:從第一次發帖到現在你都經歷了什麼?

舉報者:(這篇網帖)朋友圈都傳瘋了,越來越多人表示有相同遭遇。有一位同學和我選過同一節課,因為這個遭遇她還做過一個反性侵的網站。寒假的時候我們就聯繫上就在做這件事,這一次算是個小小的爆發。我到今天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沒有那麼多經歷一樣的人(找到我),我可能還會選擇小範圍告訴別人,大範圍繼續沉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人物 的精彩文章:

「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十年已「雪藏」,叛逆的80後怎麼樣了?
機場爆炸案被告人冀中星出獄後想跟當年受傷警察道歉,計劃做微商

TAG:每日人物 |